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驱动的“自动驾驶银行”会比“自动驾驶汽车”更早成为主流
2020年11月,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Brian Brooks担任美国货币审计署(OCC)署长,任期5年。Brian Brooks曾是一名银行高管,在Coinbase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总顾问。他也是加密友好改革的倡导者,曾表示银行可以提供加密托管服务。
1962年,《大众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设想未来将会出现自动驾驶汽车——结果,现实比任何人所预期的来得早,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者来说,他们还没来的及适应行业变化,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就已经到来了。
当前绝大多数汽车法律法规内容都局限在限速、发出信号、酒后驾驶等方面,基本上是为了防止具有潜在危险的驾驶员、而不是潜在危险的汽车而设计。然而自动驾驶汽车带来了新风险,这些风险在传统法律规则中从未考虑过。正如知名科技媒体《连线》此前所提出的一个问题:
「谁在监管自动驾驶汽车?基本上,没有人」。
相似地,银行业务也在向前发展。由去中心化金融(DeFi)技术驱动的全新业务模式已经出现,但是就像最初交通行业监管者设定道路法律规则只考虑免受驾驶员侵害一样,目前的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主要还是为了防止人为过失。
在美国货币监理署办公室,我们要求每家银行都必须要设立负责合规安全的管理人员岗位,例如首席风险官和首席审计执行官;我们限制银行可以给自己高管提供贷款的金额;我们甚至会让一些银行员工「轮岗放假」,以便其他人可以坐在办公桌前查明潜在欺诈行为——虽然我们将这些措施称为银行监管,但实际上是在监管银行。
然而,DeFi扭转了一切。利用区块链技术,DeFi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情况下提供金融服务。举个例子,使用基于供求关系算法得出的利率就能创建货币市场,但在传统银行里,设定利率通常需要由专门的利率委员会来执行。此外,还有许多其他DeFi项目,包括:
去中心化交易;
允许用户在没有经纪人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无需信贷员或信贷委员会参与即可执行贷款合约协议。
尽管这些「自动驾驶银行」诞生时间不长,但规模并不小,此类银行很可能会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风靡之前成为主流。
但是,「自动驾驶银行」面临着与自动驾驶汽车相同的挑战和机遇。
在机遇方面:
通过算法,储户可以获得非常全面的利率信息,因此可以选择提供最佳利率金融机构;
通过软件,金融系统可以做出最合理的信贷业务决定,判断是否可以对某些借款人放款,继而消除了「人为歧视」问题;
「自动驾驶银行」甚至可以不再由人来管理,从而消除了欺诈或腐败的风险。
不过,自动驾驶银行也面临新的风险:
如果技术加速存款人资金提取,就像高频交易可以加速股票抛售一样,与传统银行相比,这可能会增加流动性风险;
出于类似原因,资产波动可能是另一个问题;
此外,如果没有人参与估值,贷款抵押品的管理可能会更加困难。
还有一种风险是,在缺乏明确的国家层面监管情况下,美国各州可能会急于填补监管空白,结果很可能会制造出一系列不一致的法律法规,从而阻碍了整个国家金融系统的有序发展。
实际上,这正是自动驾驶汽车行业里发生的情况。
因此,美国联邦金融监管机构必须确定「自动驾驶银行」监管方案应是什么样的,以及这种类型的银行能否确保公平对待客户。当然,目前大多数「自动驾驶银行」遇到的偏差和合规性问题都是所谓的「软件故障」——注意,这里说的软件并不是程序员编写的软件,而是那种人类思维所存在的偏见,虽然这种偏见可能会渗入到算法规则中,但根除也很容易。
金融监管机构可以适当、较准确地检查这种以「软件形式」存在的银行吗?我们是可以的,而且可能比目前监督传统银行要更加容易。比如,监管审查员可以接受训练,以理解能做出存款价格或信贷决定的算法,并确定这些算法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金融监管机构能否确保「自动驾驶银行」为社区提供适当服务?绝对是可以的。「自动驾驶银行」的运营效率更高,因此可以释放大量资本——要知道,当前因为传统银行运营成本和过度依赖人为因素,已经让资本效率变得很低了。当然,算法银行很可能会改变金融行业的就业性质——银行柜员会变得更少,程序员也会变得更少。但是从长远来看,创造更好的报酬和增值工作也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利益。
如果美国货币监理署没有高级管理人员或董事,那么能不能给开源软件授予国家银行宪章(national bank charter),批准开放源代码软件来管理存款、借贷或付款吗?现在还不行。因为根据现行美国法律,按照20世纪初期所做的一系列假设,宪章只能颁发给人类。但是,现在的确应该重新审视这些过时的规则,如果某个规则是用来管理如何使用传真机,你们觉得这个规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们能否迎来一个全新未来?在那里,我们可以消除错误、停止其实、并且实现普惠金融。对于像我这样乐观主义者来说,这样的未来是可以实现的。如果监管机构、银行家和政策制定者像十年前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一样大胆,今天的美国银行业又会有何不同呢?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