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加速顶层设计
如何让银行贷款安全快速地抵达个人手中?行业痛点正在成为互联网+公证突破的重大课题。
5G时代的来临和新基建的布局已让互联网金融快速兴起,疫情的突袭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更加紧迫。但资金流动快、办理方便等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违约率高、催收成本高等弊端。当前对互联网金融等信贷消费的催收主要通过诉讼方式进行,导致此类诉讼纠纷案件数量激增,给审理法院带来巨大的立案、审判和执行压力;高额维权成本也让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热情冷却。
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让互联网金融有了破局的可能。“赋强公证”是指“由公证处对借贷合同进行公证,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不履行还款付息义务时,公证处经债权人申请出具执行证书,批量推送至法院立案,由法院通过网上查扣、冻结等方式进行强制执行。”[1]当前赋强公证基本以“线下”公证模式为主,借助区块链、数字签名CA、私有云视频等技术使之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能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对公证服务的需求,降低维权成本,同时减轻法院审判执行压力。
如何实现网络赋强公证法律上、程序上与技术上的规范化?当前网络赋强公证面临哪些难点和痛点,如何解决?
顶层设计实现保驾护航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公证也在不断推进,但顶层设计的构建尚需时间完善与实践检验。
为确保债权文书的真实性、合同双方的自愿性,避免纠纷的发生,现行法律规范强调公证债权文书需“到场”办理,即当事人本人或委托代理人亲自到公证机构,与公证员面对面办理,特殊情形下由公证员上门办理。在传统观念对“到场”的理解下,网络赋强公证可能因缺乏“现场面见”这一形式要件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这是摆在网络赋强公证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商法研究室主任孟祥沛作为课题组专家向大家介绍,“如果现有技术手段能充分确保债权文书的真实性以及合同双方的自愿性,那么可以对现行法中‘到场办理’的内涵进行适度的扩张,明确将‘线上到场‘这一形式纳入‘到场办理’的内涵中。”
据现行立法、司法解释规定,网络赋强公证的执行应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一规则的立法本意在于方便人民法院对被执行的财产实施保全和执行措施。但网络赋强公证从签署合同、办理公证,到申请立案、执行完毕均可通过网络完成,其执行方式更方便,也更经济。“优化和创新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管辖规则以适应‘互联网+公证’和执行工作信息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孟祥沛说。通过多元化调解,推动诉源治理与营商环境治理融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便捷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有效支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技术规范,提升互联网金融威慑力
技术是网络赋强公证的核心一环,公证从线下往线上的每一步都不能离开技术而实现。如何从技术层面制定一套网络赋强公证业务的技术操作规范指引,保障网络赋强公证业务的技术可行、数据可信及网络安全,也是落地赋强公证必须解决的问题。
债权文书的审查是“线上赋强公证”业务中公证员面临的第一个环节,“通过智能文本比对技术将借款人的合同与合同模版进行比对后,公证员只要审查合同变量即可,大大减轻了公证员的审查压力。”从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朱箭飞介绍道,通过技术研发设计一套流程,是可以实现线上赋强公证的。
如何确定镜头那边的人究竟是谁,即借款人身份核验,是当天与会领导与专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从法设计了银行卡四要素核验、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材料审查四个环节。
“对借款人真实意愿的在线核实是网络赋强公证最核心的问题。”朱箭飞强调,从法应用音视频同屏交互技术,实现公证员对借款人真实意愿的准确核实,核实意愿后,应用CA认证技术实现合法有效的签署行为。
关于前述环节所产生的基本数据及业务流程协作,从法应用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区块链技术,将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实时上链,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多参与方的流程协作与信息共享,通过零知识证明等非对称密码算法实现隐私保护。“上链的数据能够与后续调解机构或执行法院实现跨机构数据互认互信。”朱箭飞表示,“通过同构的区块链技术,执行系统可以非常高效的对网络赋强公证的数据进行审核对比,实现公证、调解和执行数据的互信互通。”
赋强公证一系列的环节设计能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威慑力,让借款人的还款意愿显著增加。通过多元化调解和溯源治理,矛盾纠纷预防,达到社会诚信体系及营商环境的整体提高。
传统公证行业携手技术,步骤明确责任分明
“过去几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分走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传统公证行业的业务,尽管社会对公证业务的需求在增长,但传统公证行业却面临着双降。互联网公司在法理上不具备权威性,但技术上极具优势,这些都应该给传统公证机构以启示。”上海市司法局信息技术处专家提出,要注意两种优势结合。
东方公证处田菁公证员提出要解决公证网络化的现实难题,首先要从理论上厘清公证的形式和网络的特点。当事人在网络环境当中的到场,是否可以从立法的价值取向,让它趋同于物理环境的到场,我们设立网络公证的环节当中也要达到基本相同的法律效果 。网络赋强公证课题的研究,整体解决了当事人物理空间上的距离问题。公证实际发生的情况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很可能有很多个案的特殊性,这些都需要公证人与当事人通过实时交流,通过“现场”核实,根据法律规范,进行甄别和分类,最后依据规则来受理,从前期的审查到在线签约、受理、复证,都不能脱离原有的程序规则。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方正公证处安建刚主任从一线实践的角度肯定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困扰公证处的三个操作实务问题。“公证机关介入贷款申请的节点在哪里?银行的公证核实如何实现?签约的主体是银行还是公证处?”。
“公证作为独立第三方,如何平衡对银行和借款人双方的保护?”上海市司法局公证管理处专家为网络赋强公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在银行提出业务要便捷、高效的同时,怎样保证个人意识的真实性?” 、“如何保证执行证书的执行?”、“银行和法院的执行成本测算”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服务了全国2400多家银行,基本上现有银行网上贷款业务中的电子签名技术都是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提供。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全欣表示,网络赋强公证的技术实现是可行的。使用银行四要素及人脸识别、活体检测进行人员审核,并借助电子签名固化合同文书,能够通过技术以及严格的流程规则,将身份的真实性以及个人的意愿性落实。
银行从自身业务角度出发,迫切需要网络赋强公证来减少零售授信,网上信贷的违约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张琛表示,网络赋强公证能够促进债权人履约的能力,使得整个社会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网络赋强公证平台落地之后,能够有效解决整个金融面向于中小企业及小微客户贷款难的问题。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公证工作处郑振玉处长指出,这项工作存在多方利益相关者,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关注点:银行关心是否能够及时收回贷款以及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人民群众关心是否能够顺利拿到贷款;公证机构思考这项工作的风险、对自身业务增长的帮助;司法机关更加关心这项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以后,是否能够保证真实性、合法性、自愿性。所以网络赋强公证课题需要在法理、操作规范、技术规范等方向进行非常严密的研究、论证、实验和试点。不断总结,不断优化才能取得最终实效。
区块链助力技术互信推动网络赋强公证
“我们不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法治区块链的意义在于达成各部门和机构间的数据互信和技术互信。”从法科信息科技公司董事长周喆说,“我们用最严谨的态度研究网络赋强公证业务,希望能通过区块链、CA数字认证、私有云视频技术和规范,让我们的可信数据为调解系统和执行系统所用,帮助调解员、法官解决60%-70%的工作量。”
3月25日,司法部发布《关于加强公证行业党的领导优化公证法律服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开通线上自助办证平台,对具备网上申办条件的公证事项全部实现网上预约、申请、受理、审核、缴费,研究制定“非接触”公证服务工作指引。
司法部信息中心专家认为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这个课题研究与司法部区块链+法治试点工作非常契合。以司法部区块链+法治的基本场景,从力求实际、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确保安全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区块链大规模应用,推动业务协同,深化区块链跨链技术应用,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
也有部分专家在肯定网络赋强公证价值的同时对网络赋强公证能否获得法院的支持落地推行表示了担忧。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韩玉军对此指出,要强调网络赋强公证的双方自愿性问题,真实性问题、程序规范性问题,信息安全性问题以及课题落地以后的时效性问题。其次,网络赋强公证要基于统一的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这些都需要由规范性文件来确定。此外,韩玉军认为平台和法院的办案系统平台对接问题是下一步工作需要深化研究的重点。最后,他提到整个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实验论证和试点,试点过后再总结、提高、推广,让实践检验网络赋强公证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法律效应。
9月16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世界经济中期展望报告。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5%。但中国经济将实现小幅增长,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数字经济在保障消费和就业、推动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5907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2.6个百分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创新高,余额12.4万亿,同比增长23.6%,其中大型银行余额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45.5%。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加码对小微信贷的政策支持,要求五大国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建设好网络赋强公证,不仅可以推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复苏,同时为缓解执行难给出落地解决方案。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