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央行数字货币2.0:去中心化、超主权、跨境流通
长远来看,数字货币有望改变国家、公司和个人的交易方式。有一些数字货币既具备加密货币的优势(免中介化、高速、低成本),又具备传统货币的特质(例如,价格稳定性和充当法定货币的能力),这从本质上对传统金融系统构成了挑战。虽然由业内参与者联盟部署的第一代数字货币只带来了增量变化(例如,降低货币价格的波动性和减少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的资金成本),但是随着各国开始采用央行数字货币 2.0 ,先行者有望从中捕获巨大的价值。
在最近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关于数字货币的重要项目和进展,从中提炼出了主要的数字货币原型,参见下图。
图 | 数字货币原型和设计要素(来源:BCG)
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已经进一步设计并应用了总体社会影响框架(见下图),来了解数字货币的引入会对社会价值链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国家、央行、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的潜在影响。图中的每个维度都定义并评估了特定的底层驱动因素。
图 | 数字货币的总体社会影响框架(来源:BCG)
央行数字货币 2.0 是央行数字货币演化的第二阶段:由一个或多个央行利用技术发行的最具影响力的新型数字货币,具有互操作性和可编程性。
目前,货币体系由民族国家和国际协定管辖。数字货币在应用于任何国家之前,都必须先遵守这个国家的法规。虽然央行对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兴趣,但是其担心数字货币会导致所有权或治理去中心化,对传统的中心化治理构成挑战。
然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最具革命性之处,如果央行数字货币没有实现去中心化并从中受益,必将走向失败。最初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通过实现点对点交易,这是比当前金融系统更好的替代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依旧采取中心化治理,并控制流通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去中心化治理和开放式流通系统才是激励他们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因素。自 2008 金融危机后,公众对政府和银行机构的信任已经下降。因此,人们需要一个不受中心化权威机构控制的数字货币,即,不再通过央行决定贷款利率或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图 | 央行数字货币的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治理及其潜在影响(来源:BCG)
央行对本国货币具有很高的控制权。普通消费者无法影响央行措施,或是那些制定政策决策的政党,甚至对它们一无所知。
央行数字货币 2.0 将由某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发行并实行去中心化治理,且跨越多个辖区(见上图 )。这就意味着要制定一套不同的法律、货币和财政政策,其中一些是自动化政策,且必须由各国立法落实。
央行数字货币 2.0 将取代那些为特定用例(例如,抵押、贷款、贸易融资、房地产等)而创建的数字货币。为此,央行数字货币 2.0 必须实现协议层上的互操作性,让协议间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数据交换,并访问各自的功能。
去中心化的央行数字货币 2.0 将为普通消费者带来多种好处,包括高效低成本的跨境交易、匿名性、个人数据保护和国家间互操作性。通过由算法实现自动化的“发行系统”,它还能消除恶性通货膨胀的风险。所有交易都将记录在不可更改的(超)主权级账本上,对所有人都可见,以此避免双花的风险,并降低非法交易的概率。
银行将更容易获得信贷,也就是说,货币在各个支付通道的流动性更强。跨境交易所需的文件减少,结算时间也更短。这将提高全球范围内的贸易速度,并消除贸易垄断。可追溯性有助于减少各国的犯罪活动,例如,洗钱、逃税和贩毒。
最后,央行数字货币 2.0 将实现超主权层面的互操作性。这就意味着,不平等的购买力对新兴经济体的负面影响较小。
图 | 央行数字货币 2.0 将产生最积极的社会影响(来源:BCG)
在 2020 年 CoinDesk 共识大会上,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讨会中,我们请来宾列出了去中心化央行数字货币的优点。他们给出了以下三个优点:1. 促进民主和权力分配,并降低政治对决策的影响力;2. 减少货币的波动性,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中;3. 降低支付成本,尤其是在跨境交易中。
总结
央行是传统的中心化机构,有其存在的意义。它们是独立管理的机构,被赋予了重要的权力,以确保长期的金融稳定性。在它们的约束下,统治者不能随心所欲地发行或改变货币,以此维护本国货币的信誉。这种体制已历经多个世纪,限制了国家领导者让货币贬值的能力,通过维护金融稳定性来造福公众。
随着区块链技术日益成熟,各国领导者应决定如何重构现有的金融机构和政策,从去中心化治理中受益,然后实现上文讨论的央行数字货币 2.0 的三大优点。(超)主权级数字货币将改善民主和权力分配,减少腐败和操控,并提高支付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先行者将更具竞争力。
伊戈尔·米哈列夫(Igor Mikhalev)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首席专家,帮助人们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来开发经济模型。卡伊·伯查迪(Kaj Burchardi)是 BCG 的常务董事,领导 BCG Platinion 的全球区块链业务。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