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与真相:多机构退出R3联盟的情况汇总与分析
多家机构退出R3
2016年11月21日,华尔街日报报道,高盛已退出拥有70多家顶尖金融机构的R3区块链联盟,而高盛是R3最早的9个初始成员之一。
据知情人士透露,桑坦德银行是近期私下退出该联盟的公司之一。尽管桑坦德银行拒绝评论,但该决定似乎与高盛的离开没有关联。
路透社2016年11月23日新闻报道,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National Australia Bank)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不参加R3的1.5亿美元融资项目,并且会脱离该联盟。NAB与瑞波合作区块链全球汇款的概念证明开发。银行利用瑞波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向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转账7.6美元,而且结算时间只有十秒。
最近北欧金融集团SEB表示担忧R3的未来。
R3的融资计划
然而路透社调查发现,首批加入的42个成员机构很多愿意留下并投资,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联盟中至少有一家成员集团已续订了会员资格。
而R3区块链联盟的新一轮融资计划仍在前进,上周五开始R3成员就已经表达了对该轮融资的兴趣。
R3原计划融资额为2亿美元,之后降低为1.5亿美元。R3会对成员机构出让60%股份。融资分阶段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如果融资目标没完成,会考虑吸引其他战略投资者,比如科技公司。
R3可能会成立独立的公司,为企业所有者提供服务。R3持有该公司10%股份,运营时间为十年。
这可能给合作伙伴增加了新的压力,并且关于股权的分配问题也存在着分歧。
据CoinDesk在10月份获得的文件表明,该联盟所涉及到的银行,正在寻求类似于过去金融财团的股权结构(股权可能低至10%),而R3则要求公司占到40%的股份,其中包括员工10%的股权。
不参与融资的成员可以加入R3 Labs,这是去年11月份成员机构达到42家之后,为新加入成员专门成立的机构。路透社报道,这42个首批成员有优先投资权,但是其他非银行投资者也可以参加。
不参加融资的银行会失去此前获得的所有投资。
消息称,已经在内部公布对融资感兴趣的R3成员名单。
有人抱怨此次融资期限过长,银行收取的费用过高。也有人对银行的配合表示赞许。
该消息透露之前不到一天,据称高盛(Goldman Sachs)和桑坦德(Santander)都脱离了该联盟,只是原因不明。
高盛参与R3谈判的内部人士透露,在被要求参与R3 公司A轮1.5亿美元的融资时,高盛不愿和十多位投资者共同入股,想要寻求更多的管理权。高盛拒绝对此进行评论,但是承认其已在10月31日已退出R3联盟,不再续费,但将继续开发区块链技术。
R3的回应
R3发布声明表示,“像R3项目这样规模的技术开发,我们也预料到人员会发生变化。开发这样规模的技术需要长期投入和大量资源,而我们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能力,这些能力随着时间也会发生变化。”
R3联盟成立于2014年,旨在运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变革基础设施,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R3联盟现在拥有70多家会员,近期加入的有通用电气旗下的Synchrony信用卡公司、荷兰银行、美国五三银行。
高盛原为R3九大创始成员之一,该联盟由区块链技术初创公司R3CEV组织于2014年成立,是一个以华尔街为中心的研究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组织,目前成员机构已经超过 60 家。但是,区块链公司不尽相同,各家在此技术上的探索和进度也不一样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高盛此举反映了大型银行的焦虑情绪,是否要押注区块链这项技术,来变革金融行业。
可能的退出原因分析
就高盛及桑坦德相继退出R3联盟这一事件而言,并不预示着区块链技术受到冷落,甚至是泡沫破灭。
一方面,因为高盛自己表示还会继续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并且他们也拥有相关的研究产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企业都在深思熟虑之后投入当中,这会是一项像互联网一样改变世界的技术。
高盛退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根本来说,是其从R3的收益小于其投入。这可能包括而不限于是以下原因:
* 收益小于其投入
* 另立山头,自行开发
* 研究目标或路径探讨得不到统一
* R3收费过高
* 其他成员投入不足而坐享成果
* 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
* 高盛需持续扩大研究投入。
* 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3并非是唯一一家开发区块链技术的公司。
被认为是导致2009年金融危机的CDS之母Blythe Masters,加入数字资产控股公司(DAH,Digital Asset Holdings)并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数字资产控股公司正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合作开发基于区块链的结算和清算系统。
Blythe Masters
2016年2月,高盛宣布投资DAH,一共有14家金融机构共同参加了DAH的融资,融资总额达到6000万美元。这些金融机构中就有桑坦德银行。现在这两家机构先后退出了R3联盟。
高盛是区块链领域中投资最活跃的国际金融巨头之一,一直通过投资及内部孵化研究区块链技术,近5年时间内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了10笔风险投资。2015年,高盛曾向比特币创业企业Circle 投资5000万美元。除此之外,高盛目前也正在获得区块链在外汇交易、数字资产两项应用的专利。
高盛在其报告中提到了区块链的五大应用场景:共享经济、电力、房地产产权保险、股票交易、预防洗钱。
除了不断地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呼喊之外,高盛去年底已经为一套结算系统开发了自己的“超级比特币”——一种名为SETLCoin的数字加密货币,用以交易股票、债券等资产,虽然这种货币不是比特币,但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则是一模一样的。
高盛认为2到5年时间内,区块链将会获得‘有限的市场采用’,而5到10年才可能获得‘更广的采用’。
更希望另立山头
这不能认为就是完全否认R3的意义。只为一个利字,业内人士称,“加入方本也会有自己的算盘。”
桑坦德银行退出的原因尚不得而知。而据了解,作为金融业里满身科技气质的高盛,其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并不少,比如投资数字资产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领投比特币创业公司Circle,以及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等,同时也有了多项应用进入POC概念验证阶段。
所以,高盛的退出并不意味着联盟制不可取,而是“部分公司有了另起山头的意愿和实力”。
因此,是否能够跟上新技术浪潮的发展不掉队,不只是依靠跟风入会。高盛的IT人员已经达到9000多人,其他银行机构呢?到目前为止,除了前文所述几项测试,R3大部分成员的获益和成果尚未有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火爆的组织“HyperLedger(超级账本)联盟”,这个开源的区块链联盟也寻求技术上的交流发展,许多区块链初创公司都以加入之为宣传要点。但据某业内资深人员称,这样一个联盟实质意义不大,最低加入会员费用是5000美元,基本上是“给钱就能进”。
不值票价
根据报道,这些加入R3的成员或者说R3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共享业务和技术资源,推进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并促进全球区块链标准的制定,为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而布比区块链上海总经理杨帆表示,依靠这么坐在一起讨论,是很难制定出标准来的,而且R3在其中的价值也显得比较尴尬。
R3提的包括Corda在内的多个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还是在前期探索和内部验证、测试阶段,未来能否部署成功产生效益,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费用的来源,例如最近那笔1.5亿美元又希望是从加盟的多个巨头金融机构单位来募集而占一定股权。这种做法就相当于:拿技术联盟成员的加盟会费,做收益难于对等和量化的风险投资,这个逻辑本身可能就有些问题的。
据《财富》网页版报道,从2016年年5月开始,R3便启动2亿美元的A轮融资计划,以打造一个新的公司,由银行会员持有该公司90%的股份,剩余10%则由自身持有。而两月前,R3将融资需求下调至1.5亿美元,且计划持有40%股份,即其余成员的持股将被压缩。《财富》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高盛此次退会是因为不同意新的融资协议。
据了解,高盛当初是以10万美元的会费为代价获得R3联盟的会员资格,期至10月31日。如今,高盛决定不再续费。对于宣布退出R3,高盛方面称:
“公司依然会继续开发区块链技术。(像区块链这样的)技术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和金钱,而 R3 的成员能力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高盛认为,加入R3值不回票价。
关注区块链技术的人都知道,现在只有纳斯达克的私人交易系统LINQ 采用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区块链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商业途径,且暂时还没有监管部门对此做出严格的法律上的条文规范。因此,高盛和桑坦德银行可能对区块链的前景产生了怀疑:短期效益根本还看不见,长期的前景也不明朗。
区块链对于银行有什么用?
区块链技术最为知名的就是为比特币的交易系统提供支持,该技术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银行希望将其用于加快交易速度、削减营运成本以及让银行业和其他基础设施更安全,银行可能通过这一技术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
区块链技术支持者认为该技术将降低金融系统的隐形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降低对交易保险的需求,加强支付、贸易金融、银团贷款、股权清算等领域的应用。这种大规模降低银行运营成本的技术,在当前超低利率,监管提高资本金要求的背景下,非常受银行欢迎。
2016年4月R3 联盟发布了针对金融机构的分布式账本平台Corda,用于记录、管理和同步受监管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协议。
11月14日,10位R3 成员成功测试了一个名为基于分布式账本的KYC(了解你的客户)登记系统。该登记系统作为银行间的共享平台,能够创建和管理数字身份,为金融领域提供一种KYC管理机制。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在银行间共享实体交易信息,减少大量的重复工作,此外还能为金融机构保驾护航,减少不必要的交易风险。
为了满足反欺诈、反洗钱的监管要求,各国商业银行都不得不加强对合规的投入成本,这笔费用对于银行而言,无法产生利润,完全属于负担。所以如果有区块链技术可以节省银行大量重复的工作,及时记录并更新用户数据,并实现加密共享和监测异常常态,可以大量节约银行运营成本。
2016年5月开始,我国陆续有企业加入R3,但他们的获益和成果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对于仍在考虑加入R3而仍在踌躇的企业来说,加大了决策的难度。中国民生银行赶了个晚集,在 11 月初加入了 R3 区块链联盟,不知道现在听说这一消息后又会做何感想?
附录:R3的技术路线和Corda系统
在2016年3月,R3 CEV宣布正在研究5种区块链技术路线来提供金融服务,其中Ethereum位居列表榜首。Ethereum项目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 表示,使用Ethereum正在积极研发的“代码库”,无论是私营区块链企业还是财团均“拍手称赞”。
以分布式账本平台以及专业应对成熟金融玩家的能力而闻名的Chain亦是整个项目中颇有价值的一份子。其他参与者还包含Eris Industries、IBM(通过自身区块链服务部门)以及英特尔的新科技集团。所有参与方均同意R3 CEV的前行方式与通过展示而非主张的加速运用区块链技术的途径。
R3CEV一位高管在2016年4月,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大会(Blockchain Distributed Ledger Conference)上表示,目前R3 CEV正在测试至少八个概念证明机制(PoCs,proofs-of-concept),以探索分布式账本简化华尔街众多交易以及方便监管的途径。分别是互操作性、支付、结算、金融交易、企业债券、回购、掉期和保险。
到了2016年4月,R3 CEV宣布了它们首个分布式账本应用Corda,而非使用大家都认为的,类似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R3宣称Corda与比特币的非许可型交易账本截然不同,是为金融机构量身定制的应用。这个应用唯一去中心化的信息由银行会员决定。在R3博客文章中,该项目负责人兼集团首席技术官Richard Gendal Brown指出了Corda与大多数人眼中的区块链的关键区别。
Richard Gendal Brown
Richard Gendal Brown是联盟在2015年9月从IBM挑选的项目领导人,他的文章这样描述Corda:
“我们需要简化业务逻辑编写并与现存代码兼容。我们需要注意系统可互操作性,并在企业建立协议时,提供企业间协作流程支持”。
不同于在系统节点间保存完整交易历史的比特币区块链,Brown强调Corda只会传播经过认证的交易记录。Corda会给监管机构提供“监管观察员节点”,可以从这个节点监控系统运作。包括 Overstock的t0平台也在区块链系统中搭建这个功能。根据报道,R3联盟会在随后几周内进行Corda测试,并且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司还计划发布“作为公司诸多项目之一”的开源平台核心内容。
R3首席技术官Richard Brown说,Corda的名字来源有两个:该名字前半部分听起来像“accord”(协议),后半部分来自于“chord”(弦,圆上两点间最短的直线)的定义。这个圆就代表R3网络中的银行。
Corda的主要特点:
* 没有多余的全球数据共享:只有有合法需求的参与方可以按照协议获取数据;
* Corda编写和配置在企业间流转,无中心控制者;
* Corda在企业间单个交易水平达成共识,而不是在系统水平上;
* 系统设计直接支持监管观察员节点;
* 交易直接由交易双方验证,而不是由一大群不相干的验证者进行;
* 支持多种共识机制;
* 记录了智能合约代码和人类语言法律文件的清晰联系;
* 用行业标准工具创建;
* 没有原始加密货币。
代码完善之后,Corda会采取开源形式。
Richard Brown说,9月份从IBM来到R3之后,他希望保证自己不掉进区块链炒作的陷阱中,并意识到不能丢失判断能力或忽略任何重要的工程。任何解决方案都要建立在客户需求基础上,而不是某些“很酷的技术碎片”。
2015年初,金融业共同“决定”区块链就是未来的方向。但是据Brown所说,其原因很细微,很多人都忽略了。比特币最聪明的是阐明商业问题的方式,问题却在于怎样建立用户使用自己货币不受限制的系统。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设计什么的都不成问题了。如果你想花费自己的货币,就不能有中央控制和一堆验证者。你意识到需要类似工作量证明的东西进行投票选举,“搞定逻辑之后,整个设计可能就这么成形了(区块链、挖矿的需要、区块奖励、甚至UTXO交易模型等)。”
据Brown描述,区块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他意识到,尽管金融业很多人知道“比特币方案包”不被接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私人部署不需要其工作量证明机制;却还是选择接受区块链的一切。甚至有公司支持那些对试图解决的问题毫无意义的解决方案。
关于区块链提供的服务,Brown的理解如下。比特币、以太坊等私人变化版本底层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包括五个主要方面:共识、有效性、唯一性、不可更改性和认证。
区块链最重要的特性是共识。关于比特币,大家共同的认知是比特币有哪些没被消费的收益以及消费比特币需要的条件。这些认知是所有全节点用户所共有的。
有效性是与共识有关的特性,帮助人们了解更新建议是否合法。有效性定义了规则方向。
唯一性服务帮助用户了解特定情况下,哪个共享信息更新是有效的。区块链的“反双重支付”特性就提供这个服务。
不可更改性意味着,一旦某个数据提交了就不能更改了。Brown指出这个特性可能有点误导性,因为数据实际上是可以更改的。其真正意思是,一旦提交数据,任何人都不能通过修改其他权益人已经认可的数据来重新进行交易。区块链的做法是,使交易遵循历史交易结果;区块遵循区块链原始信息内容。
认证是最后一个特性,一个私钥对应一个系统行为;这与传统企业系统的“超级用户”账户不同。
分布式账本的新功能是平台的出现,参与网络的怀疑者们共享这个平台,使他们达成共有信息的共识。
金融机构共享的信息包括以下类型的协议:
* A银行和B银行共同认可A银行欠B银行一定数额的货币,有需要的话,可以用RTGS支付;
* 它是现金活期存款;
* A银行和B银行共同认可彼此是有某些特征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合约方;
* 它是衍生品合约;
* A银行和B银行共同认可A银行必须在三日内向B银行转让某普通股一定股数,并获得一定额度的现金;
* 这是货银对付制度(DVP,delivery-versus-payment agreement)。
金融业定义由共同拥有某问题的企业协议确定,合约方在各自系统中记录合约内容。当不同系统最终决定信任不同信息,这时候对信息修改的需要会产生高额费用。每年这方面成本就高达数十亿。两个系统通过信息交换进行交流,很多资源被用于合约方和解,来确保合约方得出相同的结论。
Brwon注意到系统记录和管理企业间金融协议的需要,因为这些协议是用行业标准工具建立的并受到必要的监管。
该系统关注可互操作性和增量部署,不对第三方泄露机密信息。公司可以查看与对手方达成的协议,并确保双方看到的信息一致并向监管机构报备。
Corda包含区块链的五大特性,共识、有效性、唯一性、不可更改性和认证。
Brown指出,Corda不是在搭建区块链,其出发点是企业间的单个协议。焦点在协议上,Corda一开始就认识到有必要纳入法律语言。因为纠纷永远存在,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把纠纷解决系统搭建好。
Corda还包含管理金融协议的作用,该系统必须使企业逻辑编写简单化并与现有代码兼容,还必须支持协议相关企业间的行为协调。
Corda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包,而是针对某些案例的。Corda继续与开发互补性平台的伙伴合作。仍有很多设计和研究课题需要探索。
Brown说Corda不与任何公司竞争,也不抄袭他们的成果。
作者:铅笔芯 | 来源:Chainb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