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狄刚:理性务实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网 阅读 28980 2020-10-29 09:13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7日讯(记者 马常艳)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打造区块链新引擎助力产业新升级论坛暨《读懂区块链》新书发布会上表示,区块链是数字金融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既不要神化,也不要泛化,不能“为区块链而区块链”,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区块链,也不是所有数据都需要上链,要理性务实看待和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

狄刚在题为“数字金融技术的发展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区块链是要解决多个主体的相互不信任问题,同时要打破中心概念,强调对等性互联。“开放、生态、合作是区块链可信的必由之路,区块链将来的出路一定是开放,一定是向着生态发展,一定要走向合作,不能搞孤岛。”

区块链是当前数字金融领域探索的热技术,狄刚认为,要读懂区块链和数字金融技术体系的关系。要正确评估区块链的技术本质,取其精华,回避短板。由于区块链内生性的技术缺陷,是否能够得到大规模应用还有待观察。区块链的实现需要多种技术的突破,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推动其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狄刚谈到了“区块链+产业”下的实际场景痛点。他以贸易融资为例指出:业务层面,存在无因性融资问题、多头重复融资问题、资金流向监控问题;技术层面,存在重复建设,缺少网络效应,系统割裂,缺少协同效应,外部数据接入困难;规范层面,存在缺乏监管指导、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狄刚认为,业界应该积极发挥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改良作用,寻找契合其技术特点,并且明显优于传统技术的实体经济适用领域,让区块链技术真正解决行业痛点。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提供政策软性基础设施的支撑,实现系统层面的总体正收益。

狄刚还指出,要读懂未来的量子计算挑战,展开创新应用,研究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技术与区块链、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结合,同时,注意区块链量子安全,加快抗量子计算密码算法、密码协议、应用方案设计和芯片化实现技术研发,积极应对量子计算对密码的挑战,确保量子时代区块链和金融科技安全。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拥有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专利87项。2018年9月4日,基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在深圳试点上线运行。截至2020截至2020年10月中旬,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累计注册银行50家,累计交易金额2056亿元。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http://www.ce.cn/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银行拥抱比特币交易 是大势所趋 还是逆势而行? 下一篇:流动性挖矿凉了 DeFi才刚开始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