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计算,如何撬动金融场景千亿级收入?
今年是隐私计算商业化落地元年。
这一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据KPMG《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预测,隐私计算国内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三年后技术服务营收有望触达100-200亿人民币的空间,甚至撬动千亿级的数据平台运营收入空间。
隐私计算诞生于数据保护这一背景,近年来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数据治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比如欧盟的GDPR、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隐私计算融合了人工智能、密码学、区块链、计算芯片等一系列软硬件技术,在金融等场景落地应用,并成长为热门的投资赛道。
之前大家对隐私计算的名词进行定义,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论证,现在行业进入注重技术性能、安全统一的阶段,未来进入互联互通的阶段,隐私计算应用的市场空间是目前的百倍级别。
不同玩家正在攻克金融场景
隐私计算赛道,三类玩家正在进入:独立创业公司,垂直行业的机构,大型互联网公司。
独立创业公司的优势在于中立性,以及根据客户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不少投资机构已布局这一领域,包括红杉资本、IDG、基石资本等,相关创业公司的融资阶段从天使轮到A、B轮不等;垂直行业的机构主要为产业背景的公司,优势在于应用能力;互联网大厂则拥有丰富的数据生态和应用组件,微众银行、腾讯、蚂蚁、百度、字节跳动都已开发相关产品,应用于金融、电商等领域。
玩家竞争的本质在于:能否为客户带来足够的数据源,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因为市场对于隐私计算的诉求在不断提升。
各类玩家围绕着这一目标迭代产品。比如红杉资本投资的科创公司星云Clustar——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算力加速技术,其创始人陈凯教授告诉钛媒体App:2019年,公司产品的重点是解决联邦学习的性能问题;2020年,则从底层的IaaS结合中间的PaaS层、上端的联邦数据层,做全栈解决方案。从数据来看,其协助微众银行进行联邦数据网络算力加速,通过异构加速技术,整体算力相较于CPU提升了50-70倍。
腾讯和顺德区政府建立了一套基于联邦学习的普惠金融平台,腾讯负责建模,融合政府政务数据、申请企业数据、银行业务数据,建立实时进件分析和风险控制模型。
金融行业是最早应用信息技术、最大化数据价值的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ATM机到近年的开放银行,金融行业在数据的收集、产生、积累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数据的价值贯穿于个人征信、公司估值等场景。
如今,隐私计算在金融场景的落地应用正不断丰富,就银行而言,重要场景包括精准营销、信贷风控、发现多头借贷、保险定价,等等。
在金融机构的交叉营销领域,隐私计算辅助进行各家机构的数据共享,在不传数据的情况下让各方信息透明,完成交叉营销。首先是客户的识别和筛选,对客户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其次是服务和运营,为金融客户提供精准的资管、风控产品。
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杨强表示:
“在营销和广告领域,针对轨迹数据、客户风险数据、营销数据、转化数据等不同数据,通过统一的联邦学习平台串联起来,可用作人群洞察、用户分层和推荐等等。联合不同的数据级,建立不同的服务机器人,比如语音机器人,内呼、外呼机器人,作息助手和智能培训。”
隐私计算解决数据孤岛、反洗钱等问题。
早年因为数据孤岛,银行难以掌握中小企业的数据,对后者的贷款申请进行限制,导致大量企业主在市面上寻找高价格的贷款,隐私计算可以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
在反洗钱方面,银行可以与同业机构或互联网公司联合,通过交换加密参数,联合计算建模,从而解决样本少、数据质量低的问题。调用联合建立的模型,同时不集合各方数据,对于各家金融机构是刚需。
对于已经走过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大型银行机构,隐私计算可以拓宽其数据边界,进一步增强业务竞争力。
而中小机构的信息化过程尚未走完,面临的挑战更大,这类机构的数字化包含信息化、智能化和隐私计算的导入,以及数据合规、数据治理。微众银行人工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天健认为,未来将有专业的服务公司,帮助中小型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走完信息化、智能化和隐私计算技术导入的过程。
杨强介绍:隐私计算和联邦学习并不是单一的算法,而是一个完整的套餐,我们要考虑安全合规的法律问题,同时也要考虑防御攻击的安全问题,另外兼顾算法效率和行业应用,此外,还可以使用一种经济学的激励机制,来鼓励不同的参与方持续投入到生态里面。
比如建立不同的激励模型,让参与方持续的有收益,变成一个不断滚大的雪球,那么生态圈的数据将越来越丰富。
现阶段挑战:金融机构协同,数据监管
金融场景的数据安全与基础建设,是新基建的课题。通过隐私计算建立金融数据共享生态圈,一方面需要监管层的认可,另一方面,要在技术上实现互联互通。
在隐私计算领域,目前有三大技术流派: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以及TEE可信执行环境。其中联邦学习构建在同态加密技术之上,并能够严格确保数据不出域,并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规避确定性计算本身安全性的不足,得到了金融行业的青睐。
联邦学习的核心是“数据不动模型动”,各个参与者不需要把数据整体移动到一个可信计算环境中,而是在本地使用本地的数据训练一个本地的模型,并通过场景使用半同态加密、秘密分享等隐私计算技术的方式来同步模型参数,从而进行模型的迭代训练。真正做到了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动模型动,从而实现了极高的安全性,合规性。
不过,联邦学习和已有金融机构业务的深度结合,依然面对一些挑战。
在开放银行中,如果几万家银行同时进行联邦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的事情,现阶段难以落地;如果在金融开放联盟中进行合作,涉及到金融、证券、保险等不同行业,面对的监管部门、政策也不相同。机构协同难以推进,同时,监管问题无法回避。
联邦学习的数据,哪些可以出去,哪些必须拿到授权,拿到什么层级的授权,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法律条款?现在大家获取隐私的条款是极其模糊的,这些都需要落地的、明细的政策进行规范。
此外,对于资源方、数据方的市场教育,还在推进中。目前,人民银行针对多方安全计算建立了一套金融领域的标准,但只适用于人民银行,海关、公积金、社保、电力等系统尚未参与。
当下,技术和解决方案还不够成熟,隐私计算技术效率有待提升,现有系统产品较复杂,工程化程度需要完善,模型可解释性还需提高。产业推广需要搭建多方协同的合作模式,这样的模式建立并不容易。
未来主要商业模式:平台分润
隐私计算往往涉及到3类角色:首先是使用数据的业务方,包括金融机构、政府机构,这类机构是隐私计算服务的客户;其次是作为数据源的数据方,包括大数据局、征信公司、拥有用户数据的互联网公司,等等;隐私计算技术服务商,则为客户搭建整个计算系统。
在金融等场景的商业化过程中,据KPMG《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统计,主要有四种营收方式:
销售模式,收取一次性技术系统搭建费;
服务模式,收取年度系统维护和服务费用;
调用模式,收取数据使用费,这部分费用归属于数据方;
分润模式,根据业务运行的效果获取收益分成。
分润模式将是未来的主要模式,客户早期并不需要承担大笔技术系统搭建费,相当于技术服务商与客户联合运营业务,系统接入数据源,原有业务改善或进行开业务开展之后,双方根据业务实际效果分利润。
报告预测,国内个人短期消费金融市场在2024年将达到16万亿元的规模,按照贷款余额的1%作为平台技术服务费,金融科技服务商在消费信贷科技平台的分润规模为1,600亿。
陈天健表示:“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的状态,随着金融监管当局、政府等各方的参与,未来相关规制问题、标准制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