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然并卵”

未知来源 阅读 29 2015-11-10 01:23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区块链技术”然并卵”

比特币价格下跌后,今年以来一直乏人问津。直到这两个月,突然关于“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应用的文章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以前一些比特币圈子里的人开始对公众大谈“区块链”和“区块链经济”,混迹于各种报告、论坛、讲座中。对于投资者而言,去年比特币赔钱的伤疤还没有好,区块链“创业”项目会不会又开始疼起来,实在有必要预先学习一番。

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

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的核心技术,通俗的说就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和普通的数据库(或者储存单元)相比,blockchain的特点十分明显:

1,分布式多镜像储存,任一节点(镜像)保有全部记录

2,记录权去中心化,通过某种措施竞争记录权

3,对已被认可的记录,所有网络参与者无条件的共识认同

4,公开、可回溯、防伪(有条件的)

基于这些特点(先不说是否是优势),出现了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比特币的私钥只不过是开启区块链上记录的凭据罢了。而在比特币中,区块链的制作通过“挖矿”进行,通过“挖矿”的竞争,避免了造假行为,同时鼓励参与者记录新的区块链单元。

在比特币的世界中,通过挖矿参与记录区块链,有机会获得一定比特币的奖励,作为这种行为的报酬。通过这种激励,大量分布式的,非中心化的参与者(矿工)竞争区块链记录权,保证了区块链的运行。由于此种竞争十分激烈,需要大量成本,试图伪造比特币记录也需要参与到这种竞争中,这使伪造比特币记录的成本高于直接参与“挖矿”,客观上防止了故意伪造比特币记录的行为。

同时,比特币矿工的行为还维持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存在,并认可所有已经存在一定时间的记录,保障了其他持币者的安全。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现在,鼓吹区块链技术的人不少,提出来一些应用场景。有传统的数字货币(比特币),也有一些新兴的如股权市场,甚至有人抬出了纳斯达克说事。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1,股权证明(如染色币方案)

2,银行间市场或转账市场

3,公证或审计

4,物联网或其他网络安全用途(充作Token)

5,比特币等数字货币

其中股权证明是目前为止进行过实际尝试的应用。在去年SF矿业的股权分发中,我们就采用了染色币方案,通过对一块已存在的比特币进行操作,将其分为等额,并转账到股权所有者的比特币地址。这笔交易的记录是不可更改和逆转的,股权所有者凭他们的比特币私钥,即可证明对该股权的所有。并且,股权转让时可以直接通过比特币系统转让给下家,做到产权明晰,记录明确。整个过程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

从这次尝试看,比特币(区块链)用来做权益证明,看起来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我们深究下去呢?

毫无必要的工程

但凡是现实世界的事,无非是工程问题。理论上可行的,工程上未必可行。这里不举“聚变反应”之类的例子,就一个IPv6,仍然是纸上的画饼。就像在探讨太阳能、电力汽车或者可以用网络遥控的空调一样,技术上可行的事情现实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起绝对光滑的平面或者忽略大小的质点,现实是混乱、粗糙的,有着许多的约束条件。这里试着随便说几个:

1,成本。这里特指全部的成本。

2,必要性

3,替代方案的可靠性

那么,对于区块链技术用于”股权证明“、“公证或审计”等存在性证明的用途,也存在着这样典型的困境。

1,成本与激励

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第一个成本是显性的,就是维护成本。区块链要运行,必须有一定的投资。如果要安全运行,就必须设计出安全机制。而安全机制也需要成本。

在目前而言,说区块链比”传统技术”更好的,主要是从安全性、透明性、不可更改(防伪)等特性上出发。那么,要维持这些特性,就必须维持一个符合区块链技术特性的系统——一个开放、分布式的、并且足够安全的数据库系统。

但是,维持这样一个系统,或者说同时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成本非常昂贵。

对于一个符合区块链技术特性的系统,首先要满足的是去中心化。这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不仅仅是“灾备”级别的分布式,而是系统中必须存在足够多个互不隶属,且独立决策的节点,并且记录区块链的权利在这些节点中以某些方式公平产生。也就是说,一个区块链系统中如果有100个份额的决策权,某个主体不能拥有51个以上。区块链系统不能由任何一个人说了算,至少要保证任何一个主体(或一致行动人)不占有超过51%的控制权。如果一个区块链系统全部或大部分由某个主体控制,那么和由该主体直接记录就没有差别了,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呢?之所以用区块链,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少数人操纵,是基于对个体的不信任。如果单一主体控制了区块链,区块链就失去了意义,甚至还不如由该主体维护的中心化系统效率高。

在比特币中,这个机制是通过算力竞争和区块链的分叉机制维护的,需要投入大量计算成本。

这是一个比特币区块链分叉示意图,通过挖矿的竞争,被网络认可较少的灰色区块链分叉(支链)竞争出局,被网络认可最多的黑色区块链分叉成为主链。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成本,并且是分布式的。

我很难以想象一个银行或者证券交易所会自己弄一百台服务器,自己竞争自己玩。或者是允许你、我、他参与到纳斯达克的记账权竞争中。甚至银行间市场也很难实行,多家不同银行竞争交易记账权?如何保障他们不会损人利己呢?——如果没有这样的竞争,“金融区块链”里面就算有再多的机器,都掌握在某家银行、银行同业协会又或者“银监会“之类的机关中,那和直接记在银行电脑里又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再者,就算纳斯达克来邀请我参与到记录美国股票交易这样宏伟的工程中,我也不愿意啊!就算是Sati@Home这样的理想主义工程,也是应者寥寥,就算我计算资源闲置,电费还是要付的。除了僵尸网络去DDos人家,还真没有人会无偿的学雷锋搞国际主义。所以,这就引申到下一个话题,区块链系统的激励。这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区块链系统要想实现分布式去中心,就必须有激励机制。上面说了,就算美国佬请我去监督他们的证券所,我也没有这个雅兴,除非他们给我钱。但是——如果他们给我钱,那和”他们自己控制一些机器装样子”区别也不大了。毕竟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啊!就好像一些拿钱搞“舆论监督”的人,要想在区块链里拿美分,那当然是王师说什么就是什么,This way,sir!

所以,激励机制还必须是独立于系统中任何一主体的。从这点看,中本聪真的是个天才,比特币天生具有这种特性。比特币挖矿的奖励是新发行的比特币,单个矿工的激励不依赖于其他矿工,也不依赖于已有的比特币持有人,只依赖于市场价格。虽然这个市场价格和上述因素有点关系,但不是由他们决定的。而我目前还看不到脱离了数字货币体系的前提下,能用什么方式提供“独立、不依赖于体系内部”的激励来源。在这个问题不解决前,区块链什么业务也开展不了,如果非要开展,无非就是自导自演的闹剧而已。

当然,还有一个次选方案,那就是依附于比特币体系。这个办法当然也不是不可行,但用途就十分有限了。而且安全难以保证。下面就要谈到安全的话题。

对于比特币而言,比特币安全的重要性是随着比特币价格变化的。比特币不值钱时,比特币体系没那么安全,因为不需要。比特币值钱后,增加的算力自动增加了安全性。而在一个目的非数字货币的系统中,要实现区块链安全,则面临两个挑战。

首先,无论是依附于比特币体系,还是自造一个区块链,外部系统(如:金融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都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如果区块链满足不了这个标准怎么办?——人为的提高安全性,又要花钱了。

假设系统依附于比特币,而认为目前比特币算力不够高,或者存在别人51%的可能性,那么人为增加算力的结果是,要么将成本提高到远高于可能被攻击的水平,要么使自己达到51%——而这其实就使得比特币失去了意义。如果这样的比特币(我们称为:被寄生的比特币)大部分安全性由这样一个需要区块链记录的外部机构提供,这个被寄生的比特币就已经失去了信用,转而变成了该外部机构的信用——那还搞什么比特币呢?

如果这样一个机构不信任比特币,而是自己搞一滩,那么假设它允许其他人来介入,以保证区块链公开透明且去中心化的要求,(假设解决了激励问题)它又如何保证对它的控制权呢?如果这样一个系统随时可能被外人51%,那还不如关起门来自己搞呢。如果为了保证这种情况(指被外人51%)不会出现,而暗中自己控制了51%——真是吃饱了撑得吧?

2,必要性

上面叙述了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投入大量成本。而成本又必须要来源于系统之外——不然的话,区块链就又变回了少数人操纵的游戏。但是,就算都满足了这些要求,一旦存在着被外部攻击的风险,又会增加少数人操纵的风险,而一旦少数人或明或暗的,哪怕以安全为名,控制了区块链,区块链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而如此麻烦复杂的系统,真的是必要的吗?

且不说金融系统目前有完善的解决方案,我们就谈一点:如果一个比特币交易所(或者:银行),哪怕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甚至采用了“外星人”的技术,你还是要先信任它。不管这家高大上的机构采用了何种技术,你首先要把钱交给它。当你把钱交给它以后,意味着你已经信任它了——那么,它采用什么技术,还有什么关系吗?

且不论用区块链记录股权是否合理,购买一家公司的股权,说明已经认可了这家公司的股权合同。至于这家公司以后命运如何,至少当你决定买下这股权时,已经决心承担持有期间的风险。此时,其实最大的风险已经被你接受,至于权益是以何种形式记载,无论是记载在羊皮纸还是区块链,只是形式的区别。真正重要的是你已经确立了权益关系。

因此,在使用区块链进行所谓股权交易时,只是简化了股权交割和股权证明保存的步骤。或者说,保证你的股权证不会丢失或者被盗。当然事实上使用比特币记录股权是非常危险的,比特币私钥随时可能丢失和被盗——还不能补发,这和你丢了A股账户卡那张破纸完全不是一个性质。如果你的权益私钥丢失了,你就事实上失去了对公司权益的所有权。

更不要说区块链系统的成本还包含学习成本!——我就去领个证,需要学什么叫做私钥嘛?给我敲个章就好了,至于数据,你们背后怎么存的关我什么事。而这个学习成本是极高的,这么多讲座论坛,大家还晕晕乎乎,没有搞明白什么叫区块链,以至于马上就又要被骗子忽悠了!请问这叫什么成本呢?

所以,使用区块链是不必要的,在比特币领域之外,没有什么迫切的必要使用区块链。虽然传统方式有一定的成本,但是这种成本是有限的,显性的,副作用是明确的。而区块链的维护成本,可能从0到无穷大,如果停止支付这种成本,区块链可能变成毫无用处的摆设。更不要说区块链系统的安全使用、用户教育成本,想想也就算了。

3,替代

李笑来老师在比特币峰会上讲过一个笑话,说20年前接触计算机,有人问,你家里做饭是用电脑控制的吗?——结论是到现在也没有。于是得出结论,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换个思路想,现在用计算机做饭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问题是没有必要。没有必要的原因是,相对于用计算机做饭,还有很多不错的替代品:

自己做

下馆子

叫外卖

当然,现在下馆子叫外卖也用“电子支付”,可以说是用计算机做了饭。但是这些选择显然优于一台“装满了屏幕和按钮的锅”。据说现在可以用手机遥控空调或者电灯,但是没有见过用手机遥控水龙头和马桶的——原因还是没有必要,因为马桶不能远程使用嘛!

相比区块链这个复杂脆弱成本高昂的系统,现有的系统在处理很多问题上已经足够好了。现在的证券、银行的电子交易系统,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能保证起码的安全,并有相当的效率。交易所的系统处理都是微秒级撮合,最快的日内选手也能发挥优势。而区块链为了保证安全,至少也要异步处理,延迟个半分钟吧?——这样效率的损失,究竟有否必要呢?

对于股份投票,虽然目前效率不是非常高,但是一年也就投一次,效率那么高有什么用呢?特别是中国股市的投票系统,已经极为发达,直接通过系统买卖投票代码(比如买入代表赞成,卖出代表反对),即可利用目前的交易系统高效率的完成投票——我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引入区块链。而且,即使引入了“区块链”,如果投票的股东自己没权利写这个区块链,这和记在一张纸上又有什么区别呢?而要保证大家都能去写这个区块链,还要保证安全和公平,这太可怕了,还是不去想了。关于投票的故事还可以参考爱迪生,爱迪生在一百年前发明了一款电子投票机,可以用于总统选举的计票工作,但是没人采用。他自己说是政治阴谋,但实际上四年才用一次,又要花成本,还要保证安全和可靠性,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吧。

对于安全性,也有很多替代方案,比如说通常的安全规范,双因素认证或者数字证书,哪怕是一个六位数密码,也是可行的。毕竟安全成本也是钱,——不能因为追求绝对安全而不顾成本,如果你兜里只有1块钱,有必要请保镖吗?至于通常的支付,事实上根本没必要投入过多安全成本,现在小额电子支付甚至密码也不需要了,这就是对安全成本的现实考量。当然大企业的安全成本很高,但是摊薄在每个用户身上就没多少了。

所以,拿区块链来做什么物联网的凭证,也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这件物联网设备真的如此重要(如:ATM),你也绝对不会允许使用什么区块链去控制它。而如果只是一个空调,那么一个APP也就足够。至于通常的物联网安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个可以用手机遥控打开的门锁,它的安全程度需要多高呢?我认为,只需要黑掉它的难度略大于撬开它就可以了…

又一次炒作

说了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目前除了比特币外,尚未找到区块链任何有实际价值的应用。产业界做一些研究当然是好事,我相信也没有什么阴谋论,但是,中国有些人开始借题发挥,其目的昭然若揭,无非是骗一些钱。

虽然区块链目前还是然并卵,但是这一点不妨碍炒作。如果炒作比特币也就罢了,毕竟比特币跌了一年多,反弹一些合情合理,加上中国量化宽松,人民币贬值因素,比特币上涨还有些支撑,拿区块链概念炒作比特币,也算是合理发挥。再说投资者买了比特币也未必会赔钱,只要跑得快…

但是,我们也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骗,特别是“区块链创业”、“众筹”、“基金”,这些玩意不是卷了就跑的骗局,就是一场中国式传销。在MMM都有大量信徒的今天,我认为出现一两个区块链传销骗局是非常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更不要说中国比特币行业饿了一年,狗急跳墙,都成了穿在一根区块链上的蚂蚱,这才是最可怕的。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来自互联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比特币交易量创造历史新高! 下一篇:汇丰银行:区块链技术可以弥补央行政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