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Ding的奇幻漂流:DFINITY联合缔造者的故事

未知来源 阅读 50 2017-8-29 08:35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Tom Ding的奇幻漂流:DFINITY联合缔造者的故事 (1)

记者:铅笔盒

72小时生存竞赛与“中国未来的比尔·盖茨”

1999年,上海

不知道多少人和区块链铅笔(chainb.com)一样,还记得当年9月开展的那场著名的“72小时互联网生存大赛”。上海梦想家中文网在彼时红极一时的8848网站的赞助下,突发奇想搞了一个互联网生存大赛:从全国网民中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投票选举的方式推举出12人,由主办方提供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及人均1500元电子货币和1500元人民币现金,让测试者仅仅依靠一台电脑,从网上购得食品和日用品,以维持72小时的生存。“希望通过网络生存这样一种亲身体验的极端方式,来求证中国网络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这一比赛当时吸引了5000多人报名,这其中有一位11岁的少年令工作人员印象尤其深刻。孩子名叫丁磊,他自己骑着自行车赶到了市郊结合部的梦想家公司,用一串流利的英文自我介绍,媒体是这样报道当时的情景的:

“当问到他准备如何使用3000元的电子货币时,丁磊说,要给弟弟妹妹买一些他们从来没玩过的玩具、从来没吃过的东西,再买许多计算机的专业书籍,他罗列出的那一长串书名让工作人员瞠目。”

丁磊的表现让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刮目相看,甚至于促使他们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发布到网络,题目叫作《他是中国未来的比尔·盖茨吗?》。

其实,当年的丁磊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神童”。在父亲的培养下,8岁开始熟练掌握英语;能文能武,获得过上海市武术比赛儿童组第三名;9岁已经开始学会修复软件与破解密码;10岁编写了股票软件;12岁时,拿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大专文凭;13岁顺利考出了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14门本科自学考课程;同年,获得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答辩优秀;14岁创业,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打造了一家大学生软件开发实习基地……

对了,丁磊最终没有被网民们票选进入“72小时互联网生存大赛”。在有幸参与那场比赛的12人中,11人通过了测试,1位失败。大赛吸引了民众对当时还算新鲜事物的互联网的关注,直接的产物是催生了一大批购物网站。不过,对于90年代末的互联网创业者们来说,还无法很好地回答“楼下就有超市,为什么需要网购”这个问题,于是,这些网站不久后又相继倒闭。其中,就包括区块链铅笔(chainb.com)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同学们所开设的一家。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童”的名号也渐渐不再适合丁磊,18岁读了中欧的MBA;关闭了自己的创业公司后,他先后在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辗转任职,渐渐淡出了媒体和人们的视线。

从技术男到区块链布道者

2014年,旧金山

ebay的高级产品经理Tom Ding决定作出职业规划上最重要的一个改变。Tom Ding就是丁磊,2010年他在上海加入了这家著名的互联网巨头,随后被转调至美国,前后已经快整整四年了。这是他从事得最久的一份工作,产品管理也是几经探索之后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然而,他依然无法避免那种时不时涌现的无聊之感。

当时,电商行业在经过初期的蓬勃发展之后,已经渐渐进入了稳定期。拿Tom Ding的话来说,“可能睡了五年以后一觉醒来,发现区别无非是快递用时缩短了一天,或者从江浙沪包邮发展到全国包邮,没有什么真正的变化”。

自己下一步的事业方向在哪里?

这时,他想起了读过的那篇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这篇启发过无数人,并开启了一个全新领域的文章,Tom Ding对其的形容是“惊为天人”。随着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深入了解,Tom Ding开始接触社区并参加了不少区块链行业的活动,越来越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他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行业没有这么有意思?而这最终促使他投身入区块链事业。

“我宁愿读书苦点,也不想和人打交道,那样又累又烦。如果想找人说话了,就到网上的聊天室去,不想说话了,关掉‘猫’就可以了。”

看了这段当年的媒体采访,你很难将其和现在的Tom Ding联系起来。这个曾经的技术宅男,现在是能言善辩的最著名的区块链技术布道者之一,包括担任世界首个区块链大学Blockchain University的联合出品人以及领先的数字货币众筹平台的联合创始人。

Tom Ding认为很多传统行业的人,将区块链理解为“不就是个分布式账本技术嘛。很多电脑跑一个数据库,提高了安全和可靠性,降低了运维成本,合作伙伴之间数据交互变得更容易,但本质上还是个IT工具”,这是非常狭隘的看法。

在他看来,区块链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将深刻地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我们知道生产关系中三个基本要素就是生产工具的所有权、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人和人的关系、以及分配制度。Tom Ding深信一旦区块链技术真正普及,那么生产资料的所有方就从现在的某家公司转变为整个互联网。人和人的关系就成了简单的供需匹配,不需要第三方中介了。进而导致商业产生的利益分配方式也改变,最终推动新的生产力。

Tom Ding的奇幻漂流:DFINITY联合缔造者的故事 (2)

Tom Ding 丁磊

DFINITY、Don’t Be Evil和第三代区块链

2017年,加州帕罗拉托

为了更好地投身区块链的研发实践领域,Tom Ding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在2015年成立了String Labs(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实验室),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兼任CEO。

在Tom Ding的带领下,String Labs 是BCG波士顿咨询DVolution和EEA企业以太坊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及创始企业成员,孵化出的产品有下一代区块链大规模云计算系统 DFINITY , PHI (去中心化商业银行)等等。

区块链铅笔在之前的报道中已经提到,DFINITY是一个由来自斯坦福、耶鲁大学、谷歌、以太坊基金会等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带来的第三代的区块链技术。Tom与合伙人Dominic联合创立的String Labs,是DFINITY项目的主要贡献者和孵化器,并从事DFINITY项目核心协议的研究。

在DFINITY 背后顶尖技术团队的努力下,其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技术方面值得特别关注的是,DFINITY在公链上首创了智能治理机制——“区块链神经中枢系统”(BNS)“区块链神经中枢系统”的意义在于,一旦发生重大系统事件,错误可以被恢复,将损害和影响降到最低。同时,DFINITY还具有比以太坊提升一百倍以上的确认速度和无限吞吐扩容能力。

Tom Ding答应区块链铅笔(ChainB.com),下次采访中将进一步比较DFINITY与EOS、Tezos等第三代区块链项目的异同与优势,不过今天,他表示,更愿意谈一谈在目前的市场大背景下,DFINITY在ICO中将秉持的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谷歌都有一条非常著名的信条:不要作恶(Don't Be Evil),Tom Ding则向我们表示硅谷更接近他想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也更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于是DFINITY也提出了自己的Don't Be Evil原则,归纳起来共有六条他们坚决不会去做的事:

1、抢劫:从募集的资金中直接划出一部分奖励创始人作为奖金,创始人在做出被认可的工作之前,就兑现其报酬;

2、欺骗:为了请名人站台而给予巨大的私募折扣,同时还不让普通参与者知晓;

3、假冒:为了误导大家去相信很多人正在工作,而在团队页面塞满与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无关的人名。对此,DFINITY表示其团队将由全职工作的科学家和员工组成;

4、矫饰:用代币交换来邀请对项目没有实际贡献的名人站台,以获取背书;

5、坏老板:忽视对于关键技术人员的激励,代币将缓慢释放,创始人不能提早离场并遵守竞业规定;

6、万金油:对自己的技术进行不合理的夸大,而不是遵守数学的法则。

Tom Ding告诉区块链铅笔(ChainB.com)这就是DFINITY版本的Don't Be Evil。

临近尾声,Tom Ding指出现今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依然较为落后和匮乏,但是许多优秀的团队正在建立各种技术解决方案解决这些基础问题。DFINITY也将在未来几个月会公布一些合作。虽然现在的区块链离大规模商用还差了至少一代,但是未来正在一步步到来。

从上海到美国,从386电脑到遍布全球的区块链虚拟机,Tom Ding度过了一段奇幻而精彩的旅程,而他还将继续不断求索。

未来,链上……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自互联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没有国家需要私有区块链 下一篇:DMarket 采取先机,获得全球化的游戏市场优势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