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WA成为DeFi新叙事:2023年成为代币化拐点之年?
在过去几年中,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的叙事一直处于沉寂状态,但最近它开始走红。许多传统金融机构都开始布局RWA领域,如J.P. Morgan在 Polygon 区块链上使用日元和新加坡元的代币化版本执行了第一笔实时交易,持有超过 10 万亿美元金融资产的 BlackRock 正在积极推进其向许可区块链领域的扩张,并将股票和债券转换为数字化代币。
花旗银行报告指出,几乎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进行代币化,金融和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可能是区块链实现突破的“杀手级应用”,预测到2030 年,将有4 万亿至5 万亿美元的代币化数字证券,而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贸易金融交易额将达到1 万亿美元。
香港方面也在期待RWA方面的发展。今年2 月,香港特区政府在政府绿色债券计划(绿债计划)下成功发售8 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欧科云链研究院分析认为,香港发展Web3和虚拟资产不仅是务虚,更要务实。只有弥合加密市场与现实世界间的裂痕,提升虚拟资产的实用价值,最终服务于香港经济社会发展,Web3才能在香港真正落地生根。而 RWA是虚拟资产与Web3应用连接和覆盖现实世界的重要载体,也是香港Web3未来最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
业内甚至提出,2023 年或将是代币化的拐点之年。区块链技术将改变我们交易、消费和与金融产品互动的方式,以符合监管的方式让公开股票可以在链上交易只是一个开始。
Part 1 RWA叙事为何火热
RWA即通过代币化进入区块链的实物资产,这些资产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实物资产,如不动产、股票、债券、商品、艺术品等,将这些实际存在的资产在区块链上代币化,可以使这些资产更容易流通、交易和融资,也可以增加其透明度、流动性和价值。R3PO分析认为,RWA叙事之所以火热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方面,美债收益率上行,DeFi 市场不景气,让加密行业将目光投向RWA。被市场看做无风险债券的美债收益率上行,DeFi 收益率下降,导致加密市场热潮逐渐褪去,Defi 总锁定价值(TVL)从 2021 年 12 月近1800 亿美元高点迅速下降逾7 成,截至5 月6 日已跌至489 亿美元。
随着市场不确定性增加,DeFi 投资者越来越需要多元化的现实世界资产组合,以获得与加密货币无关的稳定收益。而此时,RWA为DeFi投资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通过区块链技术,追求高收益的DeFi投资者可以进入传统的链下债务市场,从而更方便地参与全球金融市场。
实际上,从DeFi发展趋势来讲,其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建立起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通过将现实世界的资产数字化,DeFi可以为其用户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也看到了RWA代币化的商业价值和潜力,并开始加入这一领域。传统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的实际资产,如不动产、股票、债券等,这些资产的代币化可以带来更高的流动性和价值,从而增加了机构的收益和竞争力。同时,RWA代币化也为机构提供了更多投融资机会,扩大了其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对于传统金融市场来讲,资产的所有权和交易通常都需要经过中介机构的认证和监管,这些机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RWA 的使用则可以通过减少对中介机构的需求、自动化流程和增加流动性来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房地产为例,将现实世界的房产资产进行代币化,可以将这些房产的所有权分成若干份,并以数字代币的形式进行表示和交易。这样,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这些代币,间接持有这些房产的部分所有权,从而实现对房产资产的投资和收益。同时,也可以实现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和管理,如自动化的租金分配和房产维护等,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管理效率。
当然,RWA叙事的火热也少不了机构们的助推,如花旗、高盛以及币安等均表达了对RWA这一赛道的看好,但总体而言,RWA的火热也确实为DeFi行业以及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创新空间,它既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机构带来更高的流动性和价值。
Part 2 RWA赛道项目分析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报告,随着从房地产到碳信用额度和自然资源的各种非流动资产都已经成熟,可以进行代币化,到 2030 年,该行业预计将成为一个 16 万亿美元的市场。
根据资产的性质和代币化方式的不同,RWA可以分为稳定币、私人信贷、股票和债券、不动产、碳信用凭证、金属等。R 3 PO对目前RWA赛道的主要类型及代表项目进行分析。
1 、Centrifuge($CFG)-私人信贷
Centrifuge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资产融资协议。它将DeFi与RWA联系起来,同时试图降低中小企业(SME)的资金成本,并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产生与不稳定的加密资产无关的利润,开发人员正在追求将实际货币价值从法定货币转移到加密货币的任务。
2022 年 12 月,Centrifuge 与 MakerDAO和加密货币投资公司 BlockTower Credit宣布了一项 2.2 亿美元的基金,这是迄今为止对现实世界资产的最大链上投资,也是第一家将其抵押贷款业务带到互联网上的机构信贷基金。
2 、MakerDAO($MKR)-债券、稳定币
MakerDAO 是 2014 年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的开源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全世界范围内持有其代币MKR的人均可参与项目治理。另外,MakerDAO发行了稳定币Dai,通过抵押债务头寸 (CDP) 的动态系统、自主反馈机制和适当激励的外部参与者来支持和稳定 Dai 的价值。
根据 Delphi Digital 提供的数据,MakerDAO 通过其持有的 RWA 获利 380 万美元。这些持股对 MakerDAO 的整体收益做出了重大贡献,占其总持股的 11.6% 。MakerDAO 对现实世界资产 (RWA) 的投资显着增加了他们的利润,其中 RWA 占其收入的 58% 。
3 、Swarm ($SMT)-股票
Swarm 自称为“DeFi 上第一批可交易的股票和债券”,于 2021 年 10 月推出,旨在成为透明金融文化的核心,为许多人创造价值。2023 年 2 月,Swarm成为第一个通过受监管的去中心化平台提供数字化美国国库券和 Apple 股票的组织。在证券上市的第一个月,Swarm 的平台用户增长了 11% ,并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卖光了产品,其中 iShares 安硕美国国债 1-3 年期 ETF 在 2 月 24 日交易的第一天就卖光了,特斯拉股票在 2 月 28 日抛售,Apple 股票在 3 月 13 日抛售。而有趣的是,单是苹果的市值目前就比加密货币的市值更大。
今年4 月, Swarm 宣布将再增加七只公开股票,供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在其受监管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平台上进行交易。将上市的新公司有包括贝莱德 (BLK)、硬币库(硬币)、库邦 (CPNG)、英特尔 (INTC)、微软 (MSFT)、微策略 (MSTR)、英伟达(英伟达)等公司。
这些代币100% 由在传统金融市场购买的真实股票和债券 ETF 支持。基础资产由机构托管人持有。代币可以随时赎回标的资产的价值,并且储备资产的月度披露将公开。
4 、Propy ($PRO) -不动产
Propy 是一个房地产交易平台,它使买家、卖家、他们的代理人和托管代理人能够完全在线完成传统的房地产交易,购买报价、付款和契约被上传到一个不可变的区块链上。
5 、PERL.eco ($PERL)-碳信用凭证
PERL.eco 专注于代币化和实现生态相关资产的更广泛采用,并将从代币化碳资产开始,其他与生态相关的资产可能包括基因组生物多样性等。将碳信用额度代币化,PERL 持有者能够抵消他们的排放量并为实现净零温室气体目标做出贡献。同时,PERL.eco 正在与完全受监管的碳交易所 ACX 的运营商 AirCarbon Group 合作,建立 PERL.eco 碳交易所 (PCX),这是一个免费的独立受监管生态系统,用于 PFC 和其他环境金融工具的交易。
6 、Paxos ($PAXG)-金属
Paxos 成立于2012 年,为企业客户对资产进行代币化、托管、交易和结算,使任何资产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实现可信和即时的移动。2019 年,发行世界上第一个受监管的黄金支持代币 PAXG。Paxos提供的PAXG比其他黄金代币、黄金ETF和LBMA 400 盎司金条具有更低的成本结构,且最低购买金额较低且没有存储费用。Paxos 是一家融资最多的区块链公司,总融资额超过 5 亿美元,来自 OakHC/FT、Declaration Partners、Mithril Capital 和 PayPal Ventures 等主要投资者。
结语
RWA 的代币化和去中心化金融模式对传统市场的颠覆潜力不容忽视,未来数年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代币化的资产类型多样化,为投资者提供分散化投资和风险规避的机会。
但是,RWA 的法律和监管环境仍然不确定且不断变化,这给投资者和发行人等带来了不确定性,另外,RWA 的流动性也是一个重大挑战,DeFi 市场缺乏支持大规模交易所需的流动性深度和广度,这可能会限制 RWA 的采用,特别是对于高价值资产。而且,RWA 的技术基础设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安全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方面。
尽管 RWA 市场存在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它们仍然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投资方式,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和稳定的投资回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规环境的逐渐明晰,RWA 市场将会进一步成熟和发展。我们相信,未来 RWA 将成为区块链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及时掌握新动向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比特范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