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Xing:WEB 3.0是面向个人的价值网络
WEB X.0 的定义
我们首先要对WEB 1.0-3.0有一个定义,我个人的理解如下:
WEB 1.0是基于信息内容传递的单向模式。它起源于互联网早期,普通互联网用户的接入带宽只有56K,只能用互联网发邮件,看Yahoo新闻。用户是一个被动接收者,当然你还是可以选择不接收,或者只接收某些网站的信息。互联网早期还是颇具自由分享精神的。
WEB 2.0是可以双向互动的应用网络模式。当个人用户百兆接入是标配时,还有LTE和Wi-Fi的普及,智能手机也让网络应用无处不在。用户在网络上进行各种互动。随着用户对应用网络的依赖与日俱增,而网络本身却越来越中心化和寡头化。用户以自己数据信息为代价,换来免费的服务,最终转化成不可逃离的付费服务。很多互联网老兵慨叹“互联网精神已死!”
WEB 3.0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交换网络,用户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用可以使用用户的数据,但看不到这些数据,并为之付费。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可以被按时按量的组合使用。网络连接自由,不会被接入服务者裹挟。人与人(P2P),机器与机器(M2M)之间将价值相互传递和交易,而这一切可以是无感的。
WEB3.0世界的基石
虽然离理想的WEB 3.0还有一定距离,但相关的基础技术都在迅猛发展。对底层技术的清醒认识,会让日后少走弯路。举个例子“100多年前一些聪明的工程师,绞尽脑汁的设计蒸汽机飞机,结果可想而知。”在一个时代开始变革的时候,最好的能力是想象力。让我们用未来的视角来思考当下,在此我列举出一些主要的底层技术,因篇幅有限,日后再阐述更多的技术思考。
区块链化的资源网络
既然WEB 3.0是面向个人的价值网络,那就要明确对应价值是什么。我通常把个人设备上产生的价值归为4类,计算,存储,数据和网络。这4类资源价值构成了互联网应用。而区块链的特性是构建陌生人之间的可信记账,通过区块链可解决个人设备资源公平记账的底层问题。也就是说把每个设备的计算,存储,数据和网络资源进行token化,实现即用即付。这可以减少网络资源浪费,也让付出的用户得到对应价值,通过激发用户对自身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达成价值互联网的供需关系平衡。我和亦来云创始人陈榕老师,有过一些深刻的交流,我们从系统,应用,数据,网络,软硬件等多层面思考出一个观点,WEB 3.0是每一个节点构成的生态,必须是开放包容的,不排他的。
个人隐私计算
在上述4类资源被token化时,数据资源还是可以被复制和转移的,这对个人用户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个人用户数据外流,轻则利益受损,重则危及安全。隐私计算在近年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通过沙箱计算,联邦学习,多方计算和零知识证明;可以做到用户数据可用不可见。但是,当前的众多隐私计算都还未延伸到个人设备,从数据产生的个人设备到隐私计算环境链路中,还是存在数据外泄的风险,也很难验证个人数据的真实性。我认为隐私计算将逐渐靠近数据源头的个人设备上。近年的隐私计算的独角兽中,如翼方健数和洞见科技也都在向着数据的源头不断迭代。
可信计算环境
在数据起源的个人设备上完成隐私计算,就遇到一个问题。用谁家的隐私计算?最好的方法就是谁家的都用,那么用户就需要一个面向自己数据的区块链数据库,而各家隐私计算服务商都是使用者。在计算机世界里,普遍的认知是:一个应用是无法信任另一个应用的。但应用默认信任操作系统。构建一个面向个人数据的可信环境操作系统就非常重要了。在中国受芯片技术卡脖子的情况下,通过操作系统来构建可信计算环境是一个有效途径。我们投资了面向个人数据的边缘设备嵌入式数据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会自动的帮助用户收集,存储数据,还可以对接各种隐私计算平台,帮助众多应用实现个人边缘侧的隐私计算服务。而且它还是开源代码和开放市场的。
可信传输网络
随着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等大量的价值传递。网络黑客将面对前所未有的金矿;因为网络里面传输的是大量价值数据,如网上银行密码或是比特币私钥。即使在个人侧和云端侧都无法窃取这些价值,但通过量子计算的加持,破解RSA秘钥,实施网络监听就会有众多收益。举个例子:这有点像图灵破解了纳粹的英尼格玛密码机,让盟军查看纳粹的电报就和读家书一样简单,我们可不想同纳粹落得同样下场。那么我们还需要一个可信的传输网络。这个网络要能够对抗未来量子计算对传输网络加密的破解和各种监听。幸好,我们遇到了加密和隐私保护技术领域的先驱David Chaum先生,他领导的XX Network团队正在通过混合网络和隐私增强技术构建一个,简单,快捷,高效的可信传输网络。这确实是激动人心的,我们毫不犹豫的投资了这个技术团队。
异构计算网络
现在,我们好像给个人设备分配了太多的任务,这让它看起来有点力不从心。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的网络已经快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你从AWS的云端读取一部电影和你在家里硬盘里读取,速度上是几乎感觉不到差异的。如果我们在本地个人设备上运行需要高资源的应用,我们完全可以从网络里借到资源,比如借算力,借存储,借网络带宽。我们不仅可以和邻居借,还可以和众多公有云借资源。西雅图被称作云谷,这里有AWS和Azure,也是阿里云的重要节点。这里的技术大牛对云边协同有着深刻的理解。我在北京拜访了回国发展的前微软云主管沈寓石先生,他带领飞诺门阵团队,正在构建面向AI时代的海量数据,实现低延时、低能耗的计算网络基础设施。非冯诺依曼计算网络,可以有效的突破硬件的能力边界,让用户在小设备上完成大应用。这让个人设备的能力被无限扩大。
坚信你的坚信
在Web3.0的时代,每个人和每台机器,都在一个平等的网络里,我们既保有自己的隐私,也用我们的数据和资源去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的交易可以点对点的实现,通过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我们不断降低交易成本,让资源可以更好的汇聚。我是科斯先生的信徒,我坚信科斯定律下,资源总会流向有准备的人。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