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SWIFT不是最大杀手锏:对俄央行制裁更具毁灭性
打击央行的行动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极其重大和破坏性的举动”。这将使禁止SWIFT的重要性黯然失色。
2月27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打击进入第四天。最新消息称,俄罗斯谈判代表团,已经抵达了白俄罗斯的戈梅利。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拒绝在俄罗斯或白俄罗斯谈判。他表示愿意接受波兰的华沙、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阿塞拜疆的巴库作为谈判地点。
另一方面,多国表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3.5亿美元军事援助。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武器和500枚“毒刺”级地对空导弹。此举比此前仅向乌克兰支援大约5000顶军用头盔和一家野战医院的援助措施大大升级。分析认为这标志这德国的路线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立陶宛、荷兰、比利时、捷克等多个欧洲国家均表示了将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27日,奥地利、丹麦、冰岛、比利时、瑞典五国先后宣布将对俄罗斯航班关闭领空。
当地时间2月26日,欧美宣布禁止俄罗斯部分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即“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以阻止俄罗斯银行和公司出售其外国资产换取本国货币。舆论热议多日的“金融核武器”最终启用。
此外,美欧还将采取升级行动,阻止俄罗斯央行动用其逾6,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部署国际设备,其中包含黄金、债券、存款和外币计价的证券。欧盟委员会主席说:“我们会让俄罗斯央行的资产陷入瘫痪。”《金融时报》对此评论说:这是他们对乌克兰入侵的最严厉回应。
SWIFT体系是一个连接国际金融机构并促进跨境支付的全球网络,已连接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家金融机构和其他组织。有分析认为,被踢出SWIFT系统的国家可能不得不直接相互交易,增加大量延误和额外成本,并将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收入大面积遭遇切断。
在今天的最新制裁声明发布之前,拜登此前曾表示“阻止俄罗斯与SWIFT隔绝并不是欧洲其他国家希望采取的立场”,并转而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银行VTB和俄罗斯公共股份公司Sberbank实施定向封锁制裁。
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勒巴赫周四在推特上曾对此表示:“现在怀疑俄罗斯是否应该被SWIFT禁止的每个人都必须明白,无辜的乌克兰男人、女人和儿童的鲜血也将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西方盟友国家的不断斡旋乌克兰方面的激烈敦促之下,欧盟委员会、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美国最终就应对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入侵乌克兰的一揽子经济和金融强化措施达成一致,下达了“SWIFT封杀令”。
BBC称,在现阶段,尚不清楚具体哪些俄罗斯银行将从SWIFT中移除,预计这一制裁行动将在未来几天变得清晰。
图片来源网络
SWIFT制裁为何引发美欧动作“不同调”?
俄罗斯曾在 2014 年吞并克里米亚时遭到被西方驱逐出SWIFT体系的威胁,当时俄罗斯对此表示:此举无异于宣战。最终,当时的西方并没有采取这一行动,但这一威胁开始促使俄罗斯发展自己的独立跨境转移系统SPFS,并创建了一个名为 Mir的国家支付卡系统来处理国际转账。而在此之前,随着德黑兰核计划的发展,伊朗于2014年从SWIFT中被移除。
这一次,SWIFT制裁的议题又一次被公开提了出来,但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此前一直不愿对此采取行动。总的来说,他们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更加密切。具体来说,他们犹豫和反复的原因主要有三:
俄罗斯是欧盟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其中天然气供应比例高达40%。寻找替代供应并不容易。由于能源价格已经飙升,许多政府希望避免进一步的破坏,尤其是格外倚赖俄罗斯油气供应的德国。因此,关于是否同意迅速切断对俄罗斯的支付通道,争论的重点变为如何保持一些购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金融渠道的开放。
西方银行对俄罗斯的风险敞口亟需被关注。如果SWIFT不介入,这些欠下的钱将很难收回,被俄罗斯拖欠贷款的欧洲银行公司将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来获得报酬,承担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的外部交易的混乱风险。《华尔街日报》援引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的数据称,外国银行在俄罗斯的贷款额约为1210亿美元,其中约147亿美元是欠美国金融机构的,更大的一部分——250亿美元——是欠意大利和法国银行的。
长久来说,俄罗斯银行可能会转而通过没有被实施制裁且拥有自己支付系统的国家进行支付,例如中国,反过来促成更多人民币结算。
制裁升级,失去SWIFT的俄罗斯会受到多大影响?
道琼斯指出,美欧最新发布的这一波SWIFT制裁公告留下了一些漏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俄罗斯银行都会从SWIFT中剔除,欧盟依然为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保持了开放的支付渠道,美国的措施也为石油采购创造了例外,甚至是额外优惠。这也得到了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约瑟普·博雷尔(Josep Borrell)的确认。
《华尔街日报》还指出,绕过SWIFT支付体系实际存在一些变通方法,即使在俄罗斯与SWIFT断开连接后也可以允许付款。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前高级制裁官员理查德·内维尔(Richard Nephew)说,完全切断俄罗斯银行在SWIFT上的业务“将立即产生巨大影响,而俄罗斯将很快通过其他支付工具缓解这种影响”。其中惠誉评级表示,银行可以使用其他——尽管效率更低、成本更高——的消息传递系统,例如电传。俄罗斯也开发了自己的支付系统SPFS。目前SPFS系统的使用者主要为俄罗斯的银行,另外目前只有 23 家外资银行与之相连,但如果SWIFT不再是一种选择,更多的外国银行可能会加入。
因此,分析认为,目前的这波SWIFT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反过来促进培育俄罗斯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在开发的 SWIFT替代品,即俄罗斯的SPFS和中国的CIPS,并由此伤害现有的美元主导的金融结算体系,削弱西方的力量,尤其是制裁提供的外交影响力。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兼职高级研究员Rachel Ziemba也向《巴伦周刊》撰文印证了类似看法。他表示,美元金融体系仍然是交易的关键游戏。但随着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建立抵抗经济体,新渠道可能会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可能会找到解决这些财务限制的方法,这可能包括更多地使用非美元甚至非欧元的金融渠道,因为印度已经对伊朗进行了试验;也可能包括集中使用指定银行担任重点商品和货物的专用渠道。
当然,这些变通办法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是有代价的,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转变和分歧,特别是如果以分裂国际体系的方式鼓励数字资产的更大发展。目前这些代价就俄罗斯的角度来看,它可能愿意承担,正如俄罗斯目前选择将各种产品和服务本土化的行动所表明的那样。除非俄罗斯做出不太可能的表态并迅速让步,否则,隔离全球经济可能不像市场目前想象的那么容易。
SWIFT制裁之上,是炮火更猛的央行制裁?
也有市场分析认为,俄罗斯此次若要应对美国、欧盟的SWIFT金融制裁,仅仅寻找复制和替代SWIFT系统是远远不够的:SWIFT系统仅仅是应用最广泛的金融信息传输平台,但在此之外,还需建立资金结算系统和清算系统,更需要背靠稳定的、在国际上广受欢迎的结算货币。
而美国和欧盟金融制裁的效应,根源在于美元和欧元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短期内没有其他货币可以撼动。因此,绕过SWIFT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俄罗斯被迫限于点对点易货交易,从非现金的结算流程上会更加困难复杂,并进一步导致卢布加速贬值和通胀飙涨。
新一轮制裁的第二项就是欧盟和美国决定冻结俄罗斯央行的资产。冻结俄罗斯央行的资产,主要是指冻结俄罗斯央行的相关交易,尤其是使俄罗斯央行失去出售相关资产的能力,降低俄罗斯央行通过出售资产抵御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的能力。
根据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副研究员许文鸿博士提供的数据,截止2022年2月18日,俄罗斯央行的国际储备(以各种国际货币和黄金计价的资产)约6430亿美元。其中3110亿美元的储备是以外国证券的形式储存,1520亿美元以现金或存款存入国外银行。
许文鸿表示,如果美国和欧盟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可能使得俄罗斯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卢布汇率的能力下降。俄罗斯卢布汇率有可能面临新一轮的下跌。在此之前,先后有伊朗、叙利亚、阿富汗和委内瑞拉的中央银行受到西方制裁。
《金融时报》援引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的说法:“普京政府正在脱离国际金融体系,我们在这里承诺要做的是解除俄中央银行的武装,使得其无法从西方金融机构购买卢布”,并补充说,这些措施将导致俄罗斯货币“自由落体”。
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主任乔什·利普斯基(Josh Lipsky)此前曾表示,打击央行的行动将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极其重大和破坏性的举动”。现任美国新安全中心的前美国官员爱德华·菲什曼则表示,这可能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并使禁止SWIFT的重要性黯然失色。
CNBC则对此次制裁声明总结评论,一个国家从SWIFT中撤出意味着主要银行将与全球金融体系的大部分脱节,且制裁令一旦下达,俄罗斯后续的其他“漏网行为”都将受到持续打击,包括追踪并限制该国富人和寡头游走于各国金融体系的“黄金护照”销售等等。
CNBC还援引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你将立即看到俄罗斯银行业的寒蝉效应甚至超出了已经发生的情况。我们现在已经瞄准了俄罗斯所有 10 家最大的金融机构,它们持有俄罗斯银行业总资产的近 80%”,而对于那些持有“黄金护照”的俄罗斯寡头,他表示“我们将追逐他们的游艇、他们的豪华公寓、他们的钱以及他们送孩子去西方名牌大学的能力。”
当被问是否有任何迹象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否会在惩罚性制裁期间向俄罗斯提供财政援助时,该官员表示“中国很可能倾向于尊重这波制裁,并实际上正在限制其一些银行提供信贷以促进从俄罗斯购买能源”。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