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张晓玫:解析区块链未来发展三大趋势

巴比特 阅读 56601 2020-10-22 11:1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作为互联网一项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区块链未来会怎样?将对网络乃至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晓玫从产业、金融和法律三个方面对《链新》展望了区块链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中心化企业将被区块链的飞速发展所颠覆。企业若能乘上区块链这列快车,必然将取得极大突破,但如果固步自封,则必将被时代淘汰。

区块链目前已有的应用虽然数量多但范围不广、深度不够,还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但分布式金融是区块链行业的最大亮点,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所在。

区块链所具有的匿名性,带来了难以确定法律责任主体的问题,进而易被用于恐怖融资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而且令投资者保护更加困难。但可以建立“法链”,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对区块链行业进行规制,利用区块链的跨时空连接、全网记录和自信任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区块链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数据库,可以通过全网的分布记账、自由公证,打造一个共识数据库,数据生态的核心是数据,数据与数据库之间本身就是完美匹配的存在。”张晓玫向《链新》表示。

张晓玫认为,资产上链、版权上链等操作最终都将转化为数据,并且区块链技术本身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永久可追溯等特性也可以保证上链后数据的安全性,不难看出区块链能够更好地实现安全可溯源的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

“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存在多个公链和侧链,各个公链之间的底层技术实现差异巨大,仍然存在交易困难而产生‘数据孤岛’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区块链的运用空间。”

张晓玫说,数据孤岛问题其实是大数据产业发展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以保护商业机密等为由,拒绝交易自有数据;而政府部门则因安全、利益、技术能力等权衡考量也不愿共享。而已经开放的数据信息也因格式标准不同无法进行关联融合。以上种种共同导致了数据孤岛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跨链技术就产生了,跨链实际上是一种机制。”张晓玫认为,跨链本质上是一套链和链之间的清算机制,而清算的本质是精确记账,它能够解决两个或多个不同链上的资产以及功能状态不能互相传递、转移、交换的问题,保证不同链上的数字资产能够安全地从一条链转移到其他链,又可以从其他区块链安全地返回主链。这也意味着,跨链技术能够增加区块链的可拓展性,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公链/侧链之间交易困难产生的“数据孤岛”问题。

张晓玫表示,跨链技术是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能让价值跨过链和链之间的障碍,进行直接的流通。

“本质上,区块链的宗旨就是去中心化。由于去中心化无论是在保证数据完整性还是安全性上都有其独特优势,所以已经是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张晓玫认为,传统的中心化企业将被区块链的飞速发展所颠覆,现在为人熟知的互联网巨头作为中心化的企业,也会受到区块链发技术展带来的冲击。但是,互联网公司对信息技术的改革在感知上会更加敏锐,能够更及时地作出反应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大力开发区块链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区块链的发展带给企业的影响就像硬币的两面,冲击的同时意味着机遇,企业若能乘上区块链这列快车,必然将取得极大突破,但如果固步自封,则必将被时代淘汰。”

分布式金融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张晓玫认为,分布式金融是区块链行业的最大亮点,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所在。“但总体来看,目前已有的应用虽然数量多但范围不广、深度不够,还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具体来说,技术方面,性能、扩展性、跨平台合作、安全隐私问题依旧比较突出;业务方面,转换成本较大,需要长久行业积累;监管方面,需要不断沟通推进。”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目前互联网还是基本建立在HTTP协议上,缺陷开始逐渐显露,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心化互联网络限制了WEB的成长。在现有的HTTP协议下,所有数据都保存在互联网巨头的服务器上,呈现出高度中心化的特征。

“互联网巨头不但对我们的数据有绝对的控制权和解释权,各种各样的监管、封锁、监控,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和发展。”

张晓玫说,分布式的IPFS可以克服这些WEB的缺点。IPFS是一个分布式的WEB,在IPFS网络中的节点将构成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让互联网速度更快,更加安全,并且更加开放。“IPFS很可能成为互联网去中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张晓玫认为,IPFS背后的逻辑是分布式存储。随着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企业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而分布式储存易于扩展和管理,成本低、可快速集成,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组织可以掌握这些数据,能实现数据的自由交易,经济、高效、安全。

“IPFS是有潜力实现信息自由的,但还有赖于后期技术继续发展成熟。”张晓玫表示,分布式存储目前并非十全十美,受限于硬件水平的发展,依旧存在隐患。分布式存储因为其有大量数据,一般情况下都是靠“副本”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每块盘记录的数据内容都不一样,当某一块盘出现问题,都需要从其他不同盘内的数据块中进行快速数据重构。而每个用户的数据是由很多个副本均匀地分布在存储资源池内的所有主机上。“可以认为,任意一台服务器会存储着所有用户数据的某些数据副本,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会影响所有用户。”

从监管角度看,虽然目前中国的立法、司法体系对数字资产的界定有了一定实践,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各方对标准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技术应用本身尚未完全成熟与稳定,但不能因此影响对其财产属性的承认与保护。我们应从现有的法律体系出发,再结合立法技术逐步提高,树立数字资产的多维度保护理念,以切实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区块链技术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型发展。”

“法链”是未来监管的发展趋势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使得一些型机构或企业能够开发独立的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无法动摇央行数字货币的地位,央行数字货币也很难完全取代加密货币。”张晓玫表示。

中国央行目前明确将数字货币作为当前货币体系M0的替代,与普通货币一样,依然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有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因而货币的流通性和稳定性都有切实保障。“央行明确表态,将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方便监管,这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完全不同。”

面对数字货币这一崭新的金融科技现象,世界各国监管者都面临着监管战略和路径选择的问题。这对立法者和监管者自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张晓玫认为,加密数字货币在全球的流动会对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包括对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参与引致的风险暴露、金融监管机构作为不当或不作为的负面影响、加密数字货币在支付和本币结算中应用带来的操作风险、数字资产市值极具变动性带来的财富效应风险可能被放大。

区块链的“非中心化”也加剧了监管的难度。在国际范围内,区块链所带来的金融领域的挑战是全球化资产流动与单一的主权国家各自监管之间的矛盾。“常规的证券交易及股票都必须在特定机构交易,是中心化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则可以突破此种中心化机构既有障碍。然而,不同国家的法律监管不同,因此加密数字货币在全球的流动和交易将面临巨大挑战。”

另外,加密数字货币为打击犯罪带来了新的挑战。区块链所具有的匿名性,带来了难以确定法律责任主体的问题,进而易于被用于恐怖融资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投资者保护更加困难。”张晓玫介绍,由于比特币在诞生之后价格从最初的近乎0增加到最高的2万美元,上涨幅度惊人,引发了普罗大众对几乎所有加密数字货币的追捧,诸多没有任何价值的“空气币”大行其道,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张晓玫表示,区块链与监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链治链”,也就是建立起“法链”,借助区块链技术来对区块链行业进行规制。

张晓玫认为,区块链的跨时空连接、全网记录和自信任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监管效率,把监管放到创新链上,实时在线,动态更新,提高监管的透明化和安全性,避免“信息暗箱”和“摆钟式”监管。“可以预见这种‘区块链+监管’,即‘法链’是未来监管的新方向。”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https://www.8btc.com/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链兴资本张明镜:下半年可能有一波VC投资区块链的机会 下一篇:高位盘整趋势向上,机构对比特币需求增加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