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大势中的赛道选择:元宇宙和Web3机会如何?

01区块链 view 24 2022-6-21 19:01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数字科技企业不是靠自己长大的”。数字科技企业背后的股权投资机构间接推动了数字科技的创新和数字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零壹智库出品的《数字科技投融资全景报告2022》显示,2021年数字科技领域的投资活动十分活跃,融资数量和金额双双大增,分别同比增长88%和122%。

不过,2022年开局以来,疫情、资本市场深度回调等各种不利的因素叠加,数字科技领域是否仍将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未来数字科技领域的机会在哪里?投资机构又将做出哪些调整?一些热门的风口是否具有持续性?

2022年6月10日,由《陆家嘴》杂志、零壹智库主办,北京文投基金联合主办的“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数字技术涌现与投资革新”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提供技术指导,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专委会、中国投资协会数字资产研究中心、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蓝色方略提供技术支持。

在本次峰会“数字科技大势中的赛道选择”的主题圆桌讨论上,汉理资本董事长钱学锋,敦鸿资产合伙人俞文超,红杉中国前风险投资人、《WEB3.0: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作者杜雨,CMC资本VC基金投资副总裁刘海涛,《陆家嘴》杂志执行主编张燕进行了一场关于数字科技投资趋势与赛道选择的大讨论。

一、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张燕: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投资人和机构感觉,今年市场在变冷。身处投资一线的嘉宾是否有同样的感受?请嘉宾结合自己所在的公司,谈一下疫情的影响,以及现在复工复产的情况。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各位嘉宾所在投资机构是否会放慢或者减少对数字科技企业的投资布局?

钱学锋:大家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居家隔离造成停摆,对实体经济尤其像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影响很大。但反过来,疫情实际上加速了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包括企业、政府、社会等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从我们的角度,这一段时间有好几个项目已经签约。

对于我们来讲,除了盖章、投资、协议、签字可能要到办公室,其它无所谓复工复产,在家办公其实也没有闲着,反而比在公司更忙。在上海过去的三个月,A轮学堂和汉理资本进行了将近40场直播,帮助创业者学堂的学员、被投企业克服疫情的影响;同时也关注到比如说元宇宙,进行了将近十七八场元宇宙的直播,邀请了很多元宇宙领域的创业者直播分享他们的创业案例。

当然我也理解,疫情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最近看到一项线上调查,发现目前VC行业是所谓的“721分布”,即7成投资机构处于“观望”状态,2成可能直接“躺平”,只有1成左右是在“推进”。

俞文超:复工第一时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向投资企业打款。实际上,疫情对投资机构的影响很大,中国主要的机构聚集在北上广,因为疫情,很多主流机构基本上无法正常出差去现场看项目,也无法去项目现场做尽调;即使最近投资了,但整个签字、盖章的工作也完全受到影响。对项目方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投资机构的确有兴趣跟进,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继续,融资项目的完成时间可能被拖的很长。

我们在疫情期间对手头项目进行了梳理,发现两类受到很大影响,一类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

第一,业务以线下为主,特别是线下门店,疫情之下无法正常开业,所以这类公司账上的现金很难支撑很久,对企业的挑战非常大。不过敦鸿资产对这类公司的投资占比非常少,对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也进行了帮助。

第二,涉及到生产制造环节,可能有一些硬件产品公司有上下游的供应链,这些供应链往往位于江浙沪,比如我们有个项目在苏州的代工厂,疫情期间关了几个月,这对公司的供应链挑战很大,影响了公司的产品销售。

第三,是我们投资最多的数字科技类企业,这类企业基本上靠线上办公、线上交付就能完成,对他们的影响相对有限。甚至疫情对这些公司反而有利好作用,比如,我们投的国内头部云视频会议供应商小鱼易连,在疫情期间云视频成为刚需,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非常快,利好了公司的发展。

对于敦鸿资产来说,并没有刻意地要去放慢节奏,该怎么投就怎么投,相对来说不会被外部的情绪所影响。

刘海涛: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反倒觉得现在这样的状态对整个行业来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因为市场“冷静”下来了。

我个人认为,疫情可能更多只是一个阶段性影响,反而是二级市场的状态对我们的影响更加深刻或者深远。大家其实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在二级市场(美股、港股)很疯狂的状态下,无形中会推高一级市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下这样的供需关系会不平衡,加之一级市场的资金量巨大,但实际优秀标的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就导致了一些相对较好的标的受到大家的追捧,也导致了估值的虚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随着二级市场逐渐恢复冷静以后,一级市场从业者正好可以反思过去一两年内在估值上的不敏感。

我们并不会特别在乎疫情对于某些产业的短期影响,相反我们更在乎整个市场是否健康,让我们能够理性分析、从容判断,从而能够真正拿到自己想拿的资产,这是我的思考。

二、To B机会多,元宇宙和Web3值得关注

张燕:过去十几年超级独角兽和独角兽跑出来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但现在确实比较难看到这样的盛况了。请问数字科技方向的哪些赛道在未来会更容易跑出独角兽和超级独角兽?

钱学锋:Web1.0、Web2.0、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创业创新很多都是在To C端完成的,超级独角兽也大多都是To C端企业,像BAT基本上都是Web1.0时代创立的企业。

现在我们讲的数字经济有很多是面向企业级服务,近几年我们也投了一些这类公司。通过复盘发现,To B和To C端的创业不太一样,To C端企业起得快、赢家通吃,但是很烧钱、阵亡率很高。当年“千军万马”奔向电商领域,现在剩下的企业已经没有几家。但是,To B端企业不太一样,他们往往起得比较慢,比如美国最成功的一家SaaS软件公司Salesforce,在过去十年一直表现平平,直到客户、产品、服务等各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水平,同时时机又不错,才会一下子成长得非常大。所以,在To B端,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要耐得住寂寞。

未来几年,To B端尤其是数字领域,陆续会出现很多成熟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Web3.0公司。相对来讲,中国To C端企业的市值跟美国企业相当接近,但是To B端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讲,任重而道远。

所以To B端还是有很多投资机会,投资人、创业者们要奉行所谓的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

俞文超:过去的互联网红利催生了超级独角兽,这是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很好地利用了人口红利,形成了整个平台经济,可以说在Web2.0时代已经做到极致了,目前来看,留给大家的机会不多了。

现在大家关注的To B科技类公司,更多是垂直类的机会,这类企业往往解决的是点的问题,很难延伸到面,几乎不可能形成平台经济,同时,这类企业的产品研发周期也非常长,需要投资机构有非常好的耐心去等待。当然,投资机构选择什么时候切入也非常重要。

对于未来什么赛道有可能跑出独角兽或超级独角兽,我们认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是元宇宙。相对来讲,敦鸿资产目前还是投偏基础设施的方向,像算力、交互、硬件终端等等。事实上,两三年前敦鸿就已经按照这个路线进行布局,只不过刚好元宇宙概念爆火之后,发现我们投的跟元宇宙相关的公司有差不多10家,但投资伊始并不是为了元宇宙而投,而是本来就是按照这一路径往前延伸。

回到为什么会看好这个赛道,元宇宙是整个信息技术发展必然会到达的一个阶段,举一个元宇宙重要组成部分VR/AR的例子,目前VR赛道可以看到,光是Oculus的出货量已经来到千万台级,头条收购的Pico今年可以冲击两三百万台出货量,基本上是奔着超级硬件的方向而去;但是,我们更看好AR,因为它相比VR落地场景更丰富,的确有机会成为新的超级计算平台。我们内部研究过,从早期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事实上,每一个超级智能终端时代,超级终端厂商都是最大的获益者,比如像PC时代的微软、IBM,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甚至智能汽车时代的特斯拉。从PC电脑,到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几乎每个超级智能终端,都是在基础算力具备,凭借全新人机交互方式,在当时技术水平可达到的情况下完成的。AR叠加了3D空间,包含了新的维度数据,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超级智能终端,只不过现阶段的AR产品有点像苹果推出iPhone之前的诺基亚塞班智能机,一个划时代的AR产品还未出现,还需要时间待技术成熟,才会出现真正的划时代的产品。技术不断迭代才会进入新的时代,我们现在正在为这个时代做准备。

在元宇宙这一领域我们的布局是围绕着算力、底层技术、硬件终端等基础设施展开,从硬件终端到底层核心技术,再一层一层往上布局,目前敦鸿资产已经布局了大约有10个项目。

杜雨:新的赛道和新的概念,每个人界定不一,我很认同前辈讲到的To B肯定是整个大方向所在。过去一年我主要聚焦在数字内容领域,所以就整个科技领域来看,我想分B和C两端来讲,我比较看好与Web3和元宇宙相关的细分赛道。

首先来看C端,单看Web3.0这个垂直领域,出现超级独角兽还是比较难的。Web3.0强调所谓的平权和去中心化,一家独大跟Web3.0的思想相背离。我认为,Web3.0时代,更多是在每个子领域可能会有独角兽诞生的机会,超级独角兽已不太可能出现。一个好的方向,可以让更多的创业者有新的机会,而不是像Web2.0时代,所有的人才都归附所谓的大厂,这可能是Web3.0跟Web2.0、1.0之间的一个很大区别。

就元宇宙而言,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在元宇宙大的概念下,我认为会容易成长出更加有生命力的商业新物种。这些都是我在C端看到的潜在机会。

其次,从B端来看,无论做SaaS,还是PaaS,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与美国在生态环境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从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讲,美国企业更早进入“降本增效”阶段,它们不断通过企业服务提高精细化的运营水平,缩减成本,进而提高了利润。但中国企业,投资人的感受是,它们更多追求收入的增长,甚至一些中小企业追求所谓现金流的增长,可能对于财务的概念不一定那么清楚。

所以说,今天中国SaaS的生态,跟美国实际上还有较大区别。如果我们找新增机会,依然看到的是围绕元宇宙或Web3.0所带来的一系列To B企业服务的机会。

Web3.0在我的认知中,实际上应该是更加百家争鸣的生态。因为在Web3.0时代,企业集中度不会像Web2.0那么高,这就会带来了一个机会——会有越来越多Web3.0时代的真正中小企业主,它们有很多的服务、后台的技术可以被公共化,这其中会产生很多PaaS和SaaS的机会。

就像在移动互联网C端,中国在很多商业模式创新上远超美国一样,Web3.0时代,企业服务反而会是中国弯道超车美国的机会,同时,也会出现更多本土化的创新。

刘海涛:独角兽最重要标准是估值。估值为什么会与公司收入关联在一起,这可能需要被探讨。To B尤其是SaaS,可能被估值的时候,上来就喊10倍、15倍或者20倍的价格,但这个倍数可能是市场情绪和供需关系带来的结果。估值基础为什么是PS,而不是PE,我们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10倍PS是被简化的估值模型,它的源头其实还是传统模型抽象出来的结果,这可能不是那么合理。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10倍PS被大家所认可,是因为它是一个简化模型,并不是因为是10倍所以就合理,这里面的因果关系被大家误解了。先抛开10倍PS本身是否合理,我们先说收入是什么,为什么To B很难跑出大公司?在整条产业链里,最终的产业规模事实上是被To C企业的收入所表现,比如一个行业里有10家企业,这10家企业总收入加起来就是这个行业的总规模,但是为这10家提供服务的服务型企业,只是在解决企业某一个环节的问题,所以它的价值量本身不可能跟一个整体产业规模相提并论。

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如果认为收入是一个公司估值的依据或者基础的话,那么To C企业的估值永远会远超与它相关的To B企业。我认为,要求一个To B企业成长成为一个类似于阿里、华为或者腾讯这样To C企业的规模和估值,本身可能过分了。

回到To B企业本身,更多应该考虑的是在自己能做的事情里,能够创造多少价值,然后再考虑还能再去为谁做什么。这可能是一个企业Top Line增长背后的主要动力。

三、数字科技创企的“诗和远方”在哪里?

张燕:现在的大环境都不是特别乐观,请几位嘉宾从投资人的角度给数字科技方向的创业企业一些建议。

钱学锋:我送给创业者四个字:“剩者为王”。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业务受到的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以汉理资本的一些被投企业为例,今年做企业级服务的销售下调20%、30%都很正常,但是要坚持住,如果留不在牌桌上,那就没得玩了。

在数字经济领域,个人认为政府会继续加大投入,此外疫情让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和加快。对创业者来讲,首先,能够出来创业的都是好汉;其次我觉得严冬下更能考验创业者,如果坚持下来,“诗和远方”就在前面等着你们。

俞文超:对于数字科技类的公司来说,现在就是八个字“开源节流,自我造血”。

现阶段整个市场相对较冷,再去指望靠故事、技术先进性,去一轮一轮地融资不是特别现实,所以摆在眼前的是,要尽快地找到符合自己的落地场景和精准的客户,然后切进去,打深打透。另外,内部还要各种精简,该优化的还是需要优化。还有关于融资,如果有机会融资的就拿钱,不要太纠结于估值、条款。

杜雨:我认为很核心一点就是要兼顾核心技术与落地场景。落地场景,其实是很多技术出身的创业者很容易忽视的点。一家公司的商业价值核心还是来自于用户,不能过度沉迷于某一项领域的技术线,也不要陷入自己构建的假想世界中,而是真正落到实际,去解决一个个用户的真实诉求。

在这个时代,不必以学历论英雄,不必以年龄论英雄,敬畏每一个专业背景的人,把每一个人最真实的视角和真正观察到的真实需求,聚集在一起,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

企业是整个社会的构成元素,如果没有为社会持续地创造真实的价值,那么这个企业没有存在的意义。

刘海涛:第一,回归常识;第二,放弃幻想;第三,心存敬畏;第四,投入战斗。

回归常识。大家要记住企业要赚钱,只烧不赚的企业是违背常识的企业,要努力赚钱,哪怕因为费用率高导致净利润没有,但起码毛利还是要追求的。

放弃幻想。不要把外力太当回事,外来的支撑永远都是虚妄的,指望下半年融到一笔钱才能持续生存下去,这就是一个幻想。要看看自己手上真正有什么。

心存敬畏。单一技术解决不了场景问题,因为在普通的产业场景里面,大家要的不是100分的技术,而是要一大堆60分的技术解决50分的问题,这才是企业和客户要的东西。对产业和场景、客户进行定位,要躬身下场、身上滚泥,到田间地头跟人打交道,找到这个场景到底要什么,基于自己拥有的技术再联合其他的技术,提供可用的最终解决方案,这才是企业服务公司未来的出路。

投入战斗。不管环境再怎么恶劣总是要生存下去,打起精神找到每一个解决路径,资源够的把资源用好,资源不够的去寻找资源,把每一个动作做到位就可以了。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Meta元宇宙之路碰到四个麻烦 Next: 元宇宙的云计算玩家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