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bo:区块链-信任的重构及在DeFi领域的应用

万向区块链 阅读 47 2020-12-11 15:55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Hongbo:区块链-信任的重构及在DeFi领域的应用

Hongbo:区块链-信任的重构及在DeFi领域的应用

大家好!我是DeBank联合创始人Hongbo。很荣幸受蜂巢学院邀请,今天我准备了“区块链重构信任”的主题,主要分享区块链的去信任化模式以及在DeFi领域的应用。

在讨论区块链如何重构信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一起对信任有个相对明确的定义。信任本身是非常基础而且重要的社会学概念,但因为信任离我们太近,几乎每个人都会对信任有相对感性的认知,反而导致大家对信任的内在逻辑讨论不够,也没有人真的对信任进行过非常深入的研究,更谈不上理论性质的分析框架。

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也只是基于自己对信任的学习和理解,结合一些区块链知识,然后给出区块链在我的理解里目前所解决的那部分信任问题,最后再根据在DeFi行业里的观察,跟大家同步一下这些信任解决方案目前在DeFi领域的落地情况。

01

何谓信任?

我理解的 “信任是个人在面对越加复杂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依赖对象的未来行为的一种控制倾向。”

然后我自己准备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自我的反思,另外一方面也是我认为大家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对主题的定义是最重要的,如果定义本身经不起推敲,那后面我们要讨论的东西其实也就没有价值,所以今天的分享会先花比较大的力气跟大家把定义讲清楚。

大家可能会问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要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定义信任?

为什么说我们身处越加复杂的环境?

“个人表现出来的一种控制倾向”该怎么理解?

依赖对象指的是?

为什么只需要关注依赖对象的“未来”的行为?

首先是为什么要从这角度去做定义?其实是因为当我们尝试做分析、定义的时候会带有一个原始的假设,假设在于我认为个体(个人)在社会中的大部分行为是为了尝试追求更好的现代化生活。所以我们是基于这个假设,对信任做的定义。

然后就到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我们深处越加复杂的环境?

因为基于我们刚才的假设:人在追求更好的现代化生活,那么人在追求更好的生活的过程中其活动区域会不断扩大,可能你刚出生的时候只需要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再大一点就需要要知道自己家的范围;再大一些则需要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所以人所处的环境是在慢慢扩大的,而同时社会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这就使得我们追求更好的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越来越复杂的环境。

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叫做“表现出来的一种控制倾向”?当我们尝试去理解信任时,很容易陷入一种基于日常经验所归纳出的感性认识里。所以我们要先来尝试区分信任和信任感,当我们被问起最信任谁时,大部分人总是会回答自己的家人。但这里所谓的最“信任”自己的家人,只是在过往经验里你对家人的控制倾向不断被满足时所积累的那种信任感。而我们现在所定义的“信任”说的是在当时那个场景下,你做出具体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对家人的控制倾向。

让我们切换一个场景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当我们遇到工作中的问题需要做选择时,我们会选择去依赖自己的同事,而不是自己最“信任”的家人,因为对家人的这种“信任”,只是在其他场景下所积累起来的一种满足感而已。而同事才是你当下做这个工作相关的选择时,要去信任的人。你当下的这个工作相关的选择依赖同事在未来能帮你把某方面的事情处理掉,这时候你就会表现出一种控制倾向。

所以我们说的信任是个人在面临选择时表现出来的那种控制倾向,指的是当下的选择,而不是过往经验里那种不断被满足的感觉。

第四个问题在于什么是“依赖对象”?其实依赖对象是非常的宽泛,当我们面对复杂环境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依赖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社会当中存在的系统,只要它能帮助你降低环境复杂度即可。比如刚刚说的在工作环境里依赖对象会是你的同事这样一些个体,而在需要交易时大部分人会依赖货币这样一个系统。

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需要控制依赖对象的“未来”行为?是因为当我们身处越来越复杂的环境时,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当下状态是相对确定的。但是其未来状态的可能性是非常多的,可能会出现A的状态,也可能会出现B的状态。当我做出当下的选择时,是对这个选择的未来结果有一个预期。为了这个结果符合预期,就需要环境中的某个组成部分处于某种确定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关注的其实是依赖对象的“未来”行为,而不是当下或者过去的。

02

为什么需要及如何获得信任的能力?

解释清楚了我们对信任的定义,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任的能力?

信任的作用其实在我们做出假设的时候就已经回答了,我们是带着追求更好的现代化生活的假设下的这个定义,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我们简化所处环境的复杂度就是信任最核心的作用。但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多人都体验到过信任这样一个东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这种能力。甚至大部分人谈到关于信任的能力的时候,想到的更多的会是“获取别人信任的能力”,但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信任别人的能力”的重要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随着工作能力的提升和获取到的信任,很多人会升职。但是升到一定职级后就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发现自己再也没法继续升职。这时候花再多的力气去寻求信任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本质上是自己没有能力对当下所负责的事务复杂度进行简化,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已经达到了极限。这时候真正需要提升的反而是自己信任的能力,才能帮助自己降低事务的复杂度,使得自己可以在未来处理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

所以,我认为信任能力有助于简化自身在环境中的主观复杂性,帮助我们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各样的风险,以实现本来所无法完成的目标。

那么怎样获得信任的能力呢?其实目前社会机制里有三种信任的模式可以供我们学习。

第一类模式是对个体的信任,最简单的是基于对个体某一行为的历史事件进行观察,比如发现你的家人昨天帮你做了饭,今天还是帮你做了饭,你会对他未来持续该行为作出假设。这时候你的家人成了你的依赖对象,当你明天在继续睡觉和还是起来做饭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你会选择继续睡觉。这就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基于对家人早起做饭的历史进行观察,利用归纳法得出来的。

但如果是一个从来没观察到过的行为,有办法信任吗?其实对个体所有的历史行为进行观察,可以分析出他这些行为背后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然后基于对他内在逻辑和价值观作假设。这样比前面只基于某一具体行为的观察会来得更加坚实,因为人的内在行为逻辑和价值观会更具持续性,但是行为模式相对来说更容易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当然价值观本身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进一步也可以对别人价值观变化背后的原因做出假设,以此来做出判断和产生信任。总之,抛开判断的准确性不谈,挖得越深信任的基础就会越扎实,能够帮你降低的复杂度也会越多。

这种对个体的信任,其信任成本比较高,依赖于对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价值观、逻辑等假设之上,很难规模化。所以你所能建立的这种个体的信任是非常有限的。同时整体的准确性并不高,每一个个体变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行为模式可能有变化,价值观也可能有变化。但因为对个体的信任整体影响依然是有限的,从社会角度来看影响并不会那么大。

下一类模式是对社会系统的信任。比如宗教就是这样一个系统,现代人有时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神佛,其实是因为宗教系统在科学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迎合了人类控制环境复杂度的需求。当原始人类面对在当时看来神秘莫测的大自然现象时,尝试着通过祈祷、祭祀等宗教活动对大自然的未来行为进行控制。并尝试在宗教活动与大自然的未来行为之间建立一种假设,这便是对宗教这种系统的信任。

再比如现代人对法律系统的信任,基于对法律系统能够有效执行的假设,我们可以相信他人侵害自己的利益会得到惩罚。类似的还包括对法币系统的信任,基于对政府有能力维持法币价值的假设,使得我们可以以法币作为价值存储工具。这些系统都可以帮助你降低环境的复杂度,都是你可以尝试依赖的对象。只不过因为各自假设成立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系统都那么的值得信任。

这种对社会系统的信任更有趣和重要的地方在于,当我相信别人也相信这套系统时,我可以对他人的信任进行信任。简单的来说,如果只是基于我对法律系统的信任,我只能相信你侵害我利益后会得到惩罚,这时候我依然没法确定你是否会侵害我的利益。但是如果我发现你是一个信任法律系统的人,我就可以对你的信任产生信任,从而默认你不会对我的利益进行侵害。同样的,如果只有我对法币有信任,那我只能自己拿来做价值存储,但如果我信任别人对法币系统的信任,那么理论上我就可以接受法币来进行价值交换,而不用担心它未来的购买力。即使宗教这种现在看来不值得信任的系统,也具有这种传递信任的作用。所以,这类系统往往具有极大的网络效应。

这种基于他人信任的信任的网络效应正是这类社会系统的厉害之处,他所带来的社会信任,其成本比个体信任低非常多。但同时这种网络效应也会使得一个社会或组织中的这种系统都是具有垄断地位的,一旦出问题就会对整个社会或组织造成非常大的冲击。

而最后一类要介绍的信任模式则是对科学的信任。每一个学科都基于一些基础的假设开始进行演绎推理,然后在不断被推翻假设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当我们信任一个科学原理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信任这样一系列的基础假设和前人的演绎推理。而其他人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继续进行演绎推理得出新的科学原理。最终,科学可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基础的假设也在不断的推翻中变得越来越坚实。可以说人类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绝大部分的发展是来自于人类对科学的信任。对科学的信任依赖于你对某学科系统的学习和思考,所以成本很高。但一旦建立以后,除非基础假设发生改变,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所以,虽然科学的信任成本很高,但却是我们最可以依赖的对象,物有所值。可惜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科学能够解释的部分依然有限,所以不可避免的依然需要在科学无法覆盖的场景下信任其他个人或者系统。

03

区块链构筑的去信任模式

把信任本身讲清楚了,其实接下来把对信任的理解套到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上就很简单了。我们继续讲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到底提供了怎样的信任模式?

我们先从区块链的信任开始讲起,比特币基于一个诚实节点所拥有的算力占多数的假设,借助博弈理论和密码学,提供了一个链上交易记录无法篡改的虚拟货币。只要你认为那个最基础的假设成立,并且你手里的私钥不丢,就可以依赖这个网络实现数字资产的确权和自由转移,这就是比特币这样一个区块链网络所提供的能力。

而更有趣的是以太坊,以太坊依然是一个与比特币一样基于 PoW共识的区块链网络,具备链上交易记录无法篡改的信任基础。但同时在链上提供了一个可以执行智能合约的虚拟机,可以基于智能合约给出的承诺进行履约。而且这种履约是具备原子性的,可以保证整个智能合约的执行要么一起成功,要么一起失败。

有趣的事情出现了,你可以写一个智能合约A,与你依赖的智能合约B进行交互,并在A合约内对B合约未来的履约结果做出控制,如果不达到你的要求,则整个交易一起失败。人类的信任只是一种对依赖对象未来行为的控制“倾向”,但是这里A合约对依赖对象B合约的未来行为直接做出了控制,也就是说合约之间是一种全新的去信任模式!

结合区块链本身提供对数字资产的确权和转移的能力,智能合约之间具备了对履约条件或内容为数字资产确权和转移的去信任模式。这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信任可编程”,在这种去信任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编写智能合约,替换掉原来所需要的信任!

04

区块链去信任模式在DeFi中的应用

接下来再分享一下最近一年来看到的去信任模式在DeFi领域中的一些应用。主要讲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今年有一个项目他依赖的对象其实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他要做的事情和竞争对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他第一步先基于竞争对手的智能合约开发了一套激励模型,激励用户把自己的数字资产放到对手的产品中,但同时需要把对手给用户确权用的通证存到自己的合约中。

第二步他复制并部署了一份对手的合约到自己掌控的一个地址下,因为之前已经通过激励拿到了大量竞争对手发给用户的确权通证,所以用这些确权的通证赎回用户的原始资产,并转移到了自己的合约里完成了迁移。该智能合约的作者,利用这种可编程的信任在两周不到的时间内,为自己的平台吸引到了十几亿美金的资产。

依赖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合约之上构建一套自己的系统,最后实现了完整的迁移,这是今年DeFi世界里把智能合约间的这种去信任机制利用到极致的典范之一。

第二个例子更有意思,有一个项目的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在他的平台上无抵押地转移走任意多的资产,但如果在这笔交易的最后用户没有把资产还给平台,整个交易就会一起失败。

这个项目让我们认识到了智能合约的这种去信任模式其实是双向的,不仅仅是可以是帮助项目方获得用户的信任。同时也可以帮助项目方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对用户的信任,只要用户不按照约定履行他的义务,项目方这边也可以取消交易。

所以,从最早的对个体的信任、对系统的信任到后来对科学的信任,人类社会得以快速发展至今。但我认为智能合约将构建一个以数字资产确权和转移为履约条件或内容的去信任化世界。

这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的时间。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Filecoin如何助力区块链行业跳出“内卷化”现象 下一篇:辛辛那提大学李杰等:工业人工智能及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