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科技司副司长陆书春:“互联网+”时代下移动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 ...

未知来源 阅读 35 2016-10-9 11:36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移动金融是基于移动智能终端,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是金融业务创新的结果。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移动金融作为“移动互联网+ 金融”的产物,对创新金融服务、普惠消费者、方便百姓,进而活跃经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就“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移动金融是传统金融创新转型的重要契机

1. 人们生活已高度依赖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丰富,人们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移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成为用户享受全方位24 小时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

2. 移动金融服务需求巨大。据CNNIC《2015 年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 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85.8%。其中,手机网购、手机支付、手机银行等手机商务应用的用户年增长分别为63.5%,73.2% 和69.2%,远超其他手机应用的增长幅度, 移动金融服务伴随需求不断增长。

3. 支撑移动金融发展的新技术运用更加成熟。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化、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也是典型的数据驱动行业。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移动金融发展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技术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和欺诈问题。

4. 政策环境有利于移动金融创新。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2 号)、《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都对移动金融进行了明确的工作部署。特别是2015 年7 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上这些政策措施,为推动移动金融创新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和政府支持。

移动金融发展现状

1. 移动金融应用创新日益丰富。基于移动客户端的移动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如微信银行、手机银行、扫码支付、NFC 支付等,呈现出平台化、社交化等特点,模式创新、流程创新异彩纷呈。老百姓通过刷手机既可以完成购物、交通、医疗、生活缴费等日常生活中的线下快速支付,也可以完成网上转账、信贷业务、征信查询、购买理财等线上服务。

2. 金融IC 卡发展为移动金融安全打下基础。金融IC 卡的发展不仅提升了银行卡安全性,也提供了一个金融多应用的安全平台。特别是小额电子现金等非接触应用推动了线下非接环境的建设,为移动金融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基于金融IC 卡芯片化的移动金融又能够满足线上手机信贷、手机银行、手机征信查询等高安全认证业务的需求。基于主机卡模拟的HCE技术由于摆脱了对硬件的依赖,既降低了硬件成本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链的复杂问题。结合Token 技术(支付标记),通过交易渠道、次数、有效期、额度等控制措施,线上交易时可保护敏感信息免泄露,提升了HCE 的安全性。线下可充分复用现有金融IC 卡非接受理环境,其功能完全符合PBOC 标准,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PBOC 标准的应用创新和延伸,为移动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模式选择。

3. 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2013 年底人民银行建成了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MTPS 作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为各方搭建了互信互通的桥梁,提供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公共基础服务。工、农、中、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32 家机构已接入并基于MTPS 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下一步推动移动金融发展的工作思路

1. 发展移动金融要做到用户体验和风险防控并重。移动金融不仅是金融创新的一次渠道升级,更是一种理念的提升。移动金融继承了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基因,相伴而生的互联网新型风险势必给移动金融带来挑战。各参与方在开展移动金融创新时,要结合百姓需求和市场实际情况,通过综合化手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客户风险评级和业务风险程度,采取相应强度的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方式,达到安全和便捷的平衡。要发挥手机连接银行卡受理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用户体验。

2. 鼓励多种模式探索和创新,提升移动金融的包容性。移动金融发展应本着“开放包容”的原则,为金融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满足安全要求和标准符合性的前提下,鼓励市场探索,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移动金融服务体系。

3. 产业各方也要看到移动金融的社会需求趋势,加快产业支持力度。移动金融是产业高度依赖的金融业务,特别是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线下业务,往往受制于手机产品、芯片成本、手机与受理终端适配性等一系列问题。移动客户端和APP 开发的软件提供商、芯片和手机终端的硬件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等产业各方应加强支持力度、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努力、整合资源,加快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推动移动金融规模化发展。

4. 加强线下非接受理环境改造力度,推动金融IC 卡与移动金融协同发展。人民银行正在组织存量POS 终端非接受理专项检查工作,尽快推动完成线下受理环境非接改造,大幅提升用户的非接受理体验。同时,对增量POS 也明确了必备的非接受理要求,推动收单机构加大收单业务培训力度。另外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机遇,推动金融IC 卡在京津冀公共交通领域的非接受理应用,为移动金融发展打好应用基础。

5. 持续完善和丰富MTPS 功能,构建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基础环境。充分发挥MTPS 的基础设施作用,推动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银行卡清算机构、支付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等加强合作,实现移动金融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同时也要根据“互联网+”环境不断出现的新应用、新模式,持续完善MTPS 功能和扩充运营统计指标体系,做好移动金融应用创新相关数据的采集、汇总与分析,准确把握移动金融的发展规模和态势,为移动金融产业链的规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金融电子化)

链接:http://www.gongxiangcj.com/show-11-2096-1.html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自互联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德勤秦谊:区块链不仅仅要研究技术本身 更要研究人类未来社会生活方式 ... 下一篇:币价波动较小 中线持币等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