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猫还是头狗,金融企业vs科技公司竞合新格局

罗汉堂观点 阅读 93 2021-7-5 10:26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未来金融体系中,传统机构(银行)和新进入者(金融科技公司、平台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合作战略。很多专家已经提过,但我还是要强调,大科技公司在金融领域的崛起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在不断增强。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和国家受此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在支付领域,科技公司的影响力一直很显著,如今不仅仅是国内支付,跨国支付也越来越多地应用新技术,信贷和按揭市场也是如此。

以下作者将市场参与者分为三类: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大科技公司并分别进行讨论。

科技公司入局,大大拓宽了市场,让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更强,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金融服务。特别是在发展中经济体,由于没有沉重的传统技术遗产,他们可以整整跳过一代技术,反超发达经济体——从来没有银行账户的贫困人群现在可以用手机直接进行支付。

从信贷额度的角度看,大科技公司和规模较小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快速上升。然而不同地区的状况不尽相同。整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大科技公司发展更快;金融科技公司在发达市场发展更快。可以看到,在阿根廷、巴西和中国,大科技公司的信贷份额要高于他们在英国和美国。只有韩国是一个特例。

肥猫还是头狗,金融企业vs科技公司竞合新格局

科技公司优势和劣势

在我们讨论竞争战略之前,首先要清楚,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金融科技公司没有上一代技术遗产。他们无需使用笨重、缺乏灵活性的大型计算机,而是转向云计算和更加精益的运营系统。此外他们的用户接口更加友好——在手机上就可以提供非常顺畅的用户体验,今天这已经成为金融服务的行业新标准。此外,金融科技公司更加聚焦于高回报的业务领域。例如在支付和跨境支付中,中介的利润非常丰厚,而传统支付手段效率低下,这给了金融科技公司可乘之机。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金融科技公司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如今最优秀的毕业生不会在争相为金融机构工作,而是对科技公司趋之若鹜。

那么劣势呢?首先作为新进入者,他们缺乏稳定忠诚的用户基础,尽管近年来拥趸越来越多,但在创业初期缺稳定的客户;与银行相比,他们无法获得用户金融信息,例如存款余额等等。然而随着机器学习等先进分析技术的发展成熟,他们可以将数字足迹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弥补信息上的劣势。第三,作为新进入者,他们没有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商誉;科技公司的资金成本很高且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较小。当然,在美国这样的市场,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信贷能力。他们一般可以将这些贷款打包出售给有政府担保的机构。

最后,缺乏监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人才和经验。这一点不容小觑,金融是高度监管的行业,如何与监管打交道非常重要。由于没有银行牌照,他们也无法得到央行的援助。以上就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劣势,与银行相比,他们是搅局者,是小公司。

大科技公司则是另一个故事,他们拥有金融科技公司所有的优势,然而完美绕开了小公司所有劣势,除了缺乏监管经验和央行保障。在这些优势以外,他们坐拥海量数据、庞大的网络效应、以及更加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理论上,大科技公司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更大。

两种战略:竞争 VS. 合作

那么金融科技公司到底会给银行业带来多大竞争压力? 首先要提醒的是,科技公司并非无懈可击。即便是数字服务也会有内生或外在的转换成本、潜在的垄断等等。一方面数字技术让金融服务价格更加透明,但也可能带来动态定价规则不透明的问题(导致消费者感到自己受到价格歧视),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我们将聚集于传统机构和科技公司可以采用的战略,首先我们可以看看小型金融科技公司的战略

一种想法是这些金融科技公司将一直故意保持较小的规模,如果给这种战略命名的话,我称之为“小狗策略“——看上去人畜无害。他们没有能力也无意获得银行牌照,而是与传统机构合作,为那些无法获得银行服务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因此不会银行产生直接竞争。

另一种则更具侵略性,会和银行直接竞争,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持有牌照的数字银行。这种战略并不常见,因为合规的成本太高,但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采取这种策略。我们对此拭目以待,看看最终他们是成为一个证照齐全的金融实体,还是在行业整合中被银行收购。

传统机构也有两种应对之策,一种是接纳、一种是对抗。如果选择接待,我将这种战略称为“肥猫“策略,他们就像一只吃饱喝足的肥猫:“我们的业务有很高转换成本,不在乎这些新进入者,那就让他们进来吧”。甚至他们会向金融科技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开放自己的基础设施。

除了共存战略以外,还有对抗战略。传统机构会尽量阻止和限制新进入者的发展。我称之为“头狗”策略,这些机构会限制甚至完全关闭金融科技公司接入他们的基础设施,让新进入者的发展受阻。一些银行已经采取了这种战略,甚至科技能力较强的机构已经推出自己的全服务在线银行,与科技公司展开正面竞争。

再看大科技公司,他们与传统机构之间也是接纳和对抗两种战略。接纳意味着形成伙伴关系,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的探索。例如谷歌和花旗银行之间的合作,花旗银行从Google Pay平台获得新的客户,而谷歌则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还有美国银行和亚马逊推出的信用卡,苹果和高盛的Apple Card等等。当然有些是长期合作,有些则是对技术进行试水。

英国《金融时报》称,美国的科技巨头对资本高度集中,超强监管的金融行业一般敬而远之,因此宁愿将业务中受到高度监管的部分交给银行,而不是直接涉足。这种论断现在越来越成为传统金融人士一种美好的“愿望”。当然在中国,与科技巨头的合作对银行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比如,花旗银行自己的数据显示,90%的信用卡和存款业务都在微信支付上完成。

另外一种战略目前在市场中还未出现,那就是大科技公司直接成为金融中介,获得银行所有服务牌照,从而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但显然,这种方式通过监管的可能性非常小。

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发展为金融领域的多边平台或市场(见下图),一方面尽量控制与消费者的接口,另一方面让尽可能多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接入到自己的平台之上。所有不同类型的产品都可以在大科技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平台上销售,当然一个成功转型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肥猫还是头狗,金融企业vs科技公司竞合新格局

面对大科技公司的两种战略,传统机构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劣势,例如他们的客户信任度更高,举例来说,你愿意与银行分享你的财务数据,却不会信任Facebook。并且传统机构的监管合规能力更强。然而在数据能力以及交叉补贴能力上,他们与大科技公司相比相差甚远,毕竟后者在生态广度和深度上要远远优于金融机构。

未来格局:公平竞争 VS. 金融稳定

经过上述分析后,关键的问题是,未来金融是否会进入一个以平台为基础的多寡头格局?——平台化的传统金融机构或大科技公司将不同的金融产品匹配给不同的细分生态。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金融机构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

可以肯定的是,在变革初期,数字技术对银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会非常大。在支付领域、跨境支付领域、甚至信贷产品上,银行将面临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显而易见,传统机构需要进行重构。他们大多在实体分支上能力冗余、线上能力不足,亟需投资于新的金融科技。在短期回报较低的领域投入重金,必将恶化银行的经营状况,导致银行业进一步整合,在欧洲,特别是西班牙,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现象。

2020年7月1日,欧洲央行发表关于如何处理银行业整合的市场指导文件,从监管地角度鼓励欧元区银行收并购。凸显出,尽管大部分欧洲银行恰当应对了新冠疫情,但长期以来的深层问题并未得到解决。特别是西班牙银行业,坏账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长期疲软。此背景下,2020年西班牙银行业经历了一轮快速整合。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将其美国资产以116亿美元出售给匹兹堡国民银行,并在同一天宣布对中型国内市场竞争对手Banco Sabadell展开收购谈判。西班牙第三大行凯克萨银行(Caixa Bank) 完成了对国有银行Bankia的收购。桑坦德银行在2017年收购了濒临破产的竞争对手Banco Papular,并在今年宣布将关闭西班牙境内三分之一的分行,并宣布将收购德国线上支付技术平台Wirecard。

对金融业的长期影响则要取决于于科技公司,尤其是大科技公司涉足金融领域的深度以及监管对此的态度。不同平台、生态之间对消费者接口的竞争将至关重要。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基本上,消费者越容易从一个平台转换到另一个平台,那么在这个领域我们将看到非常激烈的竞争。反之,如果消费者转换平台的成本很高,那么竞争也会越少。我不确定是否反垄断机构清楚地知道这一点。目前的论调是,大科技公司的市场力量过强,但他们忽略了不同大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内的相互竞争。

最后我想提出两个关键的问题:

1. 监管是否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还是偏向于鼓励科技公司与传统机构进行竞争?

目前看来,竞争环境并非绝对公平。例如指导开放银行的PDS2指令,与保护消费者隐私的GDPR法案之间有不同的数据要求,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如果客户要求,银行必须向其他竞争对手公开自己的数据,而无法反向获得竞争对手的数据。

此外最近监管领域兴起的“同样的金融活动,同样的监管规则(same activity, same regulation )”看似合情合理,实际问题重重,因为尽管从事同样的服务,不同实体——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大科技公司产生的风险和合规成本截然不同。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原来只能由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现在可以由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在消费者眼里,尽管实体不同,但他们从事的金融活动是相同的。因此最近监管届出现的一个共识是,相同的活动产生相同的风险,因此应该采用相同的监管规则。然而这个原则忽略了,不同实体从事相同活动产生的风险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一家封闭共同基金进行股票投资,和一家可以吸纳储蓄的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两者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断增强的监管压力可能会鼓励更多的影子银行行为。例如美国对房地产按揭的强监管,导致很多按揭现在由影子银行提供,其中有可观的部分来自金融科技公司。

第二,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机构的竞争对金融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首先,由于来自科技公司竞争对手的压力不断增强,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正在受到侵蚀,这将加强银行的风险偏好。

另一方面IT技术客观上提升了银行的稳定性。有研究指出,银行IT技术采用率越高,坏账率就越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Pierri 和Timmer的研究(2020)指出,当危机爆发时,IT技术可有效提升银行的稳定性。在全球金融危机中,IT技术采用率高一个标准差,其坏账率可降低10%。

当然技术创新也可能带来新的系统性风险。包括平台上不端的金融行为(银行服务和非银行服务);第三方金融服务商倒闭;针对金融服务平台的网络攻击;不受央行监管的平行支付系统等等。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些新现象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肥猫还是头狗,金融企业vs科技公司竞合新格局

新的技术带来新的问题,市场监管者的目标应该是在金融稳定、市场效率和隐私保护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这绝非易事,过去监管只要在保护金融稳定和促进市场竞争之间取得平衡。现在则要兼顾另外两组关系:在效率和隐私之间,我们既要保证金融服务商可获得数据,又要保证数据的匿名性。另一方面,要达到监管目的,就要获得数据,这样的情况下该怎样保护客户隐私?如何解开这个不可能三角,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DAO 通过财政多元化为下一个加密冬天做准备 下一篇:为什么说每家企业都该关注区块链隐私计算?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