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顶风作案 央行高规格严肃约谈
4月24日上午,央行约谈了部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部署下一阶段比特币风险的防控工作,希望彻底切断比特币交易的资金链条。
央行从4月22日开始,通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部署了此次约谈,被约谈的对象包括仍与比特币交易有关的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数目不少于二十家,包括各大商业银行,支付宝、财付通等大型支付机构,以及前期卷入火币网充值码事件的易生支付、易宝支付等。
此次约谈由央行条法司司长穆怀朋主持,参加者包括央行支付司司长励跃等众多央行官员,规格空前之高。
央行人士称,这次约谈主要是针对4月15日后比特币价格大幅反弹,帐户清理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尴尬局面。
央行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强调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服务于比特币交易,现有开户限期在4月15日前清理完毕。然而,4月15日,多数比特币交易平台依然正常运转,比特币价格还从2500元飙升至3000元。
点名批评涉事机构
约谈中,央行对涉事机构一一进行了批评,并点名批评了为目前仍为BTCChina开户的中国银行和招行银行。
穆怀朋司长重申了五部委《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关于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的政策要求。
在《关于进一步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下发后,包括火币网、OKCoin在内的交易平台纷纷“另辟蹊径”,推出“充值码”充值方式,绕过金融机构,通过网店销售等形式贩卖点卡,之后在平台上充值使用。
OKCoin推出了充值码功能,用户可以将人民币提现成为充值码,然后将该充值码转让给OKCoin的其他用户用来充值。充值码需从代理商处进行购买。火币网和BTCChina也都采取了充值码分布式充值方式。
对此,央行再次强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所提到的“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比特币交易平台提供服务属于直接提供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为充值码销售者提供服务属于间接提供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央行表示这两种服务都必须停止,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立即对涉及到的各种帐户和接口进行清理。
截至4月24日,各比特币交易平台已全面停止第三方支付充值方式。银行卡转账汇款渠道大多数已经关闭,然而,仍有银行允许给比特币平台汇款和提现服务。
央行在约谈中强调,提现功能也必须停止。
央行还要求各机构需要指派专人监控比特币交易资金转移方式的变化、接收央行下发的新账户名单,并迅速做出反映。
虚拟货币泛滥危机
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5月10日“北京比特币国际峰会”召开之前,向社会公众传达其不再为任何比特币交易提供金融服务的态度,引导民众远离比特币交易。
针对中国目前虚拟货币泛滥的现状,在约谈中央行也专门强调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要举一反三,对虚拟货币保持高度警惕。
某大型商业银行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了央行的上述要求,并指出,在派员参加约谈之前,该行已经进行了全面排查,确认自身没有违规问题,但从约谈后央行提供的帐户信息看,该银行有多个地区的分行违规开立了帐户。“违规的情况令人震惊,央行掌握的帐户信息比我们自己还清楚,央行的决心也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得多。”该人士表示。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央行大多对比特币持否定态度,而类似中国央行这样坚决“封杀”比特币的并不多见,以至于中国的比特币粉丝们诸多不满。但是,从央行等五部委《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可以看出,央行对比特币实际上是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虽然不承认其货币属性,但是也允许民众将其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收藏品进行收藏。央行针对比特币的行动,实际上是针对比特币交易所的整风之举。
该人士指出,中国的比特币发展和国外最大的不同是交易模式。在比特币进入中国的短短两三年中,中国就疯长出来数十家各式各样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交易品种除了比特币、莱特币外,还有苹果币、狗狗币等五花八门的“山寨”虚拟货币数十种,将民间的自发交易演变为了有组织交易所交易。但是,这些交易平台并没有起到发现价格、促进比特币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是恰恰相反,通过所谓“融资融币”的杠杆交易和做空机制,完全将中国的虚拟货币交易变成了庄家互相搏杀、投资者屡遭血洗的逐利场,甚至逐步滑向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深渊。
约谈当日,支付宝就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关于禁止将我公司支付服务用于比特币交易的声明》。声明称:“为保护社会公众的财产权益,维护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防范洗钱风险,从即日起,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将我公司各类支付服务用于比特币、莱特币等的交易资金充值及提现、购买及销售相关交易充值码等活动,不得通过我公司服务划转相关交易资金。一经发现,我公司有权立即停止有关服务。社会公众发现上述行为的,可以向我公司举报。”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