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遭批判 | 蚂蚁金服和巴塞尔协定的深度剖析
近日,中国金融圈刷屏了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的发言,马老师在长达21分钟的发言中完全不留情面、火花四溅的言论掀起了巨浪,不仅让新金融与旧金融、创新和风险的讨论成为周末最大的热点,也招来许多人的抨击。
对于马云所谓“巴塞尔协议比较象一个老年人俱乐部”的言论,金融业直言显示了他的无知,马云可能连巴塞尔协议具体内容都不知道。
批判
巴塞尔协议是什么,金融行业的朋友都清楚。
从70年代初发达国家间的一个银行业协调监管机构,到如今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制定者,一直得到了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支持和尊重,中国亦不例外,2009年中国加入巴塞尔委员会。
当年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加入巴塞尔委员会是我国银行监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巴塞尔协议很重要,它以往监管的主要对象是银行。
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III提出对银行体系外的“影子银行”一并纳入监管,这块主要是在银行之外从事金融放贷或类放贷融资活动的实体,信托、消费金融公司、支付公司、以及从事放贷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都属于这一范畴。
| 为什么反对巴塞尔协议?
按照巴塞尔协议,蚂蚁集团的支付、理财和放贷业务都要接受严格监管。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什么?银行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银行不能以金融创新的名义无限扩大表外业务,但影子银行可以。
假如“影子银行”以10亿的资本金运作一个次级贷款池,通过反复加杠杆,最终放大到上千亿规模,杠杆率能达到数百倍。 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上众多互联网金融放贷机构,如果按银行业标准要求,足额计提风险准备金,有多少家风险会爆表?
金融科技公司天然地希望无限扩张贷款规模,且不承担后果,但监管是要考虑全局风险的,其法定职责之一就是要抑制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向金融体系内渗透、蔓延。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监管恪守职责是正确的。
而目前有人辩称,助贷机构无须承担信用风险。但是,信贷业务都是有风险的,次贷业务风险更高,即使你掌控了14亿中国人7×24小时吃喝拉撒的全部数据,你放贷照样有风险,也会产生大量不良,助贷机构不承担风险,谁来承担?提供资金的银行承担的话,银行的资金来自哪里?那是存款人的资金,那正是监管要关心的问题。
你不能说存款人将储蓄存到银行,拿2%-3%的低利息,银行转手将钱借给拼命加杠杆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放出去15%-24%的高息贷款,然后存款人还要承担坏账爆发的后果! 谁是其中最大的套利者?答案很清楚。
如果银行无须计提风险准备金,无须执行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可以将放贷利率提升至法定利率上限,那金融科技公司的所谓大数据优势立刻会化为乌有。如果单纯依靠利息覆盖风险的大数法则,互联网放贷机构能做的,银行也能做。
说句难听的,在没有经历过一次经济衰退周期之前,谁都可以吹嘘自己的大数据风控超过银行。
可是中国银行是1912年成立的,迄今108年;花旗银行是1812年成立的,美国银行是1784年成立的,即便招商银行也是1987年成立的,也有33年了。中国所有放贷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没有超过10年的从业史,低风险的宣传从何而来?
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打算今朝有酒今朝醉,干个10年8年赚完一波红利就跑,但银行业不能说跑就跑。
碰撞
马云在外滩的外言引发了各种争议批判,有人嘲笑他金融“外行”,只会吹嘘,也有人佩服他的勇气,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
与其深究马云这番研究的对错,不如细细品味他究竟在说什么,又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马云在外滩的发言总结起来就是这几句话:
1、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中国缺少健康金融系统,旱的旱死,涝的捞死,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2、我们现在管的能力很强,监的能力不够。监管到后来,变成了自己没有风险,自己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风险,整个经济不发展的风险。
3、不能因为P2P把整个互联网金融都否定。P2P根本不是互联网金融,而是一批打着互联网金融幌子,犯金融公司的错误。。
4、金融的本质是信用,必须改掉金融的当铺思想。没有抵押、担保这些创新,就没有今天的金融机构,但是靠资产和抵押的体制会走两个极端,要么是资产全押了出去,压力巨大;要么肆无忌惮贷款,不断加杠杆,负债搞的很大。
5、世界期待一个真正为未来而思考的全新的金融体系。未来的金融体系,要从帮助20%的人,到帮助80%的小企业和年轻人;要从过去的人找钱、企业找钱,做到钱找人、钱找企业,钱找好企业。评价这个体系的唯一标准是普惠,绿色,可持续,背后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起决定性作用。
新金融是未来的方向,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它一定会起来;不管我们做不做,一定会有人去做。改革是要牺牲的,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这一代人做这个改革,结果可能是下一代才能看到,我们可能就是负重前行的一人,但是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也是给我们的责任。
这场火花四溅的言论归根到底是马云对新金融的呐喊,批判旧金融的言论或许过于刺激,严厉,但也给整个金融圈带来了深思。
对于金融圈的从业者来说,或许可以站在更专业的角度思考去分析他的这一番话,找到一些利益关系的结论。但是对于平凡人,只会与之热情,期待一个进步的新金融体系诞生。
在声势浩大的议论海洋里,我捕捉到了这样一句评论
打工人打工魂,时代更新改革,有我们每一个打工人的脚印。悲哀的是时代进步有打工人的脚印,也注定打工人将承受巨头创新失败的代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