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Defi之道 阅读 1107 2021-9-4 10:38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随着Defi概念的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接触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这将是区块链生态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Defi当中竞争最激烈的赛道,没有之一。

那DEX的历史是什么呢?它有哪些类型?Layer 1 和Layer 2 分别又是怎么回事?悬在DEX头上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什么?本文试图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图片来自:pxhere.com)

跑路的EtherDelta(以德),当红的炸子鸡Uniswap

说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使用网关模式的比特股(BTS)或瑞波(Ripple)可能会被认为是起始点,但这并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历史上第一个有意思的DEX,是诞生于2016年6月份的EtherDelta(以德)。

这个阶段,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模块都被放到了DEX的智能合约里,逻辑都在区块链上运行,虽然简单,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以太坊主链吞吐量限制的原因,导致交易速度非常缓慢,此外,当全网交易需求达到高峰时,链上的费用问题,会让人感到抓狂,尤其是EtherDelta(以德)提交订单、做清结算等步骤都会触发交易。

很显然,这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只能是作为一个玩具而存在。即便如此,当年的EtherDelta(以德)仍旧是吸引了一大批参与实验的玩家。

而EtherDelta(以德)先是经历了恶意合约的黑客事件,导致一些用户损失了钱包里的资金[1]。

再后来,其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盯上,创始人Zachary Coburn被迫交了38.8万美元罚金,理由是未注册证券交易所(具体在后面的监管问题部分展开)。

面对监管压力,Zachary Coburn将自己的平台卖给了当时与其接触的中国买家陈军等人,后者通过IC0发售平台代币EDT支付了相关的资金,此后,接手EtherDelta(以德)的团队,其内部出现了"分赃不均"的问题,被解除所有职务的刘文清将剩余相关人等告上了法庭,称他们联合进行了诈骗。

再后来,EtherDelta出现了问题,实际掌控人陈军在修改代码时导致网站崩溃,其求助Coburn却遭到拒绝,而卖掉EtherDelta而获得大量资金的Coburn本人,则分叉了EtherDelta,重新上线了一个新的“ForkDelta”(至今一直在运营)。

在多重打击下,EtherDelta平台关闭交易,控制人陈军跑路,由此,EtherDelta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跑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2]。

当然,尽管EtherDelta的实际管理人跑路了(网站也无法访问),但用户仍可从相关的合约中提取出自己的代币或eth[3],这也是和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不同

而在今天,以太坊社区使用最多的一个DEX,则是被称为Uniswap的协议。

截至发稿时,Uniswap V1 和Uniswap V2两个版本的协议的流动性总和为6181万美元,24小时的交易量和为938万美元。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实际上,在V1和V2这两个版本之前,Uniswap还有一个V0版本,其创始人Hayden Adams在2018年11月2日上线了这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协议,与EtherDelta不同的是,Uniswap采用的是自动化做市商(AMM)的资产池交易模式,其是通过数学算法来实现的。相比EtherDelta,Uniswap的体验要更简单、更舒适,当然,受限于以太坊主链的可扩展性问题,Uniswap的用户依旧会面临一些糟糕的用户体验,比如:

交易等待时间较长,高度拥堵时期可能会等待数十分钟,甚至显示交易失败;

拥堵情况下,链上的交易费用很高;

无法像传统的订单簿交易所一样挂单,并且如果涉及到的交易对资产池流动性很糟,则大额的交易会造成非常高的滑点;

可能遇到抢先交易;

而Uniswap相比EtherDelta更去中心化的一步,在于其剥离了协议中任何涉及到人的因素。

最近有很多人在猜测,Uniswap是否也会推出类似Comp这样的治理代币,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不会。

因为Uniswap是走完全自动化路线的,它代表了去中心化的最高级别,因此要剥离掉所有关于人的因素,曾经David Hoffman问过Uniswap创始人Hayden Adams,为什么不考虑发行治理 token,他回答说:

“只要有可能实现,自动化就比治理更好,我相信手续费标准也是可以自动化的。”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Uniswap上看到很多优点:

无门槛代币上线(例如最近的COMP代币便是投资者自己列出的,这无需经过审核,也不需要上币费);

无法作恶;

相对简单的交互;

Layer 1 DEX群雄混战时代来临

为什么要大篇幅讲EtherDelta和Uniswap这两个项目呢?因为它们分别涉及到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两大派系:(1)订单簿,(2)自动化做市商资产池

今天,在以太坊主链,自动化做市商资产池类型的DEX,稳稳占到了靠前的位置,例如最近异军突起的专注于稳定币的Curve,便是这个类型。

而主链上靠前的订单簿DEX,则是运用保证金交易(杠杆)的dYdX。

(当然,最近还有另一种称为聚合类DEX的派系,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1inch,其可以为用户自动选择合适的DEX,用最合适的价格成交你想要的交易。)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聚合DEX 1inch的交互界面,在本文当中,我们不多做详细介绍)

在以太坊主链性能限制的前提下,各大Layer 1的DEX为争取用户,而对协议的规则进行了各种优化设计,而自动化做市商的算法,便是各家最重要的兵器。

像上面提到的Uniswap V1 、Uniswap V2、Curve,以及近期同样非常火的Kyber、Balancer、Bancor,以及即将上线以太坊主网的Bancor V2,都涉及到了自动化做市商算法。

体验过这些DEX之后,笔者的感觉是:

虽然界面有些不同,但相关的步骤都是雷同的,通过MetaMask钱包就可以实现相对简单的交互;

不同之处在于每个DEX的流动性不同,导致交易的滑点也会不同

而滑点的问题,除了和流动性挂钩,还与算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截至目前,交易量最大的以太坊DEX Curve,尽管其主要是提供的稳定币交易对,并且它的用户界面看起来也确实很low,但低滑点实实在在地为它带来了很大的使用量。

对于这个问题,Gauntlet创始人Tarun Chitra就更新了他关于恒定函数做市商(CFMMs)算法的论文,并表示Uniswap具有较高的无常损失,而Balancer和Curve的算法曲线则相对更为先进,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4]。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而作为早期自动化做市商DEX之一的Bancor,也将在本月迎来他们的V2版本,而据该团队自称,V2版本的算法,其曲线可优化到接近Curve的程度,从而为交易者减少交易滑点。(目前Bancor V2的具体细节并未公布,因此相关的说法还有待于确认)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图片来自:https://twitter.com/coinersupporter/status/1272493843670327297/photo/1

而Balancer除了运用算法,还通过发行治理代币BAL,并使用了“流动性挖矿”规则激励参与者提供流动性[5]。

可想而知,在以太坊主链,DEX的竞争已进入非常激烈的阶段,而资产池类型的DEX,它们的护城河其实非常浅,因此各大DEX项目的排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高性能DEX的竞争,Layer 2赛道开始发力

如果说以太坊 Layer 1 DEX已进入拼刺刀的阶段,那么Layer 2赛道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而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以太坊这条公链,还涉及到了其他的公链。

体验过以太坊Layer 1 DEX的参与者,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

太慢;

太贵;

但足够安全;

而由于距离完整的以太坊2.0落地,市场还需要等待非常长的时间(以年为单位),因此,在短期内,以太坊Layer 1 DEX的天花板其实是相对较低的。

那如何才能提高DEX的吞吐量,并降低相关的交易费用,使其体验能够抗衡,甚至超过中心化的交易所呢?

常见的方案有状态通道、侧链、Plasma、Optimistic Rollups、Validium、ZK Rollup等。

但实际上,它们大致可被分为托管型(custodial)和自主托管型(self-custodial)。

顾名思义,托管型DEX就是把资金转到由他人控制的合约当中,为了降低作恶风险,托管型Layer 2 DEX 运用多重签名或门限签名等技术,实现去中心化的密钥联邦管理,例如Blockstream 的Liquid,以太坊上的POA,EOS公链上的whaleex,比原链上的MOV等,都是采用的这一类型方案。

而像采用Validium的StarkEx,理论上同样属于托管型DEX,当然其后续会采用的Volition新方案[6],则混搭了托管型和自主托管型。

而自主托管型Layer 2 DEX,资金实际上还是由用户控制,运营商无论如何,都无法冻结甚至动用属于用户的资产,像运用Rollup方案的DEX都属于这个类型[7]。

浅淡DEX:为何说Layer 2将是Defi的主战场

(图片来自:matter labs)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为什么其他公链上的DEX,目前本质上都是托管型呢?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涉及到了跨链的问题,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token都基于以太坊平台发行,因此基于以太坊的DEX,在交易相关的以太坊系token时,就无需处理跨链问题。

当然,以太坊系DEX在交易BTC等资产时,同样会涉及到托管的问题,这是由资产发行方(例如wBTC或imBTC)引入的,而涉及稳定币USDT、USDC等,同样也会引入托管问题。

有什么解决方案吗?tBTC采用的双向抵押模型[8],理论上就可以解决这个托管问题,但相关的方案由于复杂度较高,它们的安全性还有待于验证。

DEX头上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面提到了那么多类型的DEX,实际上,任何DEX都会面临安全性问题的困扰,而一旦合约涉及到的资金越多,黑客攻击的动机也就越大,能够使用的攻击方案也就越多(投入与产出的问题)。

也因此,DEX就需要确保合约代码足够安全,除此之外,DEX所在公链的安全性,同样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这意味着相关DEX规模的天花板(换个思路考虑,非以太坊系DEX采用联邦多签的形式,对于这方面的安全性而言,是有意义的).

而悬在DEX头上的另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则是监管问题

上面我们提到了EtherDelta被SEC罚款的例子,那为什么EtherDelta会被监管盯上呢?

2018年11月9日,SEC指控EtherDelta创始人Zachary Coburn时写道:

“Coburn导致EtherDelta成为一家未注册的证券交易所,EtherDelta通过组合使用订单簿和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提供了一个将数字证券资产的买家和卖家聚集在一起的市场。

在18个月的时间里,EtherDelta的用户共计执行了360多万笔ERC20代币交易,其中包括了适用于联邦证券法的证券代币,几乎所有通过EtherDelta平台下的订单,都是在委员会在2017年发布的DAO报告后交易的,而该报告的结论是,例如the DAO这样的证券token,提供这些数字资产交易的平台,将受到SEC的监管,而提供了各种数字证券资产的EtherDelta交易所,并未在SEC注册或根据豁免经营。”[9]

根据这个说法,EtherDelta是因为上了证券代币才被SEC盯上的,而当时的the DAO代币正是SEC明确提出的一种证券代币,那么短期避免被监管问题困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避免上线证券代币

在这方面,无准入的Uniswap其实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任何类型的代币(包括证券代币和ZJP)都会上线到这样的平台,这非常容易引起监管问题,当然,Uniswap由于并没有推出平台token,因此对于用户而言不会涉及到相关的风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DEX最终都会涉及到监管问题,这是无法去避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协议发展初期时就做好合规考虑,会是非常有必要的。

讽刺的是,在这方面,中心化的Coinbase反而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对象。

DEX正蚕食CEX的市场份额,最终会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DEX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用户体验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中心化平台。

据QKL123.com不完整统计,过去24小时DEX市场的交易额已突破了5000万美元,相比之下,仅仅是Coinbase Pro这个中心化平台,其真实交易数据就达到了1.9亿美元。

尽管差距依旧很大,但已不再是遥不可及。

个人无责任预测,随着Layer 2 DEX 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无需助记词智能钱包的拓展,这种差距将进一步缩小。而在以太坊2.0全面落地之后,DEX的规模甚至有望接近各大中心化交易平台,并在之后实现超越。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标签: DeFi DEX Layer2
上一篇:区块链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下一篇:加密行业和区块链的初创公司如何引爆全球支付行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