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中国大妈”追过的理财结局

搜狐网 阅读 33 2014-12-20 03:46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从抄底黄金、追捧银行理财产品、到热炒比特币,中国大妈在投资理财领域一向是来势汹汹,所向披靡。大妈作为当今社会颇具能量的消费势力和家庭财富掌控者,重要性正日益凸显。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年,“中国大妈”的理财结局,太阳下没有新鲜事,希望能为您的投资决断提供下参考吧!  

降息以来大妈成杠杆基金主要粉丝

今日有媒体报道,在11月22日降息之后,分级基金份额迅速膨胀,增加逾300亿份场内份额。此时正是散户入场时间,侧面印证大妈们也是分级扩容的主要贡献力量。不过,认不清B类份额、不了解溢价、不懂合并赎回……风吹得太急,大妈们对分级基金依然蒙查查。 

7年前什么都不懂也要买基金,后悔不已

7年前的那场大牛市,让“基金”这个冷僻专业的财经词语迅速在大众中普及。说起基金,很多大妈也都有自己的悲喜故事。

2007年,看到周围的同事纷纷购买基金,完全没有理财概念的吴阿姨也“跟风”买了1.4万份某QDII基金,当时这款基金刚成立,申购成功后,看到价格比较稳定,吴阿姨也就没有再关注这只基金。

前几天,吴阿姨翻箱倒柜找到了当年开户的基金卡,来到银行想将基金赎回,赚个小钱,没想7年了不仅没赚钱,还少了2000元本金。吴阿姨看到1.2万元的净值,后悔不已。

当年很多买过基金的大妈其实到现在也不太明白“基金”到底是什么。她们那时选择基金主要是因为听说基金能赚钱,主要靠家人或朋友推荐。很多大妈甚至连要买的基金名字都不知道,去银行买时手里要攥着一张写有基金代码和名字的纸条。

抄底黄金越买越跌

每当金价大跌时,大家都会想起中国大妈。金价从去年4月开始暴跌,特别是2013年4月12日至4月15日有一次震撼下挫,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

很快,从四面八方传来大妈进场抢购黄金的消息。报道称,各个城市的“中国大妈”围堵金店,疯狂“抄底”黄金,南京宝庆银楼甚至“打飞的”从深圳空运70多公斤黄金过来救急,在宝庆大堂里,凡是没卖光的柜台前都站满了人,许多都是中老年女性,甚至有一家金店的门都被挤坏了。这一场战役,大妈们用1000亿人民币扫进300吨黄金,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中国大妈就此一战成名,被媒体称为“完胜华尔街大鳄”。

现在回头看,大妈们的这一场仗似乎过于冲动不计后果。去年三四月,黄金价格区间在1320美元至1590美元/盎司左右,而现在金价在1200美元/盎司左右,若在高位买入,已经亏损10%至25%左右。

分析师认为,从金银等贵金属的前景上看,明年很有可能继续保持弱势,其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复苏带来的美元强势。而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明显恶化和政治突发风险,金价也缺少上攻动力。不过,金价还是存在阶段性反弹的可能性,因此是否出手“囤”金一定要充分考虑家庭资产配置比例。

比特币网贷大妈也敢追 急得病发

去年黄金大跌之后,又有消息称中国大妈转战比特币市场。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曾有统计,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中国大妈”现身比特币江湖。

比特币的泡沫破灭之后,中国大妈就马不停蹄赶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大潮。

据某网贷平台公布的2013年下半年理财数据显示,在2013年下半年,该平台40岁以上群体投入的平均理财金额为20685元,完胜其他的年龄群体。融资谷资本集团发布了一份行业报告,报告显示其旗下网贷理财平台近三成理财人群为40-59岁的中年女性,虽然30-39岁的人群占据了46.53%,但大妈群体的平均理财金额是30-39岁人群的2倍,是30岁以下群体的7倍。

2013年以来,不断传出跑路和倒闭的负面消息。大妈们意识到高收益的P2P绝不像看上去那么美。招行东城区一家网点的客户经理小梁告诉记者一个真实的案例,她的一个钻石客户的母亲不久前突发脑溢血进了医院。抢救过来后才知道,老人把一辈子的积蓄50万元都投进了一家财富公司,还一直不敢跟儿女说。那天发现钱可能真的回不来了,就急得病发。

业内人士认为,老年人理财,总体来说不适合风险高的项目,一定要彻底了解所投资的对象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再做决定。

银行理财产品最让大妈放心

经历过牛市熊市跌宕起伏的大妈们如今最热衷的肯定还是银行理财产品。东城区某老年艺术团的四十多名“大妈”一直被附近两家银行视为重点客户。两家银行都派出专属客户经理热情服务,艺术团的很多成员都买了这两家银行理财产品,有的人甚至把全部积蓄都转来购买理财产品。她们说:“安全放心,收益也比存款高多了。”

据记者,对银行来讲,大妈们是非常优质的客户。她们有钱有闲,掌控家中财政大权,对投资理财也非常感兴趣。相较于股票、基金等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较低,符合偏爱稳健型投资的大妈们。此外,相较于男性,女性容易出现感性判断,被客户经理说服购买产品的概率较大。

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朱先生告据记者,在他所在的支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大妈”明显多于“大爷”和年轻人。他自己的客户中,“大妈”所占比例占了近7成。不少大妈都在多家银行开理财账户,每天都会对银行产品货比三家,一旦手上有闲置资金,就会果断出手。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https://www.sohu.com/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移动互联之后,下一代消费技术是什么? 下一篇:2015值得注意的10家国外初创企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