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Web 3.0 是一种突变,一场颠覆

启元社 view 1498 2022-7-8 00:49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朱嘉明:Web 3.0 是一种突变,一场颠覆

Web 3.0 主导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

2022年,Web 3.0 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一波接一波。但是,Web 3.0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雨和张孜铭主持撰写的《WEB 3.0: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得以出版,实在是及时和重要的。

在互联网历史上,人们提出Web 3.0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6年前的2006年。那时,距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中本聪”创造比特币还有2年时间,区块链还是极为生疏的概念。

朱嘉明:Web 3.0 是一种突变,一场颠覆

这年的11月,雅虎(Yahoo)创始人杨致远(Jerry Yang)在 Technet 峰会上,针对当时Web 2.0已经显现的硬件和软件问题,提出网络的力量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所以需要称之为 Web 3.0的真正公共网络载体,实现专业、半专业和消费者之间没有清晰界限,可以共同创造一种网络互动和网络效应的商业和应用程序。

之后,谷歌(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奈飞(Netflflix)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以及互联网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纷纷阐述过Web 3.0的内涵。但是,人们并没有形成对 Web 3.0公认的定义。维基百科对Web 3.0的定义做了一个技术性的罗列描述:Web 3.0是当前各大技术潮流迈向新的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包括互联网、网络计算、开放技术、开放身份、智能网络、分布式数据库、智能应用程序。

朱嘉明:Web 3.0 是一种突变,一场颠覆

直到如今,十余年过去,人们对于Web 3.0才只是达到了这样的底线式认知:Web 1.0是静态互联网,Web 2.0是平台互联网,Web3.0是价值互联网。

造成当时的人们对于Web 3.0认知的滞后和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值得探讨的。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1)Web 2.0暴露出其技术性和制度性问题,人们从不满到难以容忍需要时间;(2)支持Web 3.0的技术成长需要时间。在2006年,还没有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尚未成熟;(3)Web 3.0的数字经济生态环境需要时间;(4)Web 3.0的新理念如DAO的注入需要时间。总之,Web 3.0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技术基础不断改变。

2022年,Web 3.0所主导的一个新时代确实到来。虽然有些姗姗来迟,却正是时候。人们不仅认识到Web 3.0的核心价值,而且深刻意识到推动Web 3.0的紧迫性。

所谓Web 3.0的核心价值是要构建一个去中心化、价值共创、按贡献分配的新型网络,而绝非是对现阶段互联网的简单升级;所谓Web 3.0的紧迫性在于,唯有Web 3.0可以彻底改变Web 2.0因为中心化而被权力、资本,或者权力加资本的力量所日益深度控制的态势,遏制通过数据垄断所形成的“网络帝国主义”继续扩张的态势,减少以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风险,实现互联网回归到向好(For good)的初衷。

所以,2022年对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和Web 3.0都是关键的时刻。也正因为如此,自春天开始越来越多的Web 3.0的开发者加入,新兴的区块链生态的增长速度比以太坊在同时期的增长速度更快,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Web 3.0。

朱嘉明:Web 3.0 是一种突变,一场颠覆

事实上,这样的局面在2021年后半期已经开始出现。2021年底,一群加密爱好者通过DAO众筹资金的形式参与竞拍苏富比(Sotheby’s)展出的1787年《美国宪法》初版印刷本,在72小时众筹4000万美元。这被认为是开启了Web 3.0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相比较于 Web 1.0 和 Web 2.0,Web 3.0 属于人们怀有强烈价值倾向和获得系统性技术支持的互联网重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Web 3.0 并不会,也没有必要和可能取代 Web 2.0,而是与之平行存在的互联网体系,而且最终胜出。那么,在 2022 年,而不是 2006 年所理解和建构的 Web 3.0 究竟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1)遵循 DAO的原则的互联网平台,消除点对点关系之间中间人,从根本上重构核心社会和经济结构;(2)支持去中心化金融(DeFi)、去中心化科学(DeSci)、去中心社会(DeSoc),甚至去中心化产业(DeInd) 发育;(3)社会资本替代传统资本,进而形成共同创造的集体价值和社区财富,而且可以实现自有资产的处置权,对流量价值的计量权;(4)Web3.0的各种用户,参与平等开放的注意力经济,以参与者、消费者、贡献者等身份,通过多元化代币,实现连接转换为所有权,真正掌控数字自主权,保障“劳者有所得”。例如,引入新的可编程经济模型,将财富分散到整个创作者领域以及所有生态参与者;(5)全方位引入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节点、时间戳、哈希值、通证经济、智能合约。达到底层设施公共化,应用轻量化和数据层独立化的统一,形成更高层面的全新互联网结构;(6)基于标准化技术接口,提供用户基于基础服务进行二次开发,凭借特定身份识别方式,打通在多平台的数据,将在一个平台的资产和信息转移到另一个平台打造物理层和传输层,实现平台之间的价值自由流动;(7)有助于增强社区归属感,推动社区经济成为真正的所有权经济,引发社会企业的成长;(8)Web 3.0突破“技术中性”的边界,显现真善美的伦理价值。

此外,Web 3.0将引入IoT、AI 3.0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全息影像”与元宇宙结合,实现公司、城市、货币、社区和国家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孪生世界的一体化。

如果说,从Web 1.0到Web 2.0是渐进和演变,那么,从Web 2.0到Web 3.0,则是突变,甚至充满了轰轰烈烈的“颠覆”。这是因为,Web 3.0所带来的绝非是仅仅改变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消除Web 2.0内卷化的基础,而是在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实现比特重塑原子,在经济层面上提供了未来数字稀缺性资源和社会财富分配的新模式,使集体和社区拥有未来,而不再是少数大规模企业拥有未来。

所以,Web 3.0将不可避免地冲击互联网诞生以来的既得利益结构,特别是强大的传统资本,有助于探索解决全球范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等的新路径。根据a16z的最新报告,预计2031 年,Web 3.0用户数将达到10亿。这就是说,从更为长远和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Web 3.0势必影响传统地缘政治,导致以所谓技术政治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影响现代公司制度和国家治理规则和体制。

中国作为一个数字经济大国,需要对Web3.0继续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去芜存菁”和建立科学的监管体制。现在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云端的监管机构正在超越基于国家的监管机构,以及国际法治正在成为代码规则。

最后,我想强调,Web 3.0的未来道路还很漫长,充满挑战。例如,如何设计公平的权力结构(equitable power structures),实现去中心化的技术和分布式权力的动态性平衡就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挑战。此外,还有来自保守观念的怀疑论者的挑战,以及现实中的以Web 3.0 名义的商业炒作和投机。但是,历史将会继续证明Web 3.0的生命力。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林嘉文博士(Gavin Wood)将以太坊描述为“一台全球计算机”。

朱嘉明:Web 3.0 是一种突变,一场颠覆

最近,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等人发表的最新论文《去中心化社会:找寻Web 3.0的灵魂》,试图阐述如何通过灵魂绑定的通证(“soulbound” tokens,简称SBTs),开启从“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社会信用,创建具有可分解、共享权利和权限的新型市场,进而由 “灵魂”组建DAO,构成基于丰富和多元生态系统的去中心化社会(DeSoc)。将“灵魂”概念引入区块链和通证领域,且与金融、艺术和DAO结合,赋予革命性的内涵,其意义不可低估。可以肯定的是,Web 3.0是一个动态的体系,不断吸纳新的能量和形成新的动力,其所面临的技术困难正在不断得到克服和解决,不断逼近由一个充满理想和理性的群体所设定和调整的目标。

在本书第一章,有一句开卷语,是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的一句话:“30岁的万维网,已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互联网了。”所以,需要Web 3.0 ;所以,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包括本书作者这样的年轻人,不断加入互联网创新,最终使Web 3.0成为人们希望的、期待的互联网,成为向好的(a force for good)互联网。

也许,能达到这样目标的互联网很可能是以Web3.0作为重要架构和主要机制,以元宇宙作为展现形式的Web 4.0。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James Gwertzman:元宇宙如何解锁游戏基础设施 Next: 高红冰:元宇宙将带来哪些产业和生态变革?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