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捧的元宇宙是炒作还是泡沫,它的价值究竟在哪?

元宇宙之心MetaverseHub 阅读 29 2021-12-22 17:55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背景

12月20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光明网、腾讯公司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1”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最终,“元宇宙”与“治”“建党百年”“疫”共同当选为2021年度字词,同时,“元宇宙”还成为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不得不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元宇宙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年度备受关注的词语,也成为了科技圈和投资圈热议的话题,似乎自区块链以后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如元宇宙这般火热的科技新词出现,甚至当人们以为这阵元宇宙的“妖风”很快就会过去时,事情反而发展的愈演愈烈。

如果是关注元宇宙行业的人大概会发现,头部互联网公司似乎都已经入局了元宇宙,甚至一些头部传统科技公司也纷纷投入了元宇宙的怀抱,一时间,人们对元宇宙的评论不再是好奇和崇尚,反而多了几分怀疑,就像高老庄一家看待猪八戒一样,从好生欢喜变为了一脸嫌弃。

于是,元宇宙又被贴上了“炒作”和“泡沫”的标签,如果以前此类声音还是蚊子“嗡嗡叫”,那么现在则成了突然飞过的乌鸦,嘎嘎嘎……

那么,面对元宇宙的这般火热,它究竟是炒作吗,还是我们必须经历这场泡沫?以及,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元宇宙背后的价值?

为什么有人称元宇宙为泡沫?

元宇宙概念不同于上一波的“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手段,有一定的门槛,而元宇宙则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元宇宙代表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甚至都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元宇宙贯穿着多个产业,比如支撑元宇宙场景的底层技术产业: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5G等;再比如链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技术产业:穿戴设备、脑机接口、微型传感器等,因此在可炒作性上就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只要是和这类技术相关联的公司,都可以与元宇宙沾边

伴随着社交巨头Facebook官宣改名Meta后,字节、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入局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的蓝海市场,不少公司都想抓住风口,但也不乏部分公司有炒作概念、博眼球的可能。

热捧的元宇宙是炒作还是泡沫,它的价值究竟在哪?

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国内已有400多家公司注册了与元宇宙相关的商标;中青宝公布了一款模拟经营类元宇宙游戏《酿酒大师》,公司股价一路高涨,上周除了中青宝,还有锋尚文化、中文在线等被称为A股上的元宇宙概念股,又经历了一波超过10%的大涨。

在大家还没搞清楚什么是元宇宙的时候,市场上的热度已经一波又一波了。因此不少人认为元宇宙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热度再高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风口,风口过后很可能只留下一地鸡毛。

元宇宙本身的确是一个宏大的概念,而实现元宇宙也需要技术、应用、软硬件等多方的共同支持,元宇宙不是一个公司、也不是一个平台、它是属于用户的,除了满足用户之间交互的需求,还具备高度自由的创作性。

在缺乏落地条件的前提下,就出现了质疑元宇宙的声音,如同当年的VR/AR一样,爆火的背后是泡沫破裂的尴尬。

尽管目前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就曾表示,要供数十亿人实时访问就需要将计算能力从目前最先进水平再提高1000倍,因此当下的技术要支撑元宇宙落地还存在较大差距,而过热的概念可能就增加了泡沫的可能。

所以,面对这些零零总总的元素,随着元宇宙的火热,“元宇宙泡沫论”也愈演愈烈,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高估当下,低估未来

2021年12月6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青年企业家峰会”上介绍了该团队撰写的《2020-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并且指出了元宇宙是目前可见的移动互联网的终极形态,但由于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沈阳及其团队成员认为,当前元宇宙行业至少存在十大风险点,这十大风险点分别是资本操纵、舆论泡沫、伦理制约、垄断张力、产业内卷、算力压力、经济风险、沉迷风险、隐私风险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毫无疑问的说,元宇宙的当下是被我们“高估”了的,产业和市场都需要回归理性

然而,元宇宙产业是否已经到了社区或者媒体反对声所说的泡沫期呢?此时我们应先正确理解什么是泡沫期?

热捧的元宇宙是炒作还是泡沫,它的价值究竟在哪?

实际上任何一项新兴产业发展到某个阶段都会产生一定的泡沫,我们常常说“经济泡沫”、“房地产泡沫”、“互联网泡沫”,是历史发展的长期趋势,且难以完全避免。它的产生往往是期望值高于自身实力所致,就好像五颜六色且巨大的肥皂泡沫,虽然美丽,但是一经阳光的照射、风的吹拂就会纷纷自行破裂。

以1995年到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为例,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美国股市陷入了疯狂,大量的财富涌入了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最终成为了“非理性繁荣”。然而仅仅3年时间,互联网泡沫全速消退,短短三年时间就抹去了技术公司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那么元宇宙行业会重蹈这样的覆辙吗?

首先互联网泡沫的产生是由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盈利能力差且“变大优先”的企业战略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而言是一种策略上的失误。高预期和低产出之间的矛盾导致当风投资金被烧光之后,企业只能走向被收购或破产清算的命运。

然而,元宇宙行业从一开始就有较为清晰的经济架构和经济模型,其去中心化、分布式、沉浸感等等核心抓住了当下社会痛点,却并没有出现非常尖锐突出的矛盾,因此元宇宙行业距离泡沫期似乎还有一定的距离。

同时根据2021年Garter技术发展曲线表明,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去中心化身份、NFT、人工智能增强软件工程等等均处于期望膨胀期,而数字人类、去中心化金融、基于物理信息的人工智能等等还处于技术萌芽期,整体来看,元宇宙仍处于技术萌芽期的早期阶段

热捧的元宇宙是炒作还是泡沫,它的价值究竟在哪?

而2021年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中“以人为本”,“位置独立性”和“弹性交付”却正是元宇宙的发展方向。虽然网络中有部分声音指出所谓的“元宇宙泡沫”,但是这些反对的声音让更多人知道了元宇宙,并且积极的投身其中。

“泡沫”从一定程度上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参与者和资金,加速了有关产业的成熟。

Gartner副总裁Brian Burke指出,“首席信息官现在必须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来架构未来的业务,企业和组织的可塑性来随着业务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地形成和改革”,元宇宙的未来或许被有所低估

我们回顾近年来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VR/AR领域的发展,不难发现“泡沫论”一直不曾离开这些新兴产业的网络讨论。然而随着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全球CBDC的进展为全球贸易节约了大额的资金;新冠通行证的大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了最高级别的安全;小爱同学走进了千家万户;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利用全息投影进行“厨房演讲”,那么元宇宙产业是否也会如此呢?

我们期待元宇宙的未来早日到来,无论是被高估的当下还是被低估的未来,我们都需要更加理性的来看待这个产业。

元宇宙的价值究竟在哪?

所以,面对新技术,我们不能仅就一部分现象就下结论说这是一种泡沫,而应该拨开泡沫看看泡沫之后这个技术真正能带来怎样的价值,进而辩证地评估这样的价值是否会是真实的需求。只有带着怀疑而包容地心态去探究新技术,才有可能拨云见日地发现新技术的红利。

那么元宇宙作为融汇众多新技术的方向,又会带来怎样的价值呢?

元宇宙最大改变之一,就是打造出一系列的虚拟空间链接我们彼此,让物理空间不再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限制,随之便诞生出了许多新的交互方式和新的体验。基于此,我们可以剖析出元宇宙的多种价值。

◉ 元宇宙可以省时省钱省力

朋友之间最难得的便是一起聚会,比如一起看一场球赛或者一起去KTV唱歌,但是大家往往分散在一座城市的东南西北角,要聚在一起需要花费每人几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用在通勤路上,如果再遇到堵车或者天气不好,往往聚会的时间就比较短,体验也会很糟糕。

但是如果进入元宇宙,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在虚拟世界中与朋友一起看球、唱歌、聊天,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路途上,也可以无视天气的影响,甚至无视距离与远方的朋友一起玩,在这个过程中也省下了许多费用。

热捧的元宇宙是炒作还是泡沫,它的价值究竟在哪?

◉ 元宇宙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

现实中的许多场景往往是我们需要当面才能完成,现有的互联网在传递信息方面依然比较有限,往往沟通需要线下当面沟通才能做得更好。而在元宇宙中,如果虚拟世界的真实度与物理世界无二,并且还提供更方便和更多功能的工具,反而会比现实中见面沟通更高效

比如大家共同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围绕着一个3D设计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调整,又比如一些机械故障发生时,现场人员可以远程让技术专家迅速地“手把手”指点怎么操作和调整。想想我们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用在赶路和等待中的,如果这些时间都会因为元宇宙而节省下来,我们或许会有多活了十分之一的感受。

顺着这个思路想开去,我们通过元宇宙所提高的效率,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空出来陪伴家人,也大幅减少了出差远离家人的情况。所以,如果运用得当,元宇宙不会像某些人担忧的让我们沉迷虚拟世界而忽略掉我们身边的人,反而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家人,让我们生活地更好。

◉ 元宇宙可以更环保,符合节能减排

既然许多需要赶路的场景会因为元宇宙而大幅减少,我们出行的需求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交通工具的使用变少了,自然也会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元宇宙中的演唱会,可以做到同时有上千万人参加。但一场现实中的演唱会,努力坐满了也才几万人,而举办一次就需要有几万人从不同地方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赶到现场,这其中要耗费多少燃料,花费多少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言而喻。并且如果要达到在元宇宙中的同样的效果,就要举办几百场,而几百场下来所带来的浪费又有多少?

再进一步拓展,现实中的生产和建设无一不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既需要开采各类原材料,还需要丰富的能源进行加工,还会排放许多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但当我们花更多精力在元宇宙中时便会减少现实中对物质的需求,而元宇宙中涉及到的各种虚拟土地、建筑物、物品等等都只是代码,只会消耗一些电能、存储空间、网络资源等等,很轻松地就能创建和保存。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元宇宙会明显减少人类对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有害的排放。因此,元宇宙的兴起是完全符合全球当下对环保迫切需求的共识的,也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热捧的元宇宙是炒作还是泡沫,它的价值究竟在哪?

◉ 元宇宙可以让生活更丰富

元宇宙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交互方式,这会给创作者带来许多新的灵感。比如新的电影类型,也许之后会诞生出没有主角的第一人称视角的电影,而我们就是主角。观众不再是看故事一样看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而是亲自去感受这个故事描绘的事件

又比如借助一些体感设备与元宇宙结合,可以让社交也能带来全新体验。当下,异地恋一直是困扰着许多人的一种困境,有些人甚至发出了“异地恋有什么用”的悲观言论,主要是因为异地造成的物理隔阂让两个人的交互变得太少,心也越来越远。

但是在元宇宙中,如果结合一些体感衣之类的反馈设备,我们就能做到即使在现实世界中相隔甚远,也能在虚拟世界“感受”到对方。

《头号玩家》中,男女主角在虚拟世界的酒吧里跳舞,两个年轻的男女在虚拟世界中触摸到对方,会通过体感衣实时反馈到他们现实中的身体上,这种体验与现实中无异。如此来看,元宇宙来临后,异地恋也不再是一个恼人的词了,说不定到那时网恋反而会变得十分普及

又或者在一个元宇宙中体验另一种人生,比如在一个虚构的魔幻世界中成为一个历经百战身怀绝技的冒险者,但不同于现在的大部分游戏,玩家在元宇宙中所获得的资产都是有实际价值的,并且能够兑换成现实世界中的资产,这种体验绝不是游戏所能带来的简单反馈,而是会真切地感受到是生活在其中,而这种体验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中体会得到(毕竟现实中没有魔法)。

而这些都是元宇宙将会带来的全新体验,一场文化、娱乐和生活方式的范式转换正在悄然进行中。

后记

如果是爱喝啤酒的朋友一定知道,如果从瓶中往杯子里倒入啤酒定会免不了产生啤酒沫,而如果着急马上喝到杯中啤酒,必然需要同饮泡沫,而元宇宙和这杯带泡沫的啤酒一样,我们不能只想喝到杯底的啤酒而嫌弃泡沫,它将与泡沫同在。

所以,关于元宇宙的泡沫论可能还早了点,即使未来真有泡沫产生,我们能做的还是欣然接受,回望科技行业的发展,又有哪个领域没有泡沫产生呢,即使现在更受资本青睐的新能源造车,或许本身就是在创造更大的泡沫,但事实又告诉我们,没有泡沫的产生哪来资本、人力和资源的堆积?

当然,如果我们衡量一条赛道有无泡沫的逻辑仅仅是看热不热闹,是不是被万人赞赏,或许本身就不是完整的逻辑,毕竟当价值产生时,难免带来尘土,何况哪有只长稻谷而无杂草的农田。

或许我们最后不得不承认,元宇宙需要一场泡沫,但没人知道泡沫何时到来,以及会不会到来?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标签: 互联网 元宇宙
上一篇:AI、VR、AR、5G和区块链将如何相辅相成驱动元宇宙发展? 下一篇:四个问题厘清比特币期货ETF与现货ETF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