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特币“价格泡沫”说的质疑
比特币价格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一直是伴随数字货币发展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格林斯潘曾经断言,比特币就是不可持续的泡沫。更多人将比特币“旁氏”化(即断定比特币是一种旁氏骗局),实际上也是要证明比特币是泡沫。
于是,比特币的拥护者竭尽全力申辩比特币不是泡沫,但这类申辩大多是从比特币的固有价值和内在理念来说的,他们大多也解释不清比特币投机市场出现的巨大价格波动,通常这都被认为是资产价格泡沫的典型特征。
“泡沫化”指证在相当程度上打压了比特币的市场人气,具有反讽意义的是,这种来自于媒体的指证,本身就呈现巨大的“泡沫化”,曾几何时,媒体们汹涌澎湃的“泡沫化”指责,一股脑地泼向公众,在吓退不少边缘投资者的同时,很快也在理性质疑面前难以为继。实际上大部分媒体说不清其中的是是非非,连比特币的一二三四都弄不清,就跟着起哄,从而糊里糊涂地造就了比特币市场的另类泡沫,那是口水造成的泡沫。
最为典型的是比特币泡沫指责浪潮中被广泛引用举证的十七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可实际上除了苏格兰人查尔斯•麦凯于1841年出版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中近乎小说般生动描写之外,只有荷兰早期非常零星的记载,这些记载都只描述了当时荷兰曾经有过郁金香价格上涨时期,根本就没有全民疯狂的所谓泡沫事件的记载。因此,究竟有没有过这一事件都是成争议的,可现在谁还管这么多?
通常人们将资产价格泡沫当作是资产价格向上偏离其内在价值的现象,而把资产的内在价值的认定标准,归结于资产的生产要素以及特定市场的就业收入水平决定的综合因素。这是我们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观点的混成说法,理论上本身就难以自圆其说,前半句照顾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决定论,后半句则是市场供求曲线理论,因为就业及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供求曲线。仅从市场的角度看,在一定时期内供求曲线的价格均衡点应该就是均衡价格,这就是所谓达成市场均衡的理想点,那时就不存在泡沫。
但这这均衡价格和均衡供求关系基本上就是纯理论性,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经常性地受到收入、替代品、人口结构、消费或投资偏好、信息及信息对称性、预期、技术、生产投入品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发生位移,进而导致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宏观层面上,尤其是资产价格领域,还受到利率、汇率、投资替代品以及政策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讲,如果市场均衡价格是捉摸不定的,因此它只是一种理论表达的话,那么价格泡沫也是捉摸不定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资产价格泡沫是一种事后判断,即当某种资产价格高位跌落的现象出现后,人们才肯定断言其泡沫破裂,进而认定其存在过泡沫。
就如去年中国央行国五条出台后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人们认定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泡沫破裂了。
比较极端的理论属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沙因克曼、蒂洛尔等人都曾经在严格限定条件参数的情况下,分析了在“无限交易”态势中资产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他们认为,资产价格与该资产所代表的股息流的现值是相等的,资产价格泡沫是不可能出现的。
通俗讲,资产价格与其反映的资产股息紧密相关,在资产交易市场完全自由且充分交易的情况下,净套利利润不能持续,任何资产价格的泡沫都会被市场自己消解。
那么回过头来看比特币究竟有没有泡沫?实际上任何人都很难简单对此下结论。
首先是比特币市场尚未达到充分交易的完全自由市场的程度,不完全因为它与理论设定的条件相差甚远,更因为其作为初始市场受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的持续性特征,某种程度上比特币市场还是一个短期套利市场,阶段性价格异动经常出现;
其次,比特币作为一种资产尚需要时间来显示其内生性收益,它需要与整体经济环境的进一步融合,并由此形成比特币作为资产的内生收益预期;
另一方面,现在的比特币市场、进而推至整个数字货币市场的价格生成机制,与资产价格决定因素的关联度都还很不充分,其价格供求曲线的生成因素之间尚没有达成相互制衡的程度,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单向或单独的强力干扰。
从上述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认识到:
第一、比特币还谈不上出现泡沫或泡沫破裂的问题,更不是一个泡沫市场,它至多只是经常性地生成一些价格“泡泡”,这些价格“泡泡”源自于短期市场的套利冲动,生成于不充分和受限制的市场交易,最终也很快为市场本身所消解;
第二、纯粹的价格上涨预期推动不了比特币价格的持续性上涨,结构简单的价格预期只是价格形成机制许多要素当中的一个,它至多在一定时间段内与其他要素结合成同向共振时,才会形成对价格上涨的现实推力;
第三、由于人们分析资产价格泡沫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害性,包括其生成原因,都是作宏观层面上系统分析的,这一角度显示资产价格泡沫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单讲比特币价格泡沫,是偷换概念之下的虚妄之说。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