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宏:区块链——打造可信任数字社会新型基础

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 阅读 36 2019-12-27 20:23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12月26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大会旨在剖析2019年ICT及融合领域发展热点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就区块链成果进行了专题报告。

何宝宏:区块链——打造可信任数字社会新型基础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交流一下区块链的话题。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所以很多人问我比特币是不是货币。其实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货币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别人认为它是不是货币,反正它是有价值的。

比特币是全球最大的没有CEO的公司,2015年区块链已经发展成了平台。我是做互联网研究的,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数据。以前大家认为数据是信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数据代表的是资产和财富。数据是信息的时候,我们发明了电视、电话;数据是财富的时候,我们发明了新的技术,它叫区块链。区块链很重要的应用就是解决数字资产的问题。

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指出数据是生产要素,正在成为资产。区块链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库技术,特点是多方协同,可以进行跨企业的协同。而以前的数据库是单方位、企业内部的数据库。

接下来聊聊公链和私链。公链是没有认证的,而私有链包括联盟链是有管理员的,这两者的差别很大。区块链的理想主义色彩还较浓厚,比如去中心化,现在高喊去中心的,我相信这些人其实是自己想成为中心的人,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区块链会成为新的中心。区块链最大的优势是不能编辑,三十年前随便编辑是优点,三十年后是另外的情况了,所以是螺旋式上升。

以前的技术很容易修改的,现在的技术不让做修改了,但是数据怎么办?肯定需要围绕区块链重构管理,来防止出现记错帐。传统对资产隐私的定义,帐号互用、资产保密,这是相关法律的要求;区块链说帐号透明、资产透明,因为要防作假,要反映在不同帐户之间,因为资产是保密的。区块链是对隐私定义再次颠倒,直接影响到现行的规章和法律。

对区块链的优化目前在持续的进行之中,区块链目前的拓展性还比较差。四年前的冬天我公开呼吁关注区块链,四年后的今天,很多东西仍然没有看清楚。我们把孤链改跨链,技术差没关系我们也可以改进嘛。可技术拓展性这么差怎么办?恭喜你,2020年你的任务就是做这个事情,目前的区块链还是区块图、区块点,虽然已经不是链式结构了,但是我们还叫区块链。

对于区块链,政府的共识是产业需要大力发展,但涉及到货币金融的问题,要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下去发展。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的结果,目前区块链的应用23%是技术和研发上,37%是在数字货币方面。也就是说,目前为止还是在数字金融领域还是应用最多最广的。在其他领域只有10%多,五年前这个数据是0,所以现在来看增长很快。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很多。比如发票,一家公司开通了微信开发票业务,一键报销了。发票是要授权机构才能出,监管者才能出发票,发票要可追溯、防篡改、防止二次报销。也要服务民生,要应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数据跨部门跨领域,我个人理解是让群众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但是又产生新的问题,跨部门、跨领域的时候多跑路产生数据不可控的问题,“数据多跑路”变成了“数据跑路了”。这一点一定要避免。

到2012年我们在司法受理中数字证据的数量已经超过物证的数量,而且占比高、种类多。90%的官司会涉及到电子证券,但电子证据能不能作为司法的证据?目前的采信率才有10%多,很多是不可信的,人工智能的发展遇到了电子证据系统的崩塌。我们来到了电子时代,但是电子证据崩塌了怎么办?需要区块链来化解它,将证据固定下来可追溯防篡改。

区块链在固定各类电子凭证方面很有一套。用今天的话,区块链最喜欢的是你看不惯我、又拿我没办法的场景,这是区块链最喜欢的场景。区块链不是万能的,不能有了区块链就可以颠覆世界了。区块链是新型的数据业务,多主体要考虑彼此间多主体彼此不信任的情况。区块链可以防止造假、可以做灾备,但是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只能把这些篮子都放在一个篮子上,也就是云计算上。

假设数据已经很有价值了,你的任务是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递高价值信息,也就是资产。共享帐本全球分布的问题、智能合约法律地位问题、智能合约是程序员书写的,因此具有法律效应。数据如何有效的传递也给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包括对人才的诉求,区块链80%多安全事件是因为智能合约的问题,今天需要懂金融的程序员来当法官。区块链是创造信任的机器,但谁可以证明区块链本身是值得信任的?。

区块链让我们相信算法会创造信用,区块链让我们相信机器而不要相信人,谢谢大家!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从两会风向看区块链门槛如何跨 下一篇:区块链视角下看疫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