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Fi激辩:我们为什么起飞失败了?

链茶馆 view 53218 2022-10-25 14:55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虽然SocialFi的概念非常分散,从基础设施到应用都有着各自的逻辑,几乎没有行业共识可言,因此讨论起来相当吃力,现场也几度混乱,但这是一次成功的对话!

嘉宾从不同视角出发去阐述SocialFi,无论是否与自己的已有认知兼容,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看到了更多元的深入视角,而这也正是我们举办对话的意义所在。

而链茶馆举办的上上一场NFT收藏品主题的聚会,虽然也是跨鸿沟的对话,但比较失败,因为其实只有两个世界——Crypto投资和互联网营销。过去是两个世界,未来也是两个世界,那场活动只是让大家再一次切身感受到这是两个世界。

这场SocialFi的聚会则不同,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领域,但归途都是Web3,交流的不同看法,会融入我们对Web3的理解,哪怕是不认可对方的看法,但这种不认可也是我们的行业见解的一部分。

本场聚会共19人,有区块链技术专家、投资人、高校研究员、媒体人、产品经理、SocialFi项目负责人、区块链通用架构师等不同的身份。

场面过于混乱,这里删繁就简地提炼出一些现场碰撞出来的有价值的信息,相信可以感受到现场讨论的激烈程度。

另外,由于许多讨论不便于公开嘉宾身份,因此以下的总结全部隐去个人信息。

SocialFi的机会在基础设施还是应用?

VC:

SocialFi可以分成不同的Layer去理解。Web3需要一个通用的Infrastructure Layer(基础设施层)去解决数据存储、DID标准、隐私保护,往上是Middle Layer(中间层),主要是建立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和社交图谱,再往上就是to C的应用层。

目前Web3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SocialFi应用是通过代币激励来吸引C端用户,还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用。而且即使现在有SocialFi应用跑出来,未来Web3的基础设施成熟了再去接入数据也会非常困难。

所以SocialFi的发展趋势,我比较看好从底层开始去做,把通用的底层搭好之后再去搭协议,最后在协议的生态里去做各种不同的应用,应用之间的流量、内容可以共享。

产品经理:

SocialFi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可以并驾齐驱,先去验证产品的商业模式,等基础设施发展起来再套进去。

VC反驳:

你说的那个路径,我接触了蛮多公司在做。比如吸引东南亚用户进来,流量非常便宜,可以做到日活10万,但是用户留存不行,非常考验运营维护的能力。

区块链技术专家:

为什么DeFi能做起来,因为区块链技术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这个账本可以让金融行为自动化、公开化,但是这个账本很难去记录Social的内容,能做的只有经济模型激励层。

所以SocialFi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上做出跟Web2不同的产品,而是不同的经济模型,用Web3的token去吸引Web2的流量是一个很好的获客方式。

主持人反驳:

把token当做获客渠道去吸引Web2用户,这个观点很「链改」,但「链改」的叙事在2018年就已经破产了。

SocialFi项目方反驳主持人:

有些项目做得很成功,比如说StepN,最高百亿市值,如果改进下模型可能活得更久。

另一个VC补充:

得做庄。StepN是币安做庄,所以可以起来。逻辑是泡沫拉得高一点,散户来买单。

SocialFi适合哪种类型的应用?

区块链架构师:

数据有很多种类型,熟人聊天这种单体数据的价值相对小,而金融数据就非常有价值,所以DeFi最先爆发。

所以不是所有的Social都需要Finance,例如熟人聊天的变现路径非常长,而且也很难去量化用户的贡献,但是像Mirror这种就有价值,因为有流量而也有付费意愿。

研究员:

Web2发展起来的项目都是基于高频和刚需,Web3的效率和人数都比不过Web2,那么能否从一个非常细分的夹缝中先跑出来?

另一个VC:

一定要从人性本身的逻辑去思考Social,Social一定是有目的的,如果这个目的不是刚需,就没办法添加Finance,另外高频可以有更多可组合的空间。

现在的很多SocialFi产品强调的是Finance,产品本身没什么价值。抖音这个产品在带货之前就已经很成功了。

与招聘相关的项目方:

我关注的不是2C,而是B2B或者B2B2C。我在想是否可以创建一个社区,每个人的身份是可切换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贡献价值,然后获得对应的token,然后token可以往场外流出。

另一个VC反驳: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不利于招聘赛道,但很适合知识技能类的商学院,类似于樊登读书这种。

Web3开发商:

Social解决的是两大本能,性本能和生存本能。Web3应该很难解决性本能,但是解决生存本能的机会还是非常多,有Finance的空间。

最后,现场讨论过于混乱,从量子通信到邀请码,太过跳跃。以及大家其实还在同步关心另一场大会的动态,场面一度失控,所以这里略去许多内容。

主持人:

我简单小结一下:在应用层,很多领域并不适合去做SocialFi,只有一些高频、刚需而且高净值的领域才有可能跑出商业上成功的产品。

关于SocialFi应用的经济模型的补充

另一个研究员:

token是一个获客方式,不是产品最本质的东西。

GameFi项目方:

Social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它像生命体一样可以一直繁衍生息,有非常强的可持续性,那么基于此的赚钱模式就可以延续下去,而且无论是头部、中部还是尾部的参与者,都可以获得TA应该获得的利益。

GameFi的经济模型需要在用户赚钱和游戏生态发展之间平衡,SocialFi也是如此。所以Social具体与Finance结合,关键是如何衡量互动的价值。

看好SocialFi的什么方向?

现场嘉宾依次阐述,这里只截取核心观点。

我比较看好Mirror这种创作者经济,因为只有创作者才有经济可言。

我不是特别care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因为现在还非常早期,我更关注团队,好的团队能够探索出来好的模式以及运营好的产品。

经济模型还是比较重要,最先成功的可能还是在黄赌毒。

听下来感觉SocialFi不太适合2B,比较可取的方向还是得高频。虽然没有解决我现在的问题,但让我思路稍微清楚了,可能要换一个方向去重新捋一下。 

SocialFi底层的东西遥遥无期,还是得从上往下,先做一个大家都用得起来的东西。对于一个SocialFi项目而言,一切的基础是能够破圈的Social赛道,以及非常好的经济模型。不看好依赖于VR、XR这种硬件的元宇宙社交,它可以带来很好的体验,但不会是日常。

SocialFi的破圈,在2B领域的机会还是概念来营销,在2C领域就很难。

现阶段我比较看好社区,因为无论投资什么项目,首先看团队,其次看社区的表现。

SocialFi是一个筐,啥都能往里装,大多数产品没有亮点,只有token激励,而这又是短期效应,产品上的亮点可能大厂反手一做,Web3的产品就没机会了。

现阶段做2C,对于Web3初创团队而言,可能不是那么的make sense,所以我们至少两年内只做2B。

经济模型已经够多了,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SocialFi。应该先想清楚它的起点、终点以及中间环节怎么循环起来。SocialFi一定是基于有效社交展开的(哪怕只是满足很小众的需求),后面的经济模型才有价值。

SocialFi出现爆款的话,经济模型是最基础的,一定要考虑流动性的长期运转。

大部分的SocialFi项目是为了SocialFi而SocialFi,只有Social功能很难跑出来,未来的独角兽不是单单解决了社交刚需,而是解决了「Social+」的复合型问题。

人与人的交互都是Social,做业务就是做Social。SocialFi产品需要考虑非Web3不可的痛点,并且产品的运营可以套用传统互联网留存、激励、裂变等做法。

Web3还是得关注00后甚至10后,他们是未来的Web3原住民,很多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可能会试验出一些新的产品行为,而不是我们现在讨论出来的任何的可能性。

SocialFi除了外部经济激励,还有什么能让价值长期留存在产品里可能是更重要的命题,我觉得SocialFi产品最先跑出来的大概率是Social和钱的结合,因为区块链能够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资产的流动性,就我们不需要一个第三方中介去帮我们保证这个交易。

·主持人总结:

SocialFi当然有很多机会,但应该分清是是基础设施、中间件还是应用的机会,不同层次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

SocialFi在应用层的适用领域是那些高频、刚需和高净值的领域,解决方案不应该是简单加一个激励模型,而是以crypto的逻辑重构,所以未来可能跟SBT之类的新东西结合出新的形态。

总结

这场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虽然来的时候都不同频,但是经过深入讨论,也许改变了原有想法,也许仍然坚持最初的判断,但至少通论会让判断更加清晰。

现场所有人都达成的共识是——SocialFi的不同layer有着不同的逻辑,要分开看,不能乱。

现场没有达成的共识是——现在的机会在基础设施还是在应用?(主持人夹带私货:机会在SBT、DID等中间件的创新上)。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Disclaimer:

Tags: NFT SocialFi
Previous: 1inch——DeFi 领域独角之王 Next: 比特币与黄金的相关性在过去一年中接近 1,表明触底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