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链闻ChainNews 阅读 10036 2021-10-25 16:3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从 2020 年以来,区块链世界最令人瞩目的变化是:以太坊受可扩展性限制已经无力维系一家独大的局面,各种新公链和 Layer2 网络不断涌现,其中一些已经获取了大量使用,并承载巨量的加密资产,同时也令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区块链世界的未来格局不是一链打遍天下(One Chain Fit All),而是由众多区块链组成的互联网络(Internet of Blockchain)。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说到区块链互联网,Cosmos 及其创始人的贡献就无法忽视。2015 年,Jae Kwon 和他的合作者创造了 Tendermint,一种基于 PoS 的 BFT 共识协议,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创建区块链。那时的他们就已经预见到:随着大量特定目的的区块链不断涌现,它们必定互联成网,支持资产和数据自由流动,形成去中心化的下一代互联网(Web3.0)基础设施。

在 Cosmos 的区块链互联网蓝图中,有一类特殊的区块链,它们的功能是作为互操作枢纽(习惯上称为跨链枢纽)连接尽可能多的区块链,因此被称为 Hub。Cosmos Hub 是第一个此类区块链,IRIS Hub 是第二个。相对于 Hub,其他用途的区块链被称之为 Zone。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Cosmos 的设计者们沿袭了互联网架构设计的 端到端原则(End to End Arguments),即:网络的很多功能,例如加密、压缩、校验、应答、重传等,需要有处于网络边缘的应用系统的知识和协助下才能完成,因此在通讯网络中实现它们没有意义。

端到端原则的区块链互联网版本被称为枢纽极简主义,是 Comos 网络架构的设计哲学。即 Hub 的功能应该尽量少,由此带来三个好处:一是 Hub 代码简化,安全性可靠性更高;二是 Hub 可以把有限的交易处理能力(单位是 tps)专门用于处理跨链交易,实现高效且低成本的跨链;三是避免 Hub 和 Zone 功能重叠,由于 Hub 是生态的核心,如果 Hub 和 Zone 竞争,势必抑制 Zone 的创新。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2020 年,有人提出应该在 Cosmos Hub 上部署 AMM DEX,作为基础 DeFi 服务提供给整个生态。这一提议明显违背了枢纽极简主义原则,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实用主义占了上风。经过 1 年的开发和测试,Gravity DEX 在 2021 年中上线。但是,Cosmos 社区并未放弃枢纽极简主义,只把 Gravity DEX 视为特例。但问题是:那么为什么存在 Gravity DEX 这样的特例?也许更一般化的问题是:枢纽极简主义是否存在边界?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只需看看真实区块链世界的互联拓扑图,就能很容易地发现:以太坊处于轮辐型网络的轴心,跟所有重要的区块链都有桥接。对于每一条公链、layer2 或者特定目的区块链,跨链互操作的第一需求都是连接以太坊。而所有区块链连接以太坊的动机,不是因为以太坊最「精简」,而恰恰是因为以太坊最「胖」,容纳了最多的应用层协议、最多的加密资产和最多的用户。以太坊已经成为区块链互联网「事实上的枢纽」,也是最胖的枢纽。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PolkaDOT 一向与 Cosmos 并称为跨链双雄。虽然没有采用相同的术语,但 Polkadot 同样奉行枢纽极简主义。作为枢纽的 Polkadot Relay,没有应用层业务,也不能部署智能合约。而且,Polkadot 正致力于把除了共享安全以外的基础功能,包括 DOT 发行、链上治理等,都转移到「系统平行链」上,比 Cosmos Hub 的极简更加激进。

极简的 Polkadot Relay 意味着包括 DeFi 等去中心化应用只能由平行链承载。Polkadot 的 DeFi 生态发展依赖于平行链间的可组合性。可是实现平行链间互操作面临两个障碍:一是 Polkadot 网络内的跨链协议 XCMP 上线日期未定。没有 XCMP,平行链事实上是孤立的链,既不能与其他平行链互操作,也无法通过公共跨链桥与以太坊等其他公链实现互联互通。

二是插槽拍卖机制引发的不确定性,源平行链在考虑与目标平行链进行协议组合时需要额外考虑以下因素:目标平行链当前插槽租期还有多久?能否在到期之前再次赢得拍卖?一旦对方不能成功续期,平行链降级为平行线程,其活性将大幅下降,很可能造成协议组合失败。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章鱼网络是继 Cosmos 和 Polkadot 之后的第三个值得注意的多链网络协议,其设计目标是安全高效地启动并运行大量独立区块链形态的 Web3.0 应用——应用链。三个多链网络协议的核心区别在于子链(Zone/Parachain/Appchain)获得安全性的方式。在 Cosmos 网络中,Zone 是独立的 Tendermint 共识区块链,由自己的 PoS 提供安全保障。Polkadot 是异构分片区块链,平行链并不是独立共识的区块链,而是分片,由中继链保障他们具有相同等级的安全性。

章鱼网络的应用链是类似于 Cosmos Zone 的独立共识区块链,但是所有应用链的 PoS 都被委托给章鱼中继,使用章鱼网络的原生通证 OCT 作为排他性的抵押品。应用链通过调节向抵押了 OCT 的验证节点提供的出块奖励数量,可以自主决定自身的安全等级。章鱼网络的跨链枢纽不是一条独立的 layer1 公链,而是一组运行在 Near Protocol 上的智能合约。在我们深入讨论 Octopus Network 设计逻辑之前,需要先谈谈 DeFi 和非金融类 Web3.0 应用的关系。

每个 Web3.0 应用都是一个由加密通证协调的去中心化市场协议。包括协议开发者、投资者、验证人(矿工)、服务提供者和社区宣传者在内的多种参与者为市场的建立与繁荣做出贡献,并获得通证奖励。加密通证要身处于加密资产市场上才能具有价格,才能完成资本形成和再投入过程。例如验证人通过出售加密通证,获得法币,支付验证节点的 IT 成本和人工成本。因此,Web3.0 应用的发展离不开 DeFi 的支持。

应用链的核心优势就是专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达到用户体验最优。它不可能也不应该试图自建 DeFi 协议生态,而是应该使用业已存在的、内容丰富的、快速创新的、拥有良好流动性的已有 DeFi 设施。这就好像无论是工厂、游乐场还是养殖场,都不会自建金融市场,而是会在现有的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章鱼网络的基础协议可以看成是去中心化的孵化器。每隔一段时间,章鱼网络将启动得到社区最多支持的应用链,并支持应用链进行 Skyward IDO。为了帮助应用链项目获得更多资金,并且与应用链社区建立起了经济纽带,章鱼网络将直接向应用链 IDO 投资者空投 OCT 通证。前 10 条应用链每条获得 20 万个 OCT 的空投,第 11-100 条应用链 OS-IDO 分别获得 10 万个 OCT 空投。Skyward IDO 结束后,应用链项目会在 Ref.finance 建立交易池,并注入初始流动性,并根据需要为流动性提供者提供激励。

可见所有章鱼网络应用链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会跟 NEAR 区块链上的 DeFi 建立紧密的共生关系。而且在章鱼网络中,应用链和 NEAR 平台的 DeFi 协议之间互操作需求,比应用链之间的互操作要重要得多。在过去几个月间,Skyward 平台上进行了几个引人注目的 IDO。Ref.finance IDO 的参与者数量接近 2000,Octopus Network 的 IDO 参与者接近 4000,而最近的 Paras IDO 的参与者数量超过了 4000。这并不意味着 Paras 比 Octopus 或者 Octopus 比 Ref.finance 更有价值。而是每个有价值认可的 IDO 都在扩大 Skyward 的用户基础,帮助后续协议完成更成功的 IDO。

OCT 在 Ref 的交易池的 TVL 达到 7 百万美元。想象一下,Octopus Network 未来将连接数百条应用链,产生数以千计的 FT 和数以百万计的 NFT,这些资产都将进入 Ref.finance 以及其他 NEAR 平台的 DeF 协议,或进行交易,或充当抵押品。所谓生态系统,精髓就是局部的发展会推动整体的繁荣。

Vitalik 在 今年的 EthCC 会议上说:以太坊生态不能总是创造 token,其功能是交易其他 token。金融系统的作用是在为社会生产高效地配置资本。如果资本不能流入生产部门创造效用,那么金融系统除了输出泡沫将别无他用。应用链是一个个去中心化的生产型数字经济体。他们与 DeFi 协议的关系就如同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关系。在 NEAR 平台上,在 Ocotpus Network 的协调下,DeFi 和非金融类 Web3.0 应用将产生前所未有的良性互动。

章鱼网络刘毅:为什么我们不是区块链互联网枢纽极简主义者

世界上只有一个互联网。即便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互联网的内涵仍然在快速变化。对于这样的单例的实物,归纳法通常效果不佳。端到端原则也不是互联网的先验原则,而应该看作是对互联网架构的反思。正如发表于 1981 年的经典论文《系统设计中的端到端原则》所述:「本论文所讨论的关于功能放置的原则已被使用多年,然而却未必清晰的认识和确定。」 而且「端到端原则」这个习惯性的翻译很成问题。其实它不是某种原则(principle),而是论证(argument),且有足够多的 反例 和 反思。

所谓的「区块链互联网」,更多是一种隐喻,而非定义。这一隐喻帮助很多人建立起了对多链网络的直观印象。但是「区块链互联网是互联网」,或者「多链网络是通信网络」,这样的断言并不可靠。没有演绎的基础,枢纽极简主义适用于多链网络就不是逻辑推论,而仅仅是一种类比。

加密圈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包括 Cosmos 的研究者,将加密网络与城市相类比。成功大都市的形态,都不是自上而下设计的结果,而是历史演进的产物。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的地方逐渐发展出集市,演变成商贸中心城市,最终极少数商贸中心城市发展成金融中心,服务于广大的区域和众多的产业。在现实世界中,所有金融中心都是交通中心,所有交通中心都是商贸中心。

新公链要在未来的区块链互联网中占据一席之地,关键是要发展成金融中心,聚集大量 DeFi 协议和加密资产。在 Cosmos 和 Polkadot 两个多链网络中,聚集了最多资源支持和社区共识的枢纽,Cosmos Hub 和 Polkadot Relay,放弃了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景,只能将此重任寄托于 Terra、Osmosis、Acala、Moonbeam、Astar 等生态项目。

NEAR Protocol 提供了接近 Web2.0 的用户体验,同时具备坚实的去中心化基础。它正在聚集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和共识,快速崛起为区块链世界金融中心。鉴于 NEAR Protocol 具备基于分片的几乎无上限的扩容潜力,能够容纳比以太坊 layer1 多成百上千倍加密协议和加密资产,成为最胖的区块链互联网枢纽。而 Octopus Network 正在成为围绕 NEAR 的卫星城市带,是非金融类 Web3.0 应用的最佳栖息地。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一文彻底弄懂区块链和智能合约 下一篇:分布式存储和区块链结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