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选择的后果:币圈3种发展逻辑与估值
币圈项目发展到今天,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每天不少新币上线,越来越多的虚拟货币,让币民们不得不感觉到选择困难症。当你在熟悉的币种板块中寻寻觅觅的时候,可能突然发现排行榜上那些涨幅靠前的币种都是一些素昧平生的东东,这让人感觉追逐很累,三天不用功,满眼一抹黑。如果不停地追逐热点,也不免顾此失彼,也不免周期错配,即使涨势一片也会感觉自己老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蓝调感觉还是应该有一个宏观些的投资架构,形成自我币圈投资的总架构、总路线,形成一种优化的组合策略。也许不能追逐到那些百倍千倍币,但能在同等条件下保证比较优化的投资结果。组合策略如何形成呢?自然必须先有对币圈项目发展逻辑的正确认知,根据认知才能搭建起总的架构。
在谈币圈项目的发展逻辑之前,先举例让我们认知一下国家发展策略逻辑是怎么玩的,这是很好的思维参考,让我们知道选择优劣最终会造成的不同后果。
一个例子,让我们来看一下最近35年日本和德国发展逻辑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我们知道,日本和德国这两个战败国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了一切的战胜国。原因很简单,美国需要这两个国家的崛起来应对与苏联的冷战,向这两国开放市场和提供技术,这两国又利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军需特供等机遇,而且将自身货币的汇率保持在低位,使得出口能力极强,逐渐开始打击到了美国自己的产业集群——两国成本低、美国成本高嘛。
美国自然认为是日本和德国在占美国的便宜。于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贸易争端不断,什么“纺织大战”、“钢铁贸易大战”、“彩电摩擦”、“汽车贸易摩擦”接连不断,美国把301条款用得飞起,但这些行动仍然无法遏制日德两国的产业优势,于是美国的最终策略出笼,1985年,美英德法日五国财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广场协议》,美国以霸主地位逼迫日德两国大幅提升汇率,以削减它们出口的优势,重新平衡产业成本。
这自然是对两国经济发展原生逻辑的极大打击。本来很明显,两国货币相对便宜状况下,不仅是全球各国乐于采购两国产品,而且在国内民众也不会买昂贵的美国货,肯定倾向于便宜的本国货啊。但是汇率一旦大幅升值,原来的优势就没有了。签署协议后的次年即1986年,日本出口增速就从之前的3.9%暴跌到-16.8%,出口暴降1/6。而德国同样出口暴跌,以至于连续几年的GDP增速被腰斩。
这种情况下,两国原来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改道。以前两国类似的发展道路从此开始分道扬镳。日本的策略是什么?就是玩的货币策略,宽松货币大幅降息常年保持接近零利率,企业拿着升值的货币大肆购买海外资产和到海外建厂,同时低利率倒逼国内消费——存钱不划算了嘛,以此拓展国内消费。熟悉历史的应该知道中国也是这一波产业转移的受益者,大量产业包括中初级技术转移到国内和东南亚。其结果我们今天都知道,不怎么样,被称为“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例如安倍时代GDP就从6万美元+下跌到了不足5万美元,10几年不但没有增长,结果反而下跌了17%左右。“发币降息一时爽,产业经济泥坑场”。美国可以用美元霸权来转移类似的代价,日本可没有这个能力。
日本失败在哪里呢?发币降息,你以为普通老百姓就增加消费吗?银行也不会给他们贷款。钱都落到富豪和大企业手中,他们本来就消费过剩,还能增加个鬼的消费来刺激产业?虽然有少数资本在海外投资,但大头主要还是进入房地产和股市,所以两者暴涨下才有东京房产市值可以买下全美国这样的故事。可股市房市的兴盛往往是“鲜花盛开一季春”,无法持久。美国现在面临的困难与之很类似。产业的市场无法扩大反而缩小,最终撑不起总体经济,GDP滞涨和倒退。
德国的做法就比较硬核,坚决抵制超发货币,不靠货币政策,而是产业转型升级,大量“隐形”冠军就是这个阶段形成的,既然货币不便宜,那就让产品更先进更高质量,让别国愿意高价买。而德国熬了几年后,福运天降,冷战结束统一了东德,这不仅让国内市场规模大幅扩展,而且倒逼资本注入和提升原东德居民的生活水平(对富人和富裕州征税),这是德国版的“共同富裕”,这让德国走出了困局。你看,东德本来也是全球十大工业国,统一后不仅人口从5千万+变成了8千万+,而且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工业人口,同时拉低了西德工人的工资预期,“东德跌倒,西德吃饱”。国内目前的共富战略明显在参考德国的历史经验。
所以这三十几年德国经济明显比日本发展得好,一直是欧洲最强。你听说过德国的GDP倒退吗?发展国策的逻辑不同导致了两国不同的成果。逻辑策略就是这么重要,选择不同,最后的结果大不相同。
当然,币圈的发展逻辑与国家发展逻辑的区别是,币圈发展往往体现出“去中心化”从下至上的特点,而国家发展则体现出强中心化组织规划实施的从上至下的贯彻特点。前者随机,某种技术成熟就可能导致币圈重心的转移。而后者则是选择的结果,落子无悔,调整的余地有限。
从这个角度观察币圈,蓝调以为可以将币圈项目发展的逻辑分为3条路径。
第一是资产。比特币是主要的资产。而以太坊兼具资产和通证的双属性。其它还包括那些工作量证明的POW币。这类币种承接的其实是一定的币圈价值和整体币圈的价格泡沫,注入币圈的资本与币圈项目们创造的价值是不可能相等的,真实价值和泡沫价格部分的一部分必然需要资产来承接,尤其是泡沫价格。就像现实经济中,实体经济价值其实是整体金融资产的小头,更多的是泡沫,由各种资产来承接。
第二是货币。以往这部分(价值交换中介)同时由比特币等来承接。但从现在的趋势看,比特币等将不再是货币,这部分短期被各种稳定币、长期被数字法币所承接。未来这一部分与“炒币”关联不多。
第三是通证。这是币圈当下项目发展的主要路径。各种平台生态发行的代币,基本属于这个范畴,例如各种交易平台的平台币,其实本质是各平台预收手续费所代表的价值。所以这给了我们一个币圈项目的估值逻辑。例如某个平台,预估其交易量后可以计算出代币总量所代表的权益,然后参考股票估值方法,例如40~50倍估值,就可以得出该代币合理的估值价格区域,超出则泡沫太多,低于则有投资价值。例如某个代币发行10亿枚,而年交易量10亿美元,代币权益计算为2%,则年化收益为2千万美元,假设发展迅速给予50倍估值,那么总估值就是10亿美元,代币合理价格就是1美元/枚。大多数代币目前还无法完全参照这种估值方法估值,因为根本没有利润。然而这种逻辑是可以选取的——基于有利润的未来估值,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所以投资策略上的选择是什么呢?选择一部分资产是不错的,因为牛市中资产的泡沫往往最大。而选择通证要注意什么呢?就是按上述逻辑的估值区间,估值相对实际价格的比值越小,越值得投资。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