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毒品?元宇宙、美债与GDP的暗面
有句名言说: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看似同样的发展中,因为所用的元素和应用方向的不一样,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同样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到负面效果爆发的时候,最终效应却可能南辕北辙。今天本文就想谈一谈各种不同经济元素的暗面,一些深度的不常被人们注意到的负效应,选取3种经济元素,元宇宙、美债和GDP来讨论。
元宇宙,当下不仅在币圈,在整个经济圈都属于最红的概念。人们憧憬着“虚拟世界”可能带来的“第二人生、第二世界、第二市场”。乐观的人看到多数都是憧憬的好的一面,但有的人却看到其让人寒颤的暗面,认为其吸引财阀和大企业例如脸书的真正经济价值,在于元宇宙真正得以实现的话,就是一种新时代的“数据化毒品”,而大家都知道,“黄赌毒”的利润是最高的,只是受到法律的限制和禁止罢了,对于资本家来说,如果可以公开售卖毒品,自然可以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现实社会中的毒品生意不适合,那么难以确认的数字化毒品可不可以呢?元宇宙似乎就是最佳的对象。
为什么有这样奇怪的认知呢?先举一个例子,***开始在美国合法化了,这本来是一种严格限制剂量的药品,结果现在在美国主要的用途却变成了毒品。罗德岛州第一个计划成立官方吸毒所,为当地吸毒者提供***等“毒品注射服务”,而纽约、费城、马萨、加州等都在协商推进。全国范围内的部分毒品合法化指日可待。直接影响人体生理和健康的现实毒品都可以合法化,资本自然不会顾虑数据化毒品的合法性,这为元宇宙毒品市场打开了通路。
认为元宇宙相当于一种毒品的原因,自然是它对个人的效果有与现实毒品类似的地方,即在虚拟科技基础上,通过欺骗人类身体感官(视、听、嗅、味、触等),以工业流水线的低成本,刺激体内产生多巴胺与内酚酞等兴奋物质,从而让个人体验现实世界难以提供的高端刺激感受。总之是让现实中乏味艰难的人生,在虚拟中去“开挂”得到满足,这和现实中毒品的功能相似。游戏开了先河,但游戏只相当于香烟,有害但有限,到了元宇宙,那就是真的毒品了。
这种说法自然有偏颇之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至少这种“黏性”或者说“易瘾性”确实可能是吸引资本投入的最根本逻辑。就像当下的游戏产业一样,对于整体经济和社会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许只有长期的历史运行才能最终给出结论。
再看国债,债务是驱动现代经济的根本,其利益不用多说。但很明显,越发展其显露的弊端也越多,最主要就像上文所述的元宇宙毒品一样,上层建筑也易于陷入“成瘾”状态,从而失去控制,这是其暗面。在当下,甚至发展到了可能影响世界和平的地步。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某日电话中国,电话谈了什么不得而知,但从她身份就可以判断与想让中国买美国国债有关,而且显然没有取得国内的让步妥协。于是,当天晚上美国国务卿布宁肯就对华发出让某岛加入联合国的威胁,两国气氛随之紧张,双方狠话互飚,国内大杀器都亮了3种,全球到达和平高超音速、4代舰载战斗机和4代舰载预警机。而某岛有民众开始囤积备战物资,人心开始惶惶。其实根本就是美国国债的问题。
高通膨和疫情之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读者们可能还记得蓝调文章提及高盛在2周内将美国三季度GDP增长率预测从8.5%削减到5.4%最后又削减到2.9%的打脸行为,其实最终实际结果出来是2%,一个让人更加傻眼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减少美元流动性或者加息有多么困难不用说了。可是美国要实现经济成长,政府就必须有钱,而当下只能通过美联储自己买国债实现,因为国际客户现在对不断滥发的美元缺乏信心。最好的当然就是中国带头买带动全球买,这样就可以减少美元的增加总量——中国用的是已经发行的美元,不会增加美元总量。否则美联储买就是新增美元,流动性还只能扩张。但是脱钩之下不去兑现中国提出的条件清单,那凭什么让中国买呢?
最后再看一下GDP。大家一般只注意GDP的数字,却很少注意GDP的构成。克林顿时代美国多牛逼啊,美国财政1998年盈余692亿美元、1999年盈余1240亿美元,2000年更是达到了2370亿美元。而自从小布什时代以来,历任总统就开始胡搞,我觉得相比克林顿及里根等几个总统,从小布什以来的几个总统基本都是一帮垃圾。20年时间不但国债从不到3万亿美元暴增到了当下接近30万亿美元几乎是10倍的规模,而且中产阶级被从80%的比例搞到了跌破49%,贫富开始严重分化,产业上就形成了很多奇葩,反应在GDP的结构上就是,牛逼的总量内部其实很多“虚”和“坏”的部分。
举个例子,美国GDP总量构成中的“法律服务支出”这一项,当下高达6%,意思是22万亿美元总GDP中,法律支出高达1.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快接近加拿大的总GDP(1.5万亿美元)了,而加拿大是全球GDP第10名。彼其娘之这完全是一个“讼棍之国”了,这对于国力和经济发展真的有必要和有价值?1978年美国GDP这一项比例是0.4%,2003年则是1.8%,难道那个年头美国的法律服务不足?扯淡嘛。这种GDP基本上主要就是负面效应。
总而言之,自从贫富分化严重后,美国GDP结构的发展方向就开始朝向“为富人服务”的方向滑去,大量的高薪职位都是围绕着富人的需求和消费产生,而不是作用在国家的实体和真实经济发展上。这种负面效应,越来越严重地作用于经济本身,甚至影响金融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