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ypto大表姐专访NEAR联创:NEAR致力于搭建人人可用的平台

NEAR中文社区 阅读 64 2020-12-14 19:55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导语: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2017-2018年是公链百花齐放的时期。然而在时间与市场的考验下,大多数公链项目已经归于沉寂或者早已出局,而比特币以太坊等少数优秀项目则凝聚力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目光,NEAR能够获得市场高度的关注并不容易。NEAR是凭借什么如实现破局?

在对话NEAR创始人一龙时,我似乎为什么以太坊创始人V神会把NEAR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NEAR的初心。对于NEAR来说,区块链只是一项技术,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开发者需要的,能够降低开发者门槛,帮助开发者实现想法的平台,最终建立一个真正开放的网络。这也是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初衷。此外,一龙还谈到中国与西方国家区块链行业的区别,他认为,区块链行业不止需要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还需要技术上的创新。至于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软件的开发者,一龙也对年轻的开发者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以下是本次谈话的主要内容。

注:本AMA只为观众提供信息分享,不代表任何金融或者投资建议,任何内容都不可被理解为招标建议或邀约。主持人与嘉宾观点仅代表个人。文章为信息分享类,不可作为商业用途。

Q1

S: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Sandy,裂变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对于全世界的人们和全球经济来说,2020年是21世界以来最为惨痛的一年,因为一场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肆虐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好在,2020年即将过去。不过对于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来说,2020年却足以载入史册。区块链迅速普及,加密货币与DeFi爆发,比特币更是以“数字黄金”的姿态接近历史高点。而对于整个区块链生态来说,尽管以太坊一家独大,却也有 “新秀”不断涌现。今天我们采访的主角,就是备受期待的公链项目“NEAR”的创始人一龙。

一龙您好,请您为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一龙:大家好,我是一龙。我第一份工作是关于机器学习,后来我加入了谷歌,主要是语言理解和翻译。不知道您是否使用google.com或translate.google.com,很多里面的模型是我创建的。我很喜欢并且支持开源,当Google开始致力于Tensorflow我非常兴奋,它是一种开源的关于机器学习的框架,我是其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在当时,Tensorflow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源项目,就像今天的Github。

后来我离开了Google是因为我觉得公司太大了,很多事情进展很慢。后来,我和NEAR的联合创始人亚历克斯创建了NEAR AI,我们想为世界上每个人提供一个工具自行进行机器编程,这个其实跨度很大,和区块链有点联系。我们建立了一个Crowd Source平台,可以把所有愿意为我们编写代码和回答问题的人连接起来。这些开发者主要是学生,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国家。但是这些国家都有资本管制,我们很难将报酬汇到这些国家,所以我们开始使用区块链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这也是NEAR的想法,我们想利用区块链和加密经济学来创建Crowd Source这种平台,当然更加深入。在当时,我们意识到我们为每个任务支付大约30美分,但是考虑到以太坊的Gas费用,它将翻倍。我们意识到以太坊上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开始自己研究要做的事情。在2018年夏天,尽管当时很多人说要解决以太坊可扩展性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人真正解决。所以我们看到需求,我们拥有这种技能的开发人员,我们也有一群Google和Facebook的朋友和工程师加入我们,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也有很多成就。

随着区块链DAPP的应用,我们可能建立一个开放的网络。实际上,开放网络不是一个新名词,它只是消除了互联网的围墙,不让某个公司垄断互联网。实际上,Google在2009年和2010年就努力推动过,他们与Microsoft对抗,和Adobe对抗。但后来,他们忘记了初心,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垄断者中的一员。我觉得真正的开放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基础上合作,让事物自由流动,所有人可以使用而无需许可,这才是真正的扩展,就像“开源”一样,是一种服务,一种产品。我们希望所有人能够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自由的发挥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人们天生就有,但往往受到限制,例如你为Google或Facebook工作时,想要很大的权利是很难的。但是在开放网络中,就可以和现在的DeFi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一些东西,这是非常值得的。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大家可以自由在一个数十亿美元的顶部环境中自由构建东西,我们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希望能够帮助开发者、企业家、创作者和建设者真正地实现这种创造力并建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Q2

S:太有趣了,所以你们尝试去解决以太坊存在的问题是么?

一龙:是的,这是我们解决的第一件事,但是后来我们试图在其中创造一些其他东西。我们意识到在以太坊网络上解决这个问题是多么困难,和以太坊使用起来一样困难。例如,如果你将开发工作交给对区块链一无所知的用户,他们实际上很难开始。我们想做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搭建应用而无需考虑太多关于底层区块链的东西。它就像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的数据云一样,任何用户都可以使用服务。坦诚的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的目标是搭建这样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

Q3

S: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说最大的挑战的是UI、UX,有人说最大的挑战是用户教育,有人说是代码。对于你们来说,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一龙:实际上这些我们都有做。如果您去我们的YouTube上,你会找到很多相关的学习资料。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UX时,也是从顶部开始思考,根据UX应该如何输入对协议进行了很多改进。不过最有趣的事情在于,我们项目刚启动时,有很多初始用户来自以太坊,他们非常熟悉,因此这与我们针对普通用户或不了解以太坊的用户和学生产生了冲突。因为我们隐藏了很多东西,所以他们在开发的时候完全没有感受到区块链,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也需要露出一些东西,至少从一开始,就让NEAR变得更像区块链一些,与此同时,我们开发了很多工具来隐藏区块链的复杂性。例如对于分片,我们可以更改分片的数量,我们甚至可以减少潜在的分片方式,但是我们的开发人员根本不需要考虑。自从测试网开始,我们实际上完全重新做了分片设计,但开发者在NEAR上可以继续相同的智能合约和DAPP。我们一直在进行迭代,正如ETH2.0正在经历的一样。

分片技术实际上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我们的目标是继续巩固其基础架构,并对它进行改进,与此同时不会对NEAR上的开发者有影响。他们不需要知道分片的实际工作原理,却可以对NEAR有所依赖。

Q4

S:众所周知,很多开发者都会选择去以太坊平台,因为以太坊基金会能够为项目提供资金扶持以及很多市场营销。那么NEAR的吸引力在哪里呢?

一龙:你可以想象一个漏斗,有很多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正确的教育,我们有很多学习材料,比如区块链协议如何工作,如何开发DAPP,如何开发安全的应用程序。第二阶段是社区。以太坊是一个超级大的社区,我们也不是完全依靠自身,也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经常去那里的人们互动。第三阶段是关于支持人们发展自己的想法。我们有很多和以太坊社区的类似的东西,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开放网络中应该有的线路图,这个线路图是开放的,人们的可以为此做出贡献,NEAR生态系统会根据需要来资助项目的发展。你可以想象一家创业公司,这个开放的网络就像一个加速器,从中你可以获得指导,可以与投资者联系,可以了解代币经济学,有很多需要的专家资源。

Q5

S:我觉得目前整个区块链还缺少很多东西,您觉得哪些是最关键的?您会鼓励人们去做哪些?

一龙:我觉得这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喜好,不同的人像从事不同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比如DeFi,在我看来,DeFi本身是基础架构,它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动力,它有稳定币,有保险,有借贷等等,就像金融市场一样。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所有权的经济,您需要NFT。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有搜索引擎,有浏览器。对于基础协议,有审查协议,有身份协议。这些项目通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方式来提供动力。在思考这个生态系统时,我觉得很多东西都会并行发生,我们只是给人提供工具,提出那种想法,然后让人们填写缺失的部分,并不断向前发展。

Q6

S:有人说NEAR的成功与否与ETH2.0是否成功有关,对此你怎么看?

一龙:我觉得很多人认为NEAR仅仅是一个“分片”协议。但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分片”是一种解决方案,就像“去中心化”也只是一种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和ETH2.0的目前有很大的不同。ETH2.0的设计是为了更加去中心化,而对我们来说,用户体验是主要目前,所以我们设计的很多决定都源于如何优化开发者的体验。对于eth2.0来说,他们需要弄清楚如何迁移等问题,这是他们真正关心的。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比如使开发者能够开发面向用户的DAPP等问题,

从我的角度看,ETH2.0更加专注于创建更加去中心化的生态系统,这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没有很为开发者着想,没有考虑开发者是否喜欢,所以我们觉得他们有点倒退。而我们喜欢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建一个没有区块链的开发人员环境,我们已经在系统测试过,它正在进化,开发者也在向前发展,而以太坊有点像在倒退。但是我这么想是因为我们的重点不同,目标也不同。实际上,我觉得ETH2.0可以使用我们已经创建的东西。

Q7

S:您在北京和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您觉得区块链在中国和美国有哪些不同?

一龙:对,我生活了八个月。于我而言,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这里没有特别多的开源开发人员,也缺少开源的想法,甚至只有少数的几家大公司有开源项目。我觉得这确实会影响人们开始一个项目。这里的大多数项目都是非技术人员开始的,这有好处,也有缺点。好处是非技术人员通常对市场考虑的多一些,对如何赚钱及商业模式考虑的更多一些,然后找到技术更高的人来实现。在西方,尤其是区块链领域,项目通常是由技术人员开始的。他们会想我可以构建很棒的新技术,然后再去想商业模式。

这样优缺点很明显。中国的项目大多数不是技术上创新,而是在商业模式和社区建设上进行创新,然后西方可能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但是很多人找不到好的商业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我想构建的东西是这二者的结合,这非常有趣。

S:这可能是因为您对商业模式这些非常了解。但是新的模型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成功的机会也小得多。

一龙:是的,在西方国家也是一样,所以需要给他们一些激励。最终确实需要赚钱,对于开发者而言,风险承受能力很低。

Q8

S:我相信很多人对你说过,阿里巴巴是由非技术人员创立的,但是那里拥有中国最多的技术人员。您来中国八个月了,你是否听说过蚂蚁区块链?你怎么看他们推出的产品?

一龙:是的,我知道他们,还有百度区块链。我觉得他们的生态系统很有趣,他们显然更多的针对企业,他们欢将其视为一种云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区块链,他们也不是一个开放的无需许可的平台。我想它们肯定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不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同意的确需要某种私人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或类似的区块链平台。

我坚持认为开源才是正确的做法。我觉得中国很多开发人员只是在正确的项目上工作,开发者甚至都没有想过,这样做对其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帮助。也没有开发者会发表演讲,以便您了解开发人员。也没有开发者聚会,聚会都是非开发人员。当我问他们开发人员在哪里时,他们会说,“哦,他们回到办公室了”。也没有开发人员工具,没有开发者相关的活动。从开发人员的角度看,技术要服务于业务,阿里巴巴他们的区块链就是从这个角度看待的,他们只是将其作为产品卖给其他人。但我不认为他创造了能够激发新的想法和正确事情的环境。更像是,“嘿,你有供应链,好的,我们有解决方案”,这只是一个商业案例,而不是创建一个之前不了解的新事物,并围绕它构建了完全新的东西。

Q9

S:您能用最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NEAR么?

一龙:NEAR是一个开发者平台,它提供了很多新颖的工具帮助开发者构建开源的应用程序,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无需许可。在此基础上,作为开发人员你还可以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并将价值真正转移到世界各地。不过这只是我们更大愿景的一部分。我们想建立一个开放网络,没有边界,没有围墙,中心化公司能对所有人开放,携手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Q10

S:您对即将离开学校的年轻开发者有什么建议?

一龙:我很早就有了开源的想法。我觉得开源是如何成为真正的优秀软件工程师的开始。你需要和他人合作,需要查看别人代码,从中获得反馈,你真的在与他们互动。这是你向开源迈出的第一步。你知道,没有钱是没有动力的,但是开放的网络是即使是单一的开发人员权利也可以建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资产,您可以与他们合作,每个人努力互相帮助。并且它能够融合金融,有激励合适,您可以创建所有权,可以将所有权授予合作伙伴。所以开源是职业生涯开始的最佳地点,你将最快地学习,建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供所有人使用,

Q11

S:您在DeFi上看到的最大的创新是什么?

一龙:我觉得是流动性挖矿。我觉得流动性挖矿是一种所有权经济,这不是什么新事物,就像雇佣员工时给员工期权一样。但是区块链的独特之处是广泛的发行权,可以激励很多人在做有益于协议的事情,这是一种所有权驱动。很多创新源于人们喜欢,然后参与治理并真正分配资源。

Q12

S: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Web3.0的优势是什么?与Web2.0相比?

一龙:我认为核心是当您将所有权授予用户时,会带来有价值的参与者。它是您能够以更快的方式引导经济。让我们举一个像即时通讯程序的例子。假设我在Web2.0中启动了一个新的即时通讯工具,那里什么都没有,他们会加入么?我们已经有电报,我们已经有微信,已经有了自己喜欢和习惯的东西。实际上,如果您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像现在这样产生所有权还不够,您仍然需要建立一些有用且有价值的东西供人们使用,需要拥有这样的引导机制可以吸引人们加入,并觉得他们拥有这个平台,他们想参与它的增长和创新。Facebook是一家很大的公司,他们没有办法为什么创建人们想做的东西,因为不是什么大事。当我们在Google时,一年不赚一亿美元,即使正确地考虑它也不值得。而在开放的网络里,一切都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以此为基础,并在其中拥有所有权,他们现在可以在此基础上创建企业,促进生态系统发展。尽管这对监管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需要促进这种新型的引导和治理机制。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标签: NEAR Crypto
上一篇:币姥爷:又一金融机构开启交易业务 下一篇:李东荣:金融业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