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AR如何将区块链做到人人可用?

NEAR中文社区 阅读 66 2020-6-23 13:26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NEAR如何将区块链做到人人可用?

6月18日晚8点,NEAR联合创始人一龙在Wetez社区进行了一场长达60分钟的AMA直播活动,并在多个社群转播,观看人数迅速突破千人。

本次AMA主题为“NEAR如何将区块链做到人人可用”,主讲人向大家分享了NEAR的解决方案和奋斗目标,以及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之处,为大家更清楚地了解NEAR提供了详细参考。

主讲人一龙本名Illia,现为NEAR的联合创始人,在创办NEAR之前,在机器学习领域有着多年的开发经验,曾为谷歌人工智能项目TensorFlow主要的代码贡献者。Illia曾在大学时期参加了ACM-ICPC编程竞赛,并入围全球决赛。主持人为Sara,现为Wetez市场运营负责人。以下为直播实录:

直播实录

Sara:NEAR解决了什么问题,未来有什么目标?

一龙:NEAR 是开放性网络 (OpenWeb) 的基础架构, 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存储和计算平台。和绝大部分现有区块链平台不同的是,NEAR力求把生涩难懂的区块链做到平易近人。依靠社区的力量带动创新,进而使全球用户受益是NEAR的使命和愿景。

NEAR提供了安全可靠的DApp构建和部署的平台,用户可以此管理高价值资产,比如身份和货币等等。NEAR的性能足以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借助NEAR,人人都可获得进入开放金融和开放网络世界的门票,并享受相关的服务。凭借独特的账户模型,NEAR为开发者提供了搭建安全应用的友好环境。而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此类app的操作十分简单,和我们日常使用微信等现有互联网App基本没有太大差别。

从技术的角度看,NEAR Protocol使用了一种被称为“Doomslug”的共识方法,因此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以PoS为共识机制的公链。该公链使用了独家研发的分片技术——“夜影”(Nightshade),可以将网络分割成多个分片,平行计算并运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网络的吞吐能力迅速上升。而随着用量和节点的增加,网络的可拓展性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因此从理论的角度上看,NEAR的拓展能力是没有上限的。

Sara:目前有很多区块链项目均采用了分片技术, 和其他项目相比,NEAR的分片方法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和创新之处呢?

一龙:执行分片技术的方法有很多种,最普遍的做法是运行多个平行链,比如波卡。不过这种方法在安全、活跃度和跨链沟通等方便存在诸多问题。NEAR独辟蹊径,采用了将区块分片的方法。每个生成的区块都会包含多个“信息分段”,每个信息分段都会由不同的子集节点处理。这可以从共识层面上确保每个分片中交易的数据可用性,降低任何来自分片层面的攻击风险。

与此同时,NEAR的分片技术只需要一个区块就可以达到跨分片通信的能力,区块内部的分片之间可以无障碍沟通,开发者也因此不需要理解分片这种底层的技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会为分片的数量设限,该数量会随着需要不断变化,网络也可借此维持较低的交易费用。事实上,这种方法比同时运行多个链要更简单。网络中的每个参与者只需要追踪一条链,根据他们需要的安全程度来验证链上信息的正确性。我们在设计之初就秉持删繁就简的工作理念,因为只有足够简单,用户才能无障碍地和软件互动。

Sara:NEAR团队的部分成员有人工智能领域的背景,为什么你们会选择区块链行业,而不是继续在原有的领域深耕呢?

一龙:在创办NEAR Protocol之前,一龙和Alex都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创业公司就职。熟悉这个行业的人可能知道,机器学习的短板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训练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一起建立了一家众包协作平台,招募全球各地的工程师并为他们安排各种各样的任务。但是我们在支付他们酬劳的问题上遇到很多麻烦。与此同时,他们想创建一个开放的数据集,吸引其他合作伙伴共同为这家平台服务。因此他们便想到了区块链技术,认为该技术或可解决我们的问题。

当时是2018年5月,区块链行业刚刚过了火爆的顶点,区块链相关的工具及基础设施却都十分简陋。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并且发展的方向和我们面临的问题也不是很匹配。扩容仅仅是问题之一,除此之外,整个行业还面临对用户和开发者不友好、节点和开发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Alex、一龙还有一些早期的团队成员一起头脑风暴,最终才想到基础设施领域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入场机会,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我们的经验和对基础设施的想法付诸实践。从这时起,我们的团队规模开始有所扩张,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大家可以使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官网,这里有我们团队的简介:

https://near.org/zh/team/

人工智能领域目前采用的方法非常的的中心化,大公司收集用户的所有数据,用户对自身的数据没有所有权,已经能看出这种策略终将被淘汰。随着人们隐私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在已经有一些关于去中心化、能保护隐私的机器学习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工作。然而目前去中心化的网络还不能替代中心化的手段 - 只有在底层技术更加成熟,被更多人采用时,去中心化的机器学习和网络才能变为主流。区块链以及与此相关的加密经济学有望弥补AI领域的这一短板,催生出一批解决此类问题的工具。不过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区块链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而这一工作也是我们需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Sara:NEAR的经济模模型是怎样的?NEAR团队在设计该经济模型的时候考虑了哪些因素?

一龙:NEAR的经济模型旨在从激励的角度出发,利用可以预测的开发者和用户的Gas费用保护去中心化的分片网络,同时保证系统内部的通证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更好的捕获价值。和比特币以太坊等网络相比,NEAR最核心的差异在于性能没有上限。NEAR的网络会随着用量动态的提高处理能力,很少会发生拥堵,这也意味着NEAR的交易费基本会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以太坊和比特币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采用了支付费用给区块链生产者的机制,二者的存储资源的价格可能会发生错位。

NEAR的经济模型会持续激励验证节点保护区块链的状态并处理交易。为了达到这一点,NEAR设置了固定的安全费用,并将其在每个周期(epoch)分配给验证节点们。按年计算的话,该笔费用为NEAR通证总量的4.5%。(如果通证总数的50%被质押,节点会得到9%的收益)另外,通证总量的0.5%会分配给基金会,以便为协议开发和社区发展提供持续支持。用来为交易划定优先级的交易费大部分会被销毁,其中的30%会分配给合约,开发者可以在这些合约上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型。

Gas费会根据区块的存储情况进行调整(类似EIP-1559),确保开发者和用户在发送交易之前清楚了解Gas费会是什么水平。NEAR账户需要保证最低的余额以承担存储成本。比如,一个简单地用户账户只需要1枚通证的一小部分,但是类似USDT这样的合约需要有至少1万枚NEAR通证。

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NEAR协议的经济模型详解

Sara:很多区块链项目采用ICO的方式来募集资金,NEAR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方式,采用股权融资,并且获得了很多行业顶级投资机构比如a16z,IDEO, Coinbase风投,百度风投等基金的支持。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下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股权融资的方式而不是ICO呢?团队下一步对Token的计划是什么?

一龙:NEAR募集资金的时候,整个行业正处于寒冬阶段,ICO基本没可能。NEAR的早期支持者们均是一些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币圈达人和基金,如Naval Ravikant, Balaji Srinivasan, Metastable, Pantera, Multicoin,Electric, Baidu Ventures,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等等。NEAR之所以选择与他们合作,是因为他们都是长期的投资者,并且为NEAR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手中的通证会有数年的锁定期,而且未来他们还会通过验证和委托质押的方式帮助NEAR运营网络。随着主网上线,未来通证派发活动会越来越对社群用户开放。

Sara:NEAR已经在2020年4月22号正式启动创世区块,迈出了主网的第一步。在NEAR主网初期,开发者、验证节点和普通用户如何参与到网络中呢?相应的门槛是什么呢?

一龙:主网发布会经历三个阶段,4月22日开启的是第一阶段,也被成为“POA阶段。”POA阶段中,节点由NEAR基金会运营。即将到来的第二阶段被称为“主网受限阶段,”届时节点的运营工作会交给第三方验证节点负责。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为“开放主网阶段,”具体开启时间将由验证节点投票决定,情况与Cosmos类似。

在前两个阶段中,账户间转账是受到限制的,不过开发者仍然可以在主网部署自己的app,交易的状态会得到保存。普通用户可以使用这些app,但因为转账受限可能会遇到些许不便。进入最终阶段后,账户间转账不受任何限制,用户在使用app时也会方便很多。验证节点可以通过Stake Wars权球大战参与测试网并获得奖励,获奖者将有机会在主网第二阶段获得更多的委托。NEAR的验证委托机制比较特殊,由于采用了智能合约,验证节点在提供奖励的时候会比给其他公链做节点获得更多的灵活性,也能和defi更好的结合。

主网进入第三阶段后,一开始会有100个验证者席位,因此需要质押流通的通证总量的1%。当随着链上用量增加、网络逐渐扩张,分片功能也会随之开启,验证节点的席位数量也会增加,而所需质押的通证数量也会随之下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将通证委托给验证节点的方式参与。因为委托对网络安全是有利的,所以用户可以在通证锁定阶段和转账功能激活之前就参与到委托质押之中。

具体可参考这篇文章:“权球大战”大幕揭开

Sara:NEAR最近开启了激励测试网的新阶段StakeWar2.0, 这次活动主要是测试什么呢?

一龙:我们开展权球大战的目的是为了测试网络的健壮性以及针对验证节点对运营主网的事务进行培训。此类活动包含很多项挑战,验证节点可以借此了解NEAR在验证架构方面的整体情况,以及授权秘钥、质押池合约,以及节点运营方面的知识。在整个活动期间,通过各项挑战的验证者都有机会赢取主网的NEAR通证。当验证节点证明其基础设施已准备就绪,并可迁移至TestNet,并接受模拟的安全更新及修复补丁方面的挑战。当他们通过测试之后,NEAR会邀请他们转移至主网,开启主网的受限阶段。

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NEAR主网正式上线啦!

Sara:NEAR 的通证还没有上线任何交易所。那么通证上线交易所在市场上流通之后,您认为能给投资者带来的长期价值是什么?

一龙:在主网受限阶段的末期,当社区成员认为可以开启第二阶段开放网络的时候,他们可以投票选择是否开启通证转账功能。当转账功能开启后,任何一家交易所都可以上线NEAR通证。NEAR通证的长期价值是由网络的使用情况驱动的。而这又和我们的经济模型设计是分不开的,因为经济模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为通证捕获价值。

Sara:在5月初,由NEAR、Web3基金会、Cosmos、Filecoin、Tezos等项目和组织举办了一场为期3天的Ready Layer One 的区块链线上峰会,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可以跟大家分享下这次峰会的收获吗?这次峰会有没有碰撞出一些火花值得NEAR借鉴和学习?

一龙:举办Ready Layer One活动有两个原因:首先,受新冠疫情影响,所有的线下会议均被迫取消,大家都在寻找新的可以和社区互动的方式。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有创意的区块链项目都计划在今年发布。整个行业似乎会在这些Layer One项目的带领下得到普及和推广。大家都在研发方面有过合作,每个项目方都因为整个生态的繁荣而获益。邀请不同的项目方参会可以向人们展示世界是如何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中获益的,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重要的。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特意没有将邀请函发至很多人的手中,目的是为了确保参会者的质量可以维持在较高水平。不过即便如此,本次活动仍然吸引了将近4000人参加。Ready Layer One让将近1000名开发者尝试在NEAR上合约开发和部署,并让全球各地的人们有机会参与进来,这对NEAR来讲意义重大。

Ready Layer One视频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492846343/

Sara:区块链项目的落地一直是行业内的热点话题,NEAR计划在哪些方向率先落地,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呢?

一龙:开放金融或Defi是我们比较倾向的领域,NEAR可以提供1-2秒的finanlity和较低的交易费。我们开发的去中心化NEAR/以太坊的跨链桥也已经接近尾声,预计会吸引一批去很多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注意,比如前一阵子很火的1inch就打算在NEAR上开发。预测市场是Defi的一个延伸,但值得单独拿出来讨论。允许围绕任何问题或者陈述创建一个预测市场是很了不起的,新的金融工具可能会因此诞生。理想的话,还会让具备市场信息发现机制的新领域受益。游戏对加密货币的普及是很重要的一环,并已经可以为更广泛的大众市场服务。从简单的入门游戏出发,目前已用大量用户群体的游戏已经可以将区块链当做处理资产和游戏逻辑的后端使用。开启简单易用的交易市场会吸引更多的玩家进入加密货币领域,而这必将迅速推动加密货币的普及。

具体可参见这篇文章:最新消息:NEAR将出席Consensus大会

Sara:最近看到关于NEAR的文章,有分析文章中写到“NEAR瞄准了以太坊吞吐能力差的“软肋”是真正的以太坊杀手“,对于这种说法,团队内部怎么看呢?

一龙:行业内所有的项目方均同心协力,每个人都希望区块链能获得成功。如果大家都能帮助区块链技术得到普及,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是赢家。在此背景下,“以太坊杀手”这样的表达其实并不合适。NEAR和以太坊有着相同的愿景:利用去中心化技术驱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创新,如金融、游戏等等。但是某一项目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要“杀死”另一个项目。

某些以太坊难以实现的东西,NEAR可以做的很好,比如NEAR有着优秀的分片扩容技术,良好的开发者经济模型以及灵活的账户模型,开发者可以使用该账户模型开发应用,让不熟悉区块链的用户也可以轻松简单、无障碍的的使用这些应用。不过,NEAR和以太坊可以同时通过刚才提到的双向跨链桥彼此获益。该技术允许通证和资产在两条链之间快速转移。如果整个生态可以从一万名开发者扩张到百万名开发者,用户从几千名扩张到数十亿,那么毫无疑问二者都会从中获益。

想了解我们对EVM的支持,可参考这篇文章:什么?!在NEAR上可直接运行以太坊应用?

Sara:2020年初,NEAR团队举办了中国行活动,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跟国内的行业先锋,比如腾讯,万向等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可以看出非常重视中国市场。那么您觉得中国市场对于NEAR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下未来一段时间NEAR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在全球来讲都是最大的,而且中国无现金支付已经发展相当成熟了。在中国很多app应用迭代更新的速度都非常快,也能获得更快速的增长。中国的用户群体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用户,也很乐意尝试新事物。NEAR作为一个致力于打造使区块链人人可用的项目,我们对中国市场十分看重,因为在中国我们可以跟大量的创业者和用户支持,这也让我们可以更加敏捷快速的做产品迭代。

此外,区块链产业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该技术在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使用案例备受重视。很有意思的是,这也是NEAR能够发挥作用的场景之一。企业可以快速建立一个“私有分片”,类似于SaaS,或用百度和阿里的命名,BaaS。对这些私有使用场景,与现有联盟链不同,企业无需前期投资或成立联盟。私有分片之间可相互通信,但更重要的是,私有分片可以和NEAR公链之上的应用通信。本质上看,不同的私有分片可以使用共同的公共协议合作,同时依赖共识确保安全性。

我们目前已和很多中国当地的朋友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几年我们会继续拓展这些关系,让更多的开发者,企业家以及用户入驻NEAR的生态。NEAR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是让我感到非常激动的。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下一篇:对话 Index 核心成员:通往 1% 的路上,社区是最大的护城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