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区块链以及扩展性之争
翻译:铅笔盒
如果你的技术不能扩展,它可能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至少,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使用的意义。
基于区块链的媒体也不例外。为了让能在媒体领域适用,区块链技术必须扩大规模,以适应并增加用户和需求量。
基于比特币的媒体区块链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上,比特币无法像一些区块链开发者和用户所希望的那样进行无缝扩展。它在这方面的局限性引发了对比特币媒体区块链未来的质疑。这还增加了像以太坊这样的替代区块链在媒体市场上超越比特币的可能性。在媒体区块链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将扩展的因素放到他们的考虑计划中。
比特币扩展问题
区块链的概念因比特币而出名,而比特币是十年前设计的。一开始它只考虑到几十个的用户量。虽然目前比特币用户总数很难量化,但至少会有100万,而且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
过去10年,比特币用户群大幅增长, 这也意味着,现在比特币区块链必须容纳更多的参与者。现在的交易数量要多很多,这比它早期的规模要大得多。
最初比特币设计时对可以快速处理的交易数量加以限制,因此扩大规模来解决这一问题会比较困难。这种限制主要来自比特币区块大小。一个比特币区块大小(即组合构成比特币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时的交易单位)限制在1兆字节。这都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支持并满足现有用户的数百个任务的请求。因此,比特币交易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数天—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处理完成。
随着比特币区块链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初的比特币设计不包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解决方案:使用另一个替代性区块链或者进行隔离见证
对于比特币用户来说,解决比特币的扩容问题有两种主要途径。
第一个方法很简单:他们可以选择另一种类型的区块链,比如以太坊。虽然以太坊有自己的扩容问题,但这些承诺更容易解决,而不需要修改平台的核心设计。类似“平行交易处理”和“分块”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以太坊扩大容量。
此外,以太坊社区的规模问题并不那么严重,因为以太坊的用户群几乎肯定比比特币还小。以太坊区块链的交易费用还没有变得令人难以接受。
另一个在比特币社区获得支持的扩展解决方案被称为“隔离见证”或“SegWit”。“最初被认为是解决与比特币交易相关的可靠性问题的一种方式,SegWit也可以帮助解决比特币的扩展性问题。它将通过移除每个比特币交易的签名数据,并使用释放的空间来增加比特币区块的大小。
根据Segwit的设想,在任何时刻都可以锁定,区块大小将达到理论上最大的4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区块的大小可能接近2兆。无论哪种方式,Segwit至少会将比特币支持交易的速度提高一倍。
需要注意的是,隔离见证需要使用像闪电网络这样的“侧链”。侧链独立于主链来处理事务。它们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速度,但它们要求非区块链交易在一个集中的位置由第三方处理,而不是在分散的区块链上进行处理。
SegWit解决方案只获得了有限的支持。反对者提出了两个反对它的主要理由。第一个是,以固定数量增加比特币的规模,但这并不能最终解决规模问题。如果比特币的规模足够大,即使是由Segwit提供更大的区块,也不足以支持快速交易。
反对SegWit的第二个理由是,侧链会破坏主链的分散性和匿名性。
媒体区块链的扩容挑战
关于是否以及如何解决比特币规模问题的争论,会对媒体区块链的未来产生独特的影响。
这也意味着,那些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建立自己媒体平台的公司需要做出选择: 他们可以接受比特币区块链当前的状态,以及伴随而来的缓慢交易,这将会使整个社区接受SegWit这样的解决方案,或者完全转向另一种区块链。
其他区块链媒体公司迟早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像Mycelium这样的平台,是基于以太坊而不是比特币打造的,它不会像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那样面临巨大的压力。然而,正如上面所提,以太坊并不能完全解决扩容问题。如果以太坊的规模足够大,并且没有引入创新的方式来扩大容量,那么它的交易速度也可能会放缓。
除了提高底层区块链技术的规模,区块链媒体公司还可以采取其他策略,帮助减轻区块链容量的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侧链,无论是否严格对应主链。如上所述,侧链可以极大地加快交易速度。作为交易本身,则必须通过第三方运行的中央枢纽来进行。
还有一种方法是为不依赖于快速交易的区块链媒体平台构建业务模型。但这意味着要牺牲区块链交易的实时结果为代价。这可能并不理想,但对于一家处理数字内容所有权的媒体来说,它比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更能接受交易的延迟。在后一种情况下,即时的实时结果是优先级处理;这在媒体界并不总是正确的方式。
对于比特币和其他区块链来说,扩容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真的可以解决。区块链媒体公司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所有问题,但他们会采取相应策略,来解决扩展问题,确保有能力满足逐步成长的平台和在用户要求的时间内处理好相应事务。
作者:Christopher Tozzi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