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App“子钱包”改名“钱包快付”,为什么?
不久前,数字人民币App迎来更新,其中“子钱包”这个数字人民币“经营”已久的功能之一突然进行了更名,变更为“钱包快付”。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好记更好懂”,为进一步贴合业务实质,提升用户接受度。那么,一项从试点之初就“强调”并推行的功能为何突然“舍弃”了呢?
“子钱包”初始定位模糊,与“母子钱包”有冲突
实际上,“子钱包”的概念从推行开始就有一些问题。
一方面在于“子钱包推送”的定位模糊,“子钱包”的两个产品有交集但又不同。
穆长春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经济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分论坛上曾对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享。他表示,数字人民币钱包是数字人民币的载体,是在中心化管理、统一认知和实现防伪的前提下,央行与运营机构采用共建、共享方式开发钱包生态平台,对钱包进行管理并对数字人民币进行验真,并实现各自视觉体系和特色功能。
根据不同的维度划分,数字人民币钱包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数字人民币钱包按照权限归属分为母钱包和子钱包,钱包持有主体可将主要的钱包设为母钱包,并可在母钱包下开设若干子钱包。子钱包隶属于母钱包,并由该母钱包用户进行管理。
因此在“母子钱包”的概念下,“子钱包”更多的是数字人民币钱包体系下的一部分,依托于“母钱包”而存在,个人可以通过子钱包实现支付场景的限额支付、条件支付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功能。企业和机构可通过子钱包来实现资金归集及分发、财务管理等特定功能。
而“子钱包推送”又特指数字人民币App中的一项功能,一直以来被当做是数字人民币的特色产品来推行。
具体而言,用户在“数字人民币App”上进入子钱包列表,打开商户子钱包推送开关,选择运营机构数字人民币钱包子钱包与商户App进行绑定。当用户需要在商户App进行支付时,使用用户个人钱包中的资金进行免密支付,并授权运营机构发送扣款指令,运营机构即可在不验证用户的支付密码、短信动态码等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商户的指令从用户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扣款。
因此,“子钱包推送”功能与钱包体系下的“子钱包”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再加上“母子钱包”所需要传达的“限额支付”、“条件支付”以及“资金管理”等功能还未具体应用,“子钱包推送”容易混淆两者的关系,让普通用户甚至行业人士也难以理解。
另一方面“子钱包推送”的设计初衷在于安全,但功能设计过于复杂,且与“母子钱包”体系存在理解上的冲突。
更名非舍弃,“钱包快付”的使用逻辑更直接
“子钱包推送”在设计之初为了凸显“安全”特性,突出了其主动“推送”的方式,通过推送可以实现特定商户限额内的免密支付,且可以有效地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但是“子钱包推送”存在着一定的使用便捷性问题,一方面子钱包需要预先开启并推送至相应的商户才可使用,且每个钱包需要单独推送,使用起来并不直观便捷,另一方面随着加入子钱包的商户越来越多,其推送管理也略显复杂臃肿,拖累了整个数字人民币App的使用体验。
实际上,“子钱包推送”更像是一项用户协议,类似于银行卡的“快捷支付”,安全固然重要,但是相对于“子钱包推送”的理解门槛,“钱包快付”正向开通免密的方式,可能更加适合大多数用户的使用逻辑。
当然,“子钱包推送”的更名并不意味着“子钱包”概念的舍弃。相反,在移动支付网看来,之所以将“子钱包推送”改为“钱包快付”,也是为了厘清“子钱包”原本的定位,分割两个产品的潜在关联,优化“钱包快付”的使用体验,同时拓展“母子钱包”的应用能力。
据移动支付网统计,目前数字人民币App上支持钱包快付的商户多达86个。而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拓展“钱包快付”线上商户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条件,比如需要是头部互联网平台类商户或政务服务平台等。
“子钱包推送”的更名,也有利于未来“母子钱包”应用的拓展。
9月23日,由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攻关的数字人民币母子钱包技术在电力交费场景创新应用,在国网江苏电力苏州供电分公司实现全国首单落地。据悉,其利用数字人民币母子钱包技术,实现用户将电费资金转账至协议约定子钱包账户后,资金管理平台即可智能匹配用电户号,完成自动交费销账,简化了电费交费程序,方便用户快速交纳电费,也方便企业财务管理。
再比如,准账户模式的硬钱包在发行时不记名、不挂失,但其通过软钱包进行绑定之后即成为了一个“账户模式”的硬钱包,可依托母钱包账户以“子钱包”形式存在。
未来,基于“母子钱包”的资金管理能力,结合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将有助于数字人民币在更多个人和企业的限额支付、资金归集、财务管理上发挥优势。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