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新梦想:比特币不依赖中央银行

比特币资讯网 阅读 48 2015-5-15 01:35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电子货币因其方便、难以追踪,并且能脱离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个组织试图创造电子货币的努力都先后以失败告终,直到一个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的出现。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在一个隐秘的密码学讨论组上贴出了一篇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他(她)对电子货币的新构想,比特币就此问世。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成为拥有比特币的第一人,持有50枚比特币。此后一段时间,比特币开展逐步在一小撮密码爱好者圈中流传。

概括来说,比特币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这一规则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干扰。也就是说,比特币不依赖于特定的中央发行机构,而是使用遍布整个点对点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货币的交易,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且根据中本聪此前程序设定,比特币的总量是固定的,为2100万枚,而不像传统货币那样总量不定,央行可以决定印刷量。

比特币的产生,可以打一个比方,就如同黄金的产生一样。黄金需要通过开采金矿生产,比特币则需要经过若干计算完成特定数学问题而产生,这个过程就叫做“挖矿”。与黄金不同的是,金矿可挖掘的数量是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而增加,但比特币的总“储量”只有2100万枚,每生产出一枚,“储量”就少一枚。生产出来的比特币,进入流通环节。由于比特币每一笔交易都有记录,人们能够确切地知道每一个比特币的去处,因此在网站上也能够查询到当前比特币的“发行”数量。

正是上述特征,让比特币的名气很快超越了密码界,得到了之前研究电子货币“前辈”的赏识,称比特币“具有划时代意义”、“是对世界的伟大贡献”,认为比特币有“改变世界的潜力”。

早期,比特币只是程序员手中的玩具,其第一次被当做货币是在2010年5月。当时,美国佛罗里达程序员拉斯勒·豪涅茨花10000比特币在“棒约翰”叫了两块比萨外卖,这是第一次有记录的把比特币当做现实生活中的货币进行交易。

2012年11月28日,比特币迎来了一个里程碑时刻,流通量占到发行总量2100万的一半(也就是说,从那时起,还没有被“挖”出来的比特币只剩一半了)。根据算法本身的设计,从2013年开始,每4年产生的比特币数值会减半,到2140年,2100万个比特币将被“挖”尽。在2013年—2016年的四年时间里,每大约10分钟全球会产生25个比特币。

btcfans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免责声明: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如何避免纽约成为美国比特币发展的拦路虎 下一篇:比特币价格的关键时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