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董峰:打造创新型交易所、开辟产业数字化未来
2020年12月17日,第二届全球供应链数字经济峰会暨2020中国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区块链应用年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会上,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以“打造创新型交易所、开辟产业数字化未来”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
大家好,关于产业区块链的应用,我从商业本质的角度,谈谈我们这些年做的实践与思考。
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新时代
当前数字经济三大矛盾
大家知道最近关于数字经济、关于产业互联网最近争论很大,这里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关于产业区块链肯定需要放在一个大的数字经济的框架下思考,毋庸置疑现在面临几个比较大的矛盾。这是好事,因为把矛盾暴露出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只有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第一个矛盾,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要做新的数字经济、产业区块链必然要求跨界创新,打通产业、金融、科技。但这又跟我们国家的顶层设计、跟我们的分业监管形成了表面上看似比较冲突的场景。
第二个矛盾,更多是从科技公司内部,即过去20年大家知道中国的消费互联网诞生一批非常伟大的企业,接下来20年大家在说产业互联网、产业区块链,那在新赛道上,到底会有新玩家,还是现有的科技巨头继续在里面占据C位?
我认为这个话题值得商榷。首先你得适应未来20年的发展,我认为科技公司从自身角度也要做一个触及灵魂的革命,即过去20年,我们科技公司从业者更多培养的是2C的基因和思维,这个大家比较好理解。
我们崇尚于产品+流量模式,我们如果有一个好的爆款产品,可能我们很快就可以把这个事情铺起来。但做2B,接下来今天会议的主题更多聚焦产业需求,我们如何赋能实体经济,这一块必然涉及2B,2B跟2C相信在座各位已有很多感触,为什么那么多年2C很成功,但2B目前没有非常好的案例或者有非常好的成功的企业?
这中间有一个我自己体会到的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从银行做出来,以前做对公,后来做过企业的法人,现在到交易所,打交道的都是企业。做2B最难地方就是你一定要形成商业闭环,如果你差最后一块板,你是接触不到水的,最后一公里,最后十公里的问题解决不了,之前做的99%的工作与努力说实话都很难变现,这是做2B比较困扰的地方。大家如果认识到未来20年这是正确的方向,从公司角度,我们自身角度大家也要做出改变。
第三个矛盾,我们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供应链公司甚至有很多做供应链金融的公司,此次“蚂蚁事件”让大家知道很多供应链、科技公司做的是小贷的事情,我们这里也要提,其实我们供应链公司做的甚至是次贷的事情。
三大矛盾的突破顺序
不知道大家是否从金融本质角度去考虑,即如果不改变底层的风险逻辑,刚刚提到做2C很简单,大家的数学基础是大数原理,你可以用统计方式,假设你样本足够大相互是独立的,通过统计控制风险,这是做2C的根本的风险逻。
但如果把这套逻辑搬到2B,你样本没有那么大,而且你的样本的关联性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统计结果。这里又陷入传统的马老师所说的“当铺思维”。
我认为马老师说得没有错,但再引伸一句话,我们的银行、我们的供应链金融甚至连当铺这件事情都没有做好,即我们的货物真实性、货权清晰性、处置变现的流动性、价格风险对冲,这些是传统贸易金融在商品融资里面,大家过去在青岛港相信已受过无数处伤的传统风险,万变不离其宗,不能说我包装了区块链、包装了新的供应链科技,我们风险实质上就发生变化了,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警醒。
如果我们需要打破分业监管限制,让这件事情得到更大范围的得到支持,首先是要改变自己,真正从2C转到认认真真做2B。我认为这是好事,对广大真正做产业的人来讲,这次暴露出来的矛盾,可以让更多人可以沉下来认认真真把2B这件事情做好。
但做这件事情一定要改变风险逻辑,即不能按照2C思维或者小B思维去做大B,否则最后一定会暴露出很多风险或者说换汤不换药,你最终做的要么是小贷要么是次贷,什么是次货?即连银行都不做的,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事件,到最后人也没有管住、货也没有管住,两头是空,最后反而暴露出更多的系统性风险。对于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我认为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大多数公司在我看来做的是次贷的事情。
产业互联网——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回头说到区块链,为什么区块链是很深刻要改变生产关系的一件事情?这里面不详细展开了,在过去大家习惯的是垂直的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我们的对手方之间,大家更多是博弈关系。后来有了中心化节点,我们更多变成二维,第一次有价值链共赢的交叉。
现在有了区块链,我还是说我们今天做任何的应用,任何的在金融和产业方面的结合都要回归到区块链的本质,即你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是不是真正通过分布式局际来实现最终的盈利模式,这是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
产业互联网——生产要素数字化
我们要做这件事情,核心基础和前提一定是产业数字化,脱离了数字化去谈生产关系变革是没有意义。
要做产业的数字化或者说要真正做好未来20年2B,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以真正过去无论是银行、传统的信贷逻辑,还是小贷、次贷,其核心都是以公司和个人作为主体,即今天习惯的是以公司主体的信用、个人主体信用,通过这个东西来建模,来进行风险控制,这是我们一个基本风险逻辑,用数学语言来讲我们在每个节点上做了一个高斯的积分,这是一个最粗放的额度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的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个人始终非常坚信这个大趋势,我们第一次可能有条件或者有机会、有这个可能性直接还原到每一单的业务流,还原到每一笔交易,这个交易是我们日常发生的经济活动,我们产生的从生产资料、到中间品、制成品、消费品、生产、流通、交换,这个过程当中最小单元就是还原到交易本身,而不是看交易的主体,这是我觉得未来20年大家做所有事情的最本质的商业逻辑的转变。
这中间的要求是什么?你一定要能够精确描述、计量、还原每一笔交易。这个交易可能构成几个部分:一是合约,法律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司法存证。二是资金流、结算,即三流合一里面的资金流。三是若跟实体经济发生关联,肯定要做货物交割、实物结算。
这些聚合起来还原到每一笔交易、每一单业务流,以这个替换掉过去以公司和个人主体作为节点,因为以主体作为节点必然要给建模、要给信用,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个类似于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这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
因此马云老师点出了问题,但他对这个东西的理解也还在信用的层面,真正我们要做的是用科技还原业务的本质。这件事情跟2B原理一样,是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这是为什么我们要提有大量的数字基础设施,甚至产业的基础设施,这个工作是所有事情的前提与条件。
从大宗商品切入产业数字化
这是我接下来说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事情,做任何事情刚刚说了要回归商业本质,你一定要商业可持续,要有原始的现金流来驱动,你不能靠烧资本市场的钱或者靠募资做这件事情、或者紧紧靠政策支持来做这件事情,
现状:金融与实体脱节
目前中国最大的利润来源在哪里?我认为是中国的金融和实体脱节,这里面产生结构性逆差,就是我们今天在座各位,我们都要从产业链当中分得一杯羹,去得到我们付出服务的对价,这个对价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定是靠拆掉一些旧东西,缩短链条、释放关键性利润,这个利润来源在于金融体系大量的资金空转,我们的同业资金,我们的资管资金,我们实际的流转性,他们是缺资产,叫资产荒。
另一头是实体企业、大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实际被迫承担融资成本,这中间的逆差才是我们将来所有的这些人将来做这件事情的根本性利润来源。因此我认为这个逻辑就非常清晰了,你的利润来源在那里,那我们能拿到的对价依据是,我们如何通过改变整个业态的风险逻辑,让资源更加有效进行配置、更加实时进行风险定价,在这里面因为付出服务,所以我们在每个环节拿到自己的对价,这是从商业上还原这件事情。
症结:传统信贷逻辑
我们要打破、要颠覆的是中国现在以间接金融为主,以银行信贷作为融资主体这种风险逻辑和业务模式,大家还是惯常用企业授信来作为衡量你做资源配置的依据,但这个大家都认识到要么看财务报表、要么看固定资产抵质押、要么看集团强担保,这一套风险逻辑天然的让实体经济里最具备活力的毛细血管,大量最有活力的微观主体得不到有效的资源配置,那你如何改变?一定要颠覆掉这个业务逻辑。在这个过程当中,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如果说你做了半天,你只是配合我们的传统银行,让这件事情做得更加完善一点,或者降低了一些环节的操作风险,甚至可能去帮一些表面上是供应链公司,实际上做次贷的公司,去帮助他去完善他的业务链条,那我说这件事情从根本上可能就错了!为什么今天主要时间花在这里?今天在座各位将来可能都是我们业界合作伙伴,希望首先做一件事情:回归到我一直在说商业本质,即你做的这件事情在未来5-10年、20年是不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
我做交易员出身,交易的根本原则要一定跟时间做朋友、你的大方向、大趋势对了,其实在哪里进场、在哪进场,这个阿尔法并不重要,关键是贝塔。如果大家只是着眼于眼前生存没有关系,但长远来讲必须要思考我们今天在说产业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将来我们真正的初心、我们的本质到底要做什么事情,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才能去有效分配自己的资源和精力,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突破口:建设货权融资的底层基础设施
其中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是我们以真正的数据物权它所体现出的交易场景,以它作为基本的业务单元,替代掉原先的主体信用,做这件事情,说实话需要有第三方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前知道大家可能看到我们全国有几百家所谓的地方性平台,我们很多企业自己也在做一些基础设施的事情。
因为我从交易所出身,我还是要说,若要真正做到打通金融、产业、科技,那一定要提供严格中立的第三方平台,这个平台不能有行业利益,这是我一直的个人观点。即交易所是最适合天然的中立的第三方,因为他没有行业利益,而且他也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若你希望的平台、希望这套基础设施真正成为全行业、大家都能够来使用的平台,那就一定要避免行业利益冲突,这是非常明确的原则,因此交易所在这里面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建:构建交易所级别的创新型仓单资产
从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我们定位中国第一个全国性大宗商品的现货交易平台,我们的切入也是从大宗商品开始切入,因为这个行业体量足够大、流动性足够好、相对的标准化程度高,最适合以交易所的仓单作为中间层的资产权益载体来打通金融和资产,破解从2C到2B的难题,因此交易所是基础设施的天然提供者。
如何建:利用物联网系统接入实体仓库
我们做的几件事情,我们已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仓库网络建设,我们其中的一些仓库已进行物联网改造,我们在今年年初跟蚂蚁区块链和安永、加佳科技一起启动区块链仓单项目,这是以交易所作为载体一个真正基于各方共同创设、共同维护、基于联盟链基础的数字化、可以实时连续的反映货物状态,同时包括既往的所有的交易信息的这么一张数字仓单。
这个项目我们现在已经落地,已经在部分行业开始应用,主要是在有色,接下来我们也会推广到能源、黑色、不同行业和品种,主要是我们如何做这件事情,即现在你必须在每个环节,都体现出区块链基础设施,这是我一直非常坚持的。
最后:大家认识到科技的局限。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可能最终做到的也只是降低了整个体系的风险,风险是不会完全灭失,这是我从做金融的角度出发,不会完全灭失,那怎么办?
以前做科技一个最大痛点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只是降低了风险,但还是不能满足金融机构对于资金安全的要求,所以从银行出来的人他一定会问这个问题:最后谁来兜底?
他其实并不那么关心你前面风险实质降低了多少,最关心的是最后的底由谁来兜,很简单商业的事情应该归商业来办,恺撒归恺撒,该做的应该是保险,即这样为科技真正找到变现渠道,我们所有事情都是为了降低风险,这个降低的价值最后在保费上来体现,这是我们现在正在搭建的整个商业闭环。
如何建: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和实现交叉验证
下面我们谈区块链,我们更多瞄准的是通过颠覆现有风险逻辑,大家看一看,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我一直在说有一半利润来自于银行,这本身你看任何一个国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像我们国家那么庞大的,这本身是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金融体系过度依赖于商业的信贷,这是国家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
未来展望:资产标准化、数字化、通证化
但其实在座各位,我们本身就做一个推动或者颠覆现有的商业格局这件事情,即通过资产的,这里列出三个阶段:一是标准化,因为很多同事现在直接上来谈数字化,个人认为这个条件可能还不具备,首先要做到标准化。
什么是标准化?即把现在大量的基于中国的实体经济和真实贸易的几十万亿级我们优质安全的底层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变为我们公开市场、金融机构可以过得了他的风控,能够被他们接受的相对标准化资产。
交易所仓单,作为金融级资产,这是我们现在找到的第一条路,将来也不仅限于第一条路,但首先要做的是解决资金、资产这中间断层的问题,现在所谓仓单更多是仓库出去的提货凭证,不能作为完整的资产权益凭证。
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必然你要从最标准化相对难度最低的行业和品种作为切入、抓手来开始启动做这件事情,但做这件事情本身不是目的,更多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你必须要进行产业的数字化,自然就把第二阶段资产数字化这件事情驱动起来。
即反过来你要做资产数字化,你没有好的商业互动,不能让链接中每一方在过程当中得到持续现金流反哺,能持续有商业盈利,那资产数字化这件事情也是持续不下去,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
有了这两件事情,最终我们要做的跟国家大战略契合的———人民币要国际化、现在要弯道超车,现在搞数字人民币,但在我看来如果不能把数字人民币跟实体产业基础,中国制造业未来的体量、真实贸易、真实经济活动结合起来,这个东西也是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我们将来有信心,我们的数字人民币做得能够比别人的更好,一定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产业基础,我们的数字货币能够跟我们的实体经济有最广泛的、最深入的关联。
这个关联从哪里开始?在资产数字化之后,我们如何把资产数字化变成走入到通证化阶段,跟数字人民币、跟数字货币的弯道超车结合起来,这件事情才是未来二十年大家要一起做的事情。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