SWIFT牵手央行数字货币,意味着什么?
1月16日,SWIFT联手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CIPS)、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在北京成立了合资的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将致力于提升中国对跨境报文传输、连接、韧性以及数据管理方面的合规要求,并积极拓展中国相关网络管理业务。消息一出,立时引发业界和媒体广泛关注。
牵手中国央行,彰显了SWIFT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信心,也代表了世界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认可,有利于其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并满足自身改革要求,加快技术创新与变革,以及应对跨境支付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而中方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公司、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加盟,则标志着我国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又一重要进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新的助力,也将为未来数字人民币实现跨境支付和流动探索可行的方式和路径。
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国际银行同业为统一资金支付结算通道、标准和语言而成立的全球性合作组织,运营着覆盖全球的金融报文网络,对接全球超过11,000家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全球国际化银行联结,完成跨境支付交易中信息和资金的互相传递。它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全球几乎所有跨境支付交易都通过SWIFT系统来提供金融报文。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在全球份额接近13%,出口份额超过14%,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日益增强。中国是SWIFT最重要的全球市场之一。因此,SWIFT对中国市场历来重视,与中国联系与合作非常紧密,并不断增加投入。
SWIFT在中国业务的战略重点是:为金融基础设施和机构提供可靠的互联互通,连接更多的用户以支持中资机构走出去;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与会员、监管机构在金融创新、合规、反洗钱及网络安全等方面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促进人民币业务的标准化。目前SWIFT在中国有超过600家用户,包括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及企业用户。
2019年6月,SWIFT在华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此举被视为SWIFT“中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其对中国市场长期、明确的战略承诺,并以实际行动体现了SWIFT组织对人民币更广泛的国际使用的坚定支持。
2019年6月,SWIFT在华全资子公司正式揭牌(移动支付网图)
此次SWIFT再次携手中国央行成立合资公司,标志着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对于SWIFT推进内部改革和技术创新有积极意义。
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金融基础设施,要长久保持其在跨境支付体系的主导地位,必须不断回应市场和用户关切,顺应技术变化的要求,完善内部体系,优化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SWIFT是基于传统电报网络的系统,通过代理行间接力的信息与资金的传递,以完成资金的跨境支付与结算。目前SWIFT在跨境支付中的主要问题是资金路径复杂,清算链条长,导致资金到账手续多、速度慢、费用高、效率低。
因此,近年来SWIFT内部一直在考虑引入区块链技术,对传统的跨境支付模式进行技术重塑。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股东身份加盟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其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经验和理念,对SWIFT的技术创新和流程改造可以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借鉴。
另外,数字货币的兴起将对全球货币体系及跨境支付体系带来革命性的重大改变。私人机构推出的比特币、Libra等已经受到广泛、热烈的追捧,而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加入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竞争,SWIFT必须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数字货币时代的挑战,做好制度和技术上的前瞻性准备。而中国在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中走在前列,将为SWIFT应对全新的数字货币变革挑战,提供极为重要的样本和参照。
中国央行在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竞争中,已经取得先发优势。2019年人民银行基本完成数字人民币(DC/EP)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和联调测试等工作。2020年4月起,在深圳、苏州等多地启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今年2月,继去年在北京冬奥场所试点应用数字人民币之后,北京又开启了新一轮以“数字王府井、冰雪购物节”为主题的1000万数字人民币红包大型试点活动。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呼之欲出。
数字人民币已经在多地试点
我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并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我国网民规模达9.35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超过9亿。庞大的用户群体、海量的移动端应用,为推行数字人民币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和落地应用场景。相比其他各国,我国推行法定数字货币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技术设计和运行架构已趋于成熟。数字人民币基于特殊设计,不需依赖银行账户,通过交易双方的数字钱包即可完成价值转移,实现点对点交易。不仅可以满足网上银行、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全部的支付功能,还突破了这些支付方式必须依赖网络的缺陷,更好地满足便捷支付的需求。数字人民币具有可追溯的匿名性,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匿名支付的需求,用户隐私得到保护。数字人民币也支持开启企业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数字支付,从而打开数字支付的对公场景。数字人民币在国内的落地和普遍推广,已不存在技术和运行上的障碍,相信未来推出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未来,数字人民币要实现跨境支付和流动,将比国内实行面临复杂得多的问题。既涉及各国间对数字货币的互认、兑换以及发行标准、运行架构、技术路线的区别、地区技术条件的限制等,也面临各国政府对货币主权的考虑、经济安全的质疑、跨境资金的管控、反洗钱监管等一系列问题,还涉及数字货币流通机制和技术模式与标准的统一等。这些都将取决于国际间广泛、深入、紧密的合作与研究。在这方面,中国央行,特别是数字货币研究所,与SWIFT的合作将变得非常重要。这既可对双方积极探索未来全球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和流动的解决方案具有积极意义,也可望为未来数字人民币走出国门、获得广泛跨境使用,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模式与技术路径。
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中方跨境支付公司(CIPS)和支付清算协会与SWIFT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的完善,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的网络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各国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一直在悄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布局,并自主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民银行于2015年启用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该系统对标发达经济体清算系统,采用自己的报文标准,支持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中进行支付和结算,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主渠道。2018年5月,CIPS二期全面上线,实现了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截至2020年末,CIPS系统已吸引1092家参与者,覆盖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SWIFT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强大影响力,CIPS可以吸引全球更多的参与者和用户,构建起覆盖范围更广、联通交互更便捷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和通道,进一步提高国内外用户使用CIPS系统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助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必然的,但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占比均在2%上下,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在全球地位落差很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需要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取决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推进与引导。
2020年9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管局等陆续发布关于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完善债券通机制和优化QFII、RQFII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等5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跨境人民币和外资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支持力度,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逐步建立。
随着我国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金融双向开放提速,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支持,加上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将乐于和更便利地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假以时日,人民币国际化将自然水到渠成。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