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平:构建开放和创新型数字人民币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已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人民币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是数字经济时代法定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人民币立足我国国情和金融发展现状,兼容现有技术和管理体制,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人民币采取动态演进的双层架构模式,合理平衡技术先进和安全可靠。数字人民币体系综合集中式与分布式架构特点,形成融合发展混合技术架构,有助于发挥国家核心数字基础设施功能。
在机制设计上,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和“钱包与账户松耦合”原则,有效平衡个人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数字钱包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载体和媒介,对客户身份进行分类管理,满足不同用户主体在层次、类别和功能上的差异化需求。例如,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可开立个人钱包,按照客户身份分类交易,并进行余额限额管理;法人和非法人机构,可根据需求开立对公钱包,确定交易和限额。
在技术实现上,数字人民币兼顾实物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优势,兼有账户与价值属性,具有支付即结算、可控匿名、安全和风险可控、智能化和可编程等显著特征。其中,兼有账户与价值属性,既是数字人民币充分利用双层技术与运营架构、依托和兼容现有金融基础设施与银行账户体系、实现价值流和资金流有机统一的充分体现,也是数字人民币匿名可控的基础条件,为资金追踪、资金自动化归集等更高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化和可编程性,为各类智能化业务和服务创新提供交易和技术支持。
当下,数字人民币逐步走向全面推广阶段。随着其技术发展不断完善,试点场景正由支付场景逐步扩展至政务服务、银行信贷、跨境结算等多元化应用场景。2022年以来,多家银行积极探索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贷款,涉及个人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制造业贷款等多个应用场景,累计授信超千万元。同时,数字人民币对提高跨境支付和结算效率也具有极大潜力。2022年9月,国有银行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正式落地。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的数字货币在该平台成功完成交易试点测试,20家商业银行为客户实现基于跨境贸易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
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其作为核心数字基础设施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此,需要从体系架构、标准规范、技术创新和政策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和创新型数字人民币生态。
第一,加强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底层技术支撑基础。遵循竞争性动态演进发展技术策略,完善和丰富数字人民币零售领域的应用平台和生态场景建设。强化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开发和应用,夯实数字人民币在清算、结算和跨境支付等领域的技术基础,建设零售批发均覆盖的开放、包容、安全和稳健的数字人民币生态。
第二,提升数字人民币应用平台与接口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推进数字人民币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工信等部门标准化建设的协调与衔接,扩大标准的统一性和可用性。以国家和部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鼓励和引导各类机构组织根据自身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要求,在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更高标准,推动数字人民币体系标准不断完善和进步。
第三,推动数字人民币系统技术发展和业务创新相互促进。坚持开放包容的技术发展理念,充分吸收现代科技最新成果,推动数字人民币技术和架构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数字人民币业务和应用创新提供坚实底部支撑。同时,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引导和鼓励各类机构和平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形成技术发展与业务创新相互促进和协同演化的良好态势。
第四,完善数字人民币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配套政策。夯实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法治和监管基础,强化对数字人民币业务、风控、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牢牢守住安全运营底线。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