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Web3将使全球经济活动都变得可编程
世界经济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深刻转型的早期阶段。
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洲西北部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角落发迹。工业革命用机器的力量代替了动物和人力,经济生产围绕着工厂系统进行组织。很快,工业革命使得数以百万计的人类从自给自足、勉强维生的经济中进入了一个富足的世界。
数字经济在起初也同样地不被看好。2008年底,中本聪在互联网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表了他的比特币白皮书。我们现在称这一事件为Web3的起源,因为这是第一个区块链诞生的时刻。但其实,这场革命还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当时科学和军事上的数字通信技术开始缓慢地在经济活动上得以应用。其第一波创新是在计算机、密码学和互连网方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Web1。
到20世纪90年代末,所谓的“电子商务”出现了。新兴公司很快就发展成为全球平台,其技术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新的数字市场找到产品、服务和彼此。这就是Web2,社交媒体和科技巨头的网络时代。
但真正的数字经济时代并不来自于这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而是需要一种非常不同的创新:信任的制造。而区块链正是将信任产业化的技术。
数字经济离不开信任
工业经济借助蒸汽机和工厂等物理创新来做到经济生产的工业化。这种制度化技术组织人类和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蒸汽机之于工业,就像信任引擎之于当今社会一样。数字经济节约的基本生产要素是信任。
区块链不仅仅是一种新工具,它还是一种新的经济基础设施,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信任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基本事实,其中包含身份、所有权和智能合约中的承诺等。
这些经济事实是任何经济的基础。它们通常在家庭、村庄或小企业等小群体中运作良好,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验证这些事实和监测其变化的成本越来越高。
解决信任问题的制度性解决方案已经发展了数千年。更深层次的制度涵盖法治、民主治理原则和官僚机构的独立性。还有各种行政组织结构,其中包含公共企业、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类似的合作技术。然后我们有了市场,一个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相关机构。
正是由于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有了“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卓越能力,我们今天的世界才能如此繁荣。
完成数字连接的最后一环
信息技术增强了我们与他人互动的能力,拓宽了我们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各个层面的视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互联网零售。90年代后期,互联网上出现了广告。到2000年代中期,新闻、信息和熟人社交已经迁移到互联网上。自2008年出现以来,加密货币和原生数字金融资产也进入了互联网。剩下的最后一个挑战是将现实全世界的实物资产也放到互联网上。
执行此操作的技术已经存在。很多人认为NFT(Non-Fungible Token)只是一些JPEG文件,但它的用途远不止是可收藏的数字艺术品。NFT是一项正在进行的数字产权演化实验。NFT不仅能够被认为是所有权凭证,还能够被认为是现实全世界资产的数字孪生体。它们使独特的资本资产“可计算”,就能够搜索、可审计和可验证。换句说法,NFT能够在数字市场环境中以极低的信任成本进行交易。
物联网也是一种能够实时跟踪现实世界资产的技术。预言机能够在区块链上实时更新数字市场上交易的实物资产的行踪。只要你这两年用过快递包裹的追踪功能,其实都体验过了这项技术的早期雏形。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一直在努力构建所有必须的社会基础设施,以在数字世界中复制现实世界。我们现在拥有货币(稳定币)、资产(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产权(NFT)和一般组织形式(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一些新锐人才也在设计选用智能合约的纠纷解决机制。其他人正在开发机制以更多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
这些创新何时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上的难题已经被先行者攻克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这些新的实践和技术为所有人所用。今天,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我们能够在网上工作、购物甚至娱乐,而且数字连接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增强这种连接性的新技术从某种角度看来,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不难接受。
基于Web3的可计算经济
我们很容易想象一个互联的世界,到2030年,公民、消费者、投资者和劳动者能够随意在物理平面和数字平面之间无缝地生活。
这样的经济模式被称为数字经济,因为最重要的技术创新发生在数字世界,而数字经济创造的经济价值来自Web3技术带来的信任产业化。但鉴于经济活动的物理部分和数字部分将无缝融合,我们能够将其称为“可计算经济”。在可计算经济下,全球市场可享有低成本信任。
要做到可计算经济,仍然缺乏可用的“可计算资本”。
我们现在能够将世界上所有的实物产品和服务标记为一种通用的、可互操作的格式,将它们列在一个公共账本上,并以低信任成本做到市场交易,这些交易能够由底层编码和执行的规则进行管理参照结合。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
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可计算的资本,借助它来实现“可编程商业”,之后会做到我们将其论为“图灵完备经济”的经济模型。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