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生态建设之难
越来越多交易所将生态视为核心战略之一,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在其中。不过,许多交易所认为做生态就是要成立投资基金、做钱包、做矿池等衍生业务,业务覆盖越广生态越强大,但这些观点实际上是对生态体系的严重误解。
链捕手(iqklbs)认为,如果只是一味注重生态扩张,而不注重各生态业务是否具有内在联系而强行编造联系,或者没能吃透目标业务逻辑、运营孱弱,亦或者不注重将这些具有关联性的业务采用适当手段糅合成一体,这个生态体系就只是有名无实,其作用与影响也会大为衰减。
01
什么是生态?
生态,是多数加密货币交易所们如今最喜欢念叨的词语,也是各交易所们的竞争焦点。那么,交易所的生态究竟是指什么?为什么大家都一拥而上建设生态?
经考证,生态一词原本专用于自然界,。而随着社会演进与跨学科研究的兴起,生态一词已经被运用到许多社会领域,其中包括经济领域。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单打独斗抗衡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
在生态构建方面,阿里生态是传统互联网行业最为典型也最为成功的案例。阿里以B2B电商业务起家,逐步横向拓展到C2C电商、B2C电商、海外电商等领域,纵向拓展至支付、物流等行业,造就出蚂蚁金服、菜鸟网络、天猫等众多知名品牌。通过这些衍生业务的展开,阿里大大巩固了自身交易业务的壁垒与竞争力,同时扩大获客与营收渠道 ,最终助力阿里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企业。
而在加密货币交易所行业,「生态」一词是从18年逐渐走红。当时,交易所行业历经17年底的大牛市,涌现出多家资金实力充裕、影响力广的交易所,继而通过投资以及自建等方式涉足公链 、钱包、媒体、矿池等市场,试图建立加密货币领域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如今,火币、币安、Coinbase等交易所继续向生态扩张的道路迈进,以获取更多用户与增加用户黏性,这在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的交易所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
实际上,我们需要知道「生态」更完整的称呼应该是「生态系统」或者「生态体系」,。
如果只是一味注重生态扩张,而不注重各生态业务是否具有内在联系而强行编造联系,或者没能吃透目标业务逻辑、运营孱弱,亦或者不注重将这些具有关联性的业务采用适当手段糅合成一体,这个生态体系就只是有名无实,其作用与影响也会大为衰减。
「交易所生态本质是以交易业务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业务矩阵,理论上来说业务之间应该相互赋能,或者至少可以为核心交易业务输送流量、提升竞争力。」DFund管理合伙人杨林苑表示。
02
交易所的实践
从正面案例来看,海外的Coinbase是一个很不错的案例。该交易所成立于2012年,并在17年初获得纽约州BitLicense执照,逐渐成为美国最主流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在这个过程中,,并将具有这些需求的投资者聚集在Coinbase生态。
国内背景的火币、币安也是类似的大而全的生态策略,覆盖了公链在内的多数加密货币行业赛道,并且在投资方面更加激进,但这也为不同生态业务的融合与协作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亦处于很早期的阶段。
而除老牌交易所外,新兴交易所也会有自己的生态体系打法。Rfinex方面就告诉链捕手,该交易所控股集团尤其注重矿场布局,目前已经在全球多地拥有超过30万台比特币矿机,可以为交易所业务带来牢固支撑,其中1000P的算力所得收益还会用于平台币Rcoin在二级市场的托底。
与此同时,Rfinex基于这些庞大的比特币矿机规模衍生出矿池、云算力、矿机托管等业务,这些业务在加密货币中具有永恒的吸引力,EOS等更多主流币种的挖矿业务亦在布局中,Rfinex将挖矿所得币种账户与交易所账户打通后,就可以为交易所带来相当可观的流量。
。交易所想进入这些领域并不难,但如何真正做好生态业务并赋能主营业务是个大难题。「。」FT生态负责人Carrie Yang表示。
其实从底层逻辑来看,交易所做生态的目标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不过,前两类的划分并非绝对的,特别是加密货币行业处于早期阶段的当下,所有交易所对生态的拓展都会考虑到如何与交易业务产生更多协同,并着重往交易方向导流。
在这个层面,所有生态拓展动作的核心逻辑就是要吸引增量用户与资金、盘活既有用户与资金。「。」银币网负责人Jack表示。
在用户端,由于加密货币的投资者大多具有明显的利益导向,往往会在许多不同的交易所进行交易,交易所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机制与计划将用户利益与交易所利益绑定,在激励用户做贡献的同时增加用户的信任度与利益关系。
例如Rfinex近期推出生态社区节点计划,邀请具有一定资源、持有3万枚平台币以上的社区用户帮助其拓展地区业务与社群业务,同时会给予他们云算力折扣、收入分红、项目跟投等众多福利。
。币安、Rfinex等交易所将平台币进化为公链币,推出各类理财产品,开发去中心化交易所等等,都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进行的。其中,最核心的任务当属找到更多优质资产。
交易所行业优质资产的稀缺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如今IEO红利亦已经大幅消退,因而交易所通过生态拓展能够优先推动优质资产登陆自家交易所,进而吸引用户。
例如,火币在其矿机业务逐渐壮大后就单独发行HPT,这种独家资产的流量效应会更加明显,此后火币亦为其区块链社交产品火信发行了HCT,不过至今还未登陆火币。Rfinex则试图在项目孵化方面加大投入,为一些潜力型项目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如孵化成功项目就会优先登陆Rfinex,进而实现资产端的相对优势。
03
同质化仍然严重
不过,交易所们的生态拓展最终能否取得预期目标,还得取决于团队执行力以及拓展路径与项目定位是否契合。
,在公链、钱包、理财、矿池等领域一拥而上,其中先发者还能获得较多关注与流量,例如币安推出公链与IEO就带来巨大的正面效果,但稍后涌入的玩家很难在市场产生声量并吸引新用户,更多程度上只是巩固既有用户的粘度与信任。
「,这几个月越来越多的新兴交易所在玩社群拉人头,平台币锁仓Staking,各领风骚几个月,很少有创新,你很难判断这样下去哪家能杀出重围,创业和投资都是相对长期的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穿越周期捕捉一些结构性的大机会,剩者为王。」Carrie Yang表示。
在创新稀缺的情况下,市场就会交易所的生态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挑战,其生态竞争的焦点仍将聚焦在推出生态业务的速度与质量,并只有真正能长期运营下去、业务协作顺畅的交易所生态才能较好实现其战略意图。
就拿Rfinex来说,这家交易所希望从核心交易所与矿池业务出发,继而基于既有流量等各种资源逐步渗透到稳定币、公链、支付、电商等场景。「。」Rfinex方面表示,「我们近期的生态重点是支付平台,并已经与一家著名海外支付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再看,币安的生态战略也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围绕着交易层面进行了大量布局,例如其公链专为交易场景开发,在海外建设多家合规法币交易所,近期又收购衍生品交易所JEX,不过成效还需要更多时间的检验。
其实从长远来看,加密货币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生态建设看起来的确是件无比诱人的事情,多数交易所都为此付出了大量资源投入,但同时也将生态这个词变为烂大街的词语,长期以往大量投资者们势必会逐渐失去对生态的追捧与信奉。最终,交易所们还是要拿成绩与结果说话。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