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比特币 纸币的没落?

​中国证券报 阅读 35 2013-4-15 12:21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中国证券网观察(记者 于斐)在淘宝搜索栏输入比特币,只有可怜的130个结果,然而输入Q币,数字就急剧蹿升到超过130万。在谷歌上进行同样的实验,Q币的相关结果仍然出人意料的遥遥领先。显然,比特币也许风头正劲,但要放在虚拟货币这个框架下,它也只能算是后来者。

观察比特币 纸币的没落?

早在1994年,微软的前首席技术执行官Nathan Myhrvold就曾写道:“今天我们用成千上万的手段来进行金融交易,有现金,支票,信用卡,贷记卡,电汇,旅行支票….每种都各有所长。将来的虚拟货币也将拥有同样的多样性。”的确,今天每一种交易情形都可以找到和其相对应的交易手段。而在虚拟世界,每一个游戏可能都会有自己的金融服务体系。现实生活中的享乐通常需要真实货币的支持,而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和便捷似乎也不应该总是免费的午餐。这种精神上的对等似乎才应该是虚拟货币和真实货币之间兑换的价值基础。

目前欧洲央行给虚拟货币下的定义是这样的:“虚拟货币是一种未经监管,由开发者发行,控制并在特定群体中流通的电子货币。”在这个定义框架下,市面上现在有成千上万种的虚拟货币,所谓的Q币,U币,百度币,盛大点卡都能纳入这个范围。ECB又根据它们和实体经济货币的兑换属性将虚拟货币分为三类:

1, 只可在虚拟社区流通存在,既不能用实体经济货币购买也不能兑换,并且只能用于虚拟的服务和商品,一般的游戏点卡都属于此类(用户一般需缴纳一定的注册费);

2,可用实体经济货币购买,但不能反向兑换,用于虚拟或现实的服务和商品,如facebook点卡;

3;可以实现双向兑换,双向流通,如第二人生游戏中的林登币或最近最流行的比特币。

第三种虚拟货币类型似乎已经基本具备了电子支付币的基本特征,然而由于监管的空白,这两者看似雷同但却差之云泥。电子支付一般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固定的兑换率,paypal的一美元不出意外的话永远对应一美元的纸币。而虚拟货币则不同,一Q币的兑换区间可以很大,比特币就更不用说。

货币的三大基本属性是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储值手段。一般的虚拟货币在一定社区内都能够满足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这两个条件,而虚拟货币如比特币等是否能在可见的未来安全保值才真正决定了他们能否登堂入室,与真实货币平起平坐。

在一个迅速变革的时代,用定义来判断问题并不是什么好主意。从需求和流通端来看虚拟经济到底有多大价值才能真正合理判断虚拟货币的未来。

然而,这也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就美国来说,对虚拟物品流通价值的估计标准差极大,2012年的估计下限是24亿美元而上限则达到了200亿美元。可是考虑到FED每月的QE购债规模就达到了850亿,虚拟货币至少在目前看完全没有冲击实体经济货币的能力。

可这并没有阻止乐观者的对虚拟货币的追捧,其目标市场在理论上看潜力似乎无限。

首先,技术变革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催生出与其相适应的支付方式。当人们对网络产品,终端应用有越来越多的需求,他们也必然会越来越习惯使用虚拟货币。

其次,在银行服务空白的领域,虚拟货币也大有作为。比如对于没有信用卡或是银行卡的青少年,虚拟货币可以满足他们一定范围内的支付需要。长期来看,这种消费习惯很可能会保持到他们成年。所带来的延续性对虚拟货币的发展是大大利好的。而在某些金融系统奔溃或不成熟的地区,虚拟货币相对而言能够较为容易的实现即时兑换,最近的塞浦路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于虚拟货币的提供者如游戏开发商来说,虚拟货币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粘性。拥有自有支付手段的游戏设置能够让公司运营和现金流管理都更具弹性,这也无怪虽然有无数失败的例子,亚马逊仍然在今年二月宣布发布Amazon coins.

然而,机会成本也是同样巨大的。

虚拟货币的支持及渠道耗资通常不菲。以facebook的模式为例,游戏开发商得到的收益和facebook是七三开。30%的比例在通道费率普降的今天实在是高的离谱, facebook信用币的悄然离场也与此不无关系。

而监管风险就更是投资者不能忽略的阿基里斯之踵。中央银行讨厌在发行权这个领域上有竞争对手。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在这方面绝对是一反常态的效率奇高,经常出其不意的冻结某种虚拟货币交易,以雷霆之势将所有者控制。投资者也常常因此血本无归。当然,虚拟货币由于其匿名性常常被犯罪者利用来洗钱或是进行毒品交易等上不得台面的勾当,所以联邦调查局做什么似乎都理由正当,冠冕堂皇。投资者也只能自认倒霉。

可是比特币的出现似乎带来的新的可能,对于央行来说,这种创新是否带来了监管难题并且冲击到了传统金融市场呢?

之前提到,目前虚拟货币的流通规模和传统货币比起来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很难对价格起到实质性影响,更不可能冲击金融体系。但虚拟货币给其投资者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法律风险仍然给相关监管机构和央行的权威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世界是一个能够将细节无限发大的特殊载体,虚拟货币也毕竟拥有支付和交易的基本货币属性。所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简单风控应当是各国央行职责的一部分。

要预测一件事物的未来,现状最重要。可虚拟货币虽然早在1998年就被Iron Realms Entertainment开发出来,但对于其的研究和讨论仍多数集中在网络层面,零零散散不成体系,鲜少有权威的统计和监测。所以我们讨论也只能停留在初步分析和推测阶段。

然而,比特币再颠覆也是以经典的货币形成机制为模版的,而这个模版并不是第一次使用。今日焦头烂额的欧洲央行也曾经有一个看起来慎密的模版,布雷顿森林体系当年也并不草率。所以,虚拟货币是不是熊彼特所说的破坏性创新尚难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会是一个一劳永逸或是能由几行代码能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ECB 《虚拟货币框架研究》 2012年10月

http://www.digitaltransactions.net/news/story/3356

http://techcrunch.com/2012/03/08/virtual-currency-next-big-platform/

http://www.prisonplanet.com/bitcoin-a-smashing-success-worldwide-exceeds-1-billion-in-value-as-other-currencies-fail.html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源链接:http://www.cs.com.cn/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经济学人:比特币或破产 仍将助力数字货币发展 下一篇: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矿池?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