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如何改变医疗行业
暴走时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目前非常受关注的两大技术,有着巨大潜力,许多行业都在寻求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业务中去。本文从医疗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这些技术在该领域的使用,通过具体的项目用例分析了其可能发挥的作用,为人们描绘了更加智能的医疗蓝图。
翻译:Ina
1. 什么是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这些都是所谓的21世纪技术。
人工智能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理论和发展,这种系统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力(如视觉感知、语音识别、决策和语言翻译)来完成的任务。
机器学习利用算法来学习如何执行诸如预测或分类之类的任务,不需要进行明确编程。实质上,算法通过数据学习,并不是预先指定的。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有几个层次,包括:
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
深入学习
每个层次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并且能够以与人类相当的速度和准确性创建可关联和可用的信息。这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作用。
2. 如何将去中心化应用于此?
去中心化技术有几个好处。
即实现数据隐私和创造协作气氛的能力。去中心化人工智能也有同样的优势。机器学习模型能确保数据安全并保护隐私。这是通过来回通信并将数据保存在另一端用户的设备上来实现的。此外,一旦模型继续学习并成熟起来,它们就能对网络中的所有人开放,允许其访问。这样一来,就不再需要中心化专有组织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目前中央权威对未来发现的命运有着最终决定权。
3. 它是如何工作的?
区块链技术能使各方互动。
这些互动基于一组商定的业务规则。这些规则可以定义支付转账或智能合约。一个去中心化对等网络拥有这些规则来验证智能合约中的拟定交易。这种网络可以为平台打下基础。数据汇总和深度学习模型得以开发,否则中心化机构的代价就太大了。
在这个充斥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代,这些设备是许多人的主要计算设备。鉴于今天消费者都与自己的移动设备相连,频繁的用户互动和强大的传感器就会出现,实现前所未有的数据量,这往往具有私人性质。数据的敏感性意味着将其存储在中心化平台具有风险和责任。因此,拥有用户数据的模型可以通过驱动更智能的应用来大大提高可用性。
4. 这种技术如何应用于医学?
有多种用例。
在医学界,已经出现了一些开发有趣产品的项目,如Neuron。这些产品将指导用户如何训练其去中心化人工智能;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训练培训者。用户将能够看到如何构建其健康数据集,以及如何访问这些数据集。
具备计算机视觉的模块
这种产品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app上自动填写用户的物理数据,只需进行自拍即可。Selfie2BMI模块使用最先进的深层神经网络和优化技术来预测各种人体特征,包括身高、体重、BMI、年龄和性别。它还可以监测23个面部属性,如皮肤、发际线上移、皱纹、牙齿和其他属性。
血液检查解码器
这是Neuron所开发的另一种创新用途,作为深层对话代理丰富血液检查知识,使用户能够讨论并回答关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任何问题。它学习了成千上万的医疗文件和常见问答,以回答关于血液检查结果的复杂问题。代理可以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和条件使对话个性化,提供相关答案。
基因组学检测解码器
这个深层对话代理旨在丰富遗传咨询知识,可以回答相关的简单及个性化复杂问题。它能够记住每一次访问和推荐。当它无法解答的时候,就会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寻找答案。
医药解码器
这个模块接受了药物用量、副作用等指导以回答个性化问题。如果能提供基因组学检测结果,它将连接到药物基因组学推荐引擎。
5. 为什么这项技术至关重要?
这将使医疗体验更具交互性,并能为用户量身定制。
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几个关键问题,并为用户提供重新掌控自己的医疗保健的机会。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指导参与者查找和收集自己的医疗数据。大多数人无法获得他们的医疗信息,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即使开始查找,他们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也很有限。这些解决方案还培养和支持开源的开发人员社区,帮助他们在工具平台堆栈上革新工具,促进数据的集成和收集,并提供算法来解读数据:用于个性化生物学的去中心化Kaggle。
公正的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区块链跟踪和验证数据源。这样就可以进行准确的预测,并且可以审核数据的来源,执行数据取证和KYD(Know Your Data)流程。
该技术能为用户实现更安全的医疗保健。有些随机试验的数据往往有侧重点,比如这些拥有高度选择性的系统不喜欢选择女性、老人和那些有其他医疗条件的人,孕妇基本是被完全忽视的。
隐私问题
人们对于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医疗数据可能比较犹豫,因为网络中可能潜伏着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通过把数据分布到所有用户中,可以对其加密,使其无法更改。此外,Neuron通过维护边缘设备而不是在云端或中心化服务器上的信息来满足HIPAA的要求。
未来机会
虽然医疗保健行业还不能在机器上创造出医生,但人工智能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有很大,而且Neuron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
作者:John Patric Mullin | 编译者:Ina | 来源:Cointelegraph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