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银行业标准
【Martin Hagelstrom是一位比特币爱好者,同时是IBM公司IT项目的项目经理及顾问。
在这篇文章中,Hagelstrom谈到了全球银行对区块链缓慢但稳定的接受过程。】
几个月前,我围绕下面这个问题写一篇研究报告:私人区块链是否存在使用案例?
我必须说实话,我写研究报告时在心中就已经有了结论。我是偏颇的。
我的想法是,与分布式数据库相比,私人区块链更不安全。同时它们都是相当有限的,且它们的基础都是一项更加不成熟的技术。
那么,为什么银行或其他组织都想使用私人区块链而不是众所周知且更为成熟的技术呢?
答案很简单:流行。
然而我还是对各个领域都做了很多功课和研究:私人区块链方法、替代的共识机制、比特币安全性背后的经济效益、金融业难题以及实际系统的低效率。我甚至使用SWOT分析法来比较区块链和分布式数据库。
但是我错了。
首先,我将重心放在区块链应该为银行解决的一个错误问题上。修改过去记录的可能性可能并不是银行的失误,而是其中一个功能的错误。当然,这不应该是简单的,但这可能不是在任何一种环境下都能防篡改。
如果在几个机构之间能有一个共享总账来进行交易,而不是中介、人工处理和系统集成复杂性的低效率,那么他们就能很快签约。即使系统不完全是防篡改的,只要它能够进行审核,就完全能够达到目的。
但为什么是区块链?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没有区块链的限制性,数据库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是正确的,但是我遗漏这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限制性可能是一件好事。
想象一下,30家银行立场一致来设计他们共享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他们都不得不改变实际自定义开发的具有30年历史的核心系统,这本身将花费数百万美元。
所以,你猜对了——他们都试图提出对他们的组织影响更小的设计,讨论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但区块链限制性和比特币威胁取得的成就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银行都准备转向同一个标准:区块链标准。
当然,还有很多种类的应用可供选择,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首次如此多银行立场一致去实现同一件事情。
这是否会产生一种新的银行业网络还有待观察,或者说已经提出了“银行互联网”的概念。
这种新网络将完全扰乱目前的金融体系吗?当然不是。但公平地讲,我们不希望实际市场领导者来扰乱。那是其他人的工作。金融技术和比特币初创公司生态系统需要努力成为金融体系中最好的。
但同时,如果银行能够从非中介化提高效率,他们的客户将有可能获得一些好处。
作者:Martin Hagelstrom
翻译:Anne@比特币中文网
网址:
The New Banking Standard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