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供应链金融的数智化发展
摘要
3月23日-24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供应链金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华出席会议并发表《供应链金融的数智化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遇到以下挑战:一是商业情景的异质化、数据形态的不规范、信息孤岛的广泛存在,产业级的供应链信息难以形成,真实性也受质疑。二是商业周期的变动、疫情的冲击、产业升级的阵痛、企业运作的不一致、数字化转型的痛苦,贸易背景的质量和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资金往来清晰性和用途不明,资金闭合和资金流动的追溯无法保证。四是资产交互客观性和细颗粒不足,资产的真实、质量无法保证等挑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一,在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方面应从交易性资产转向行为性资产;从融资转向综合金融服务;从为核心转向为生态服务。二,在供应链金融运作要素方面应建立可信交易链、可信资产链架构以及可信行为链架构。三,在供应链金融运作领域方面应从经济领域转向可持续供应链金融;从产业领域转向公共事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从数据应用转向数字治理领域。
——宋华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供应链金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以下为嘉宾发言的全部内容: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出席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供应链金融生态数字化发展这个话题。
最近这一年多有关供应链金融已经得到了我们国家的高度关注,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谈到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而且这几年人民银行、银保监等各个机构都发布了大量的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支持中小微的发展。
从这些文件下达的效果来看,的的确确解决了我们今天很多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如说根据最新调查,2020年大概我们中小企业的信用平均缩短至75 天,减少了11天,而且2020年平均信用期限在31天到60天的企业,原来大概20%,现在增加到30%,而信用期限超过120天的降到了13%。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今天整个中小微企业信用的状况在逐步的改善。这是科法司做的2021年中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调查的数据。
我自己也做了一个计算,我们算了一下我们的中小板,中小板应收账款2019年116天,2020年大概100天,这个数据说明这几年国家的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我们看到了中小微的信用债改善的与此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挑战仍然是巨大的,我们看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现金循环周期。我们应付,2020年92天,如果要看中小板制造业现金循环周期,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2020年177天。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中小微的资金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怎么看待今天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到我们今天整个金融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以前我曾经说过,我们如何看待我们中小微的资金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座天平来看,这个天平的底座是风险管理与控制,今天金融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不是已经夯实了呢?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去再思考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商业周期的变动,特别是疫情的冲击,再加上我们今天所有的我们的产业都面临的一个转型升级的压力,数字化转型的痛苦,所有这些因素导致了我们今天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质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导致我们风险管理与控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另外一个,天平的梁,也就是信息,金融风险控制一定是降低产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对称问题能不能有效解决呢?也很困难,因为不同企业信息化程度不一样,不要说数字化,有的连OA系统都没听说过,有的上了各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所以我们的商业情景是异质化的,我们的形态不一样,我们企业技术参数、仓单、面单是不规范的,导致信息孤岛大量广泛存在,所以产业级供应链信息难以形成。
由于产业供应链信息难以形成,我们的真实性会受到置疑,信息不对称程度反而拉大,所以天平梁反而出现问题。
现在天平两端也面临问题,一段就是资产,供应链金融关键是资产和资金的有效匹配,我们资产遇到问题在哪儿呢,我们交付客观性不够,怎么保证在资产转移过程中是真实有效的,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的细颗粒度管理不足,因为我们大部分资产管理、风险的管控都是基于概率论,通过出险率看看风险能不能覆盖,没有到每一个资产每一个业务,细颗粒度不够,这导致我们资产的真实与质量没有办法保证。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的资金端也遇到挑战,挑战在于资金往来清晰性和用途不明,比如说我们的金融机构给了一个中小微之后,是不是真的用在技术研发,是不是真的用在我们的产品运营过程中,往往我们很难知晓,就是它的资金闭合和资金流动问题无法保证。所以这就导致我们今天中小微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我经常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传统的信用体系已经丧失了效率,而新的信用体系又没有建立,这就是我们今天目前在产业金融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成为了我们今天需要去深思的一个课题。所以,我也经常讲,今天迎来的不是供应链金融的春天,而是迎来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初冬,我们产业金融到底何去何从?
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产业要真正能够突破,我们的金融真的能够扶持我们的中小微,为产业服务必须实现三个三,第一,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向,除此之外我们供应链金融运作要素实现三个可信,当然,这三个我们供应链金融运作的领域需要向三个地方进行延伸,三个三不能有效解决的话,让金融服务实体产业恐怕只沦为口号,很难落地。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三,第一个三是什么?首先第一点,一定从交易性资产转向行为性资产,因为原来我们扶持中小微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要素仍然是交易性资产,比如说应收、应付,或者我们的存货,我们的舱单,都是基于这个决定金融的借贷和风险的管控,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这种管控的方法很难真正能够管理风险,因为就像我们说的,我们很难知道这个应收、应付背后是否真实,我们很难知道这个存货和仓单背后贸易背景是什么,因此一定向行为性资产转移,就是我们不仅仅关注应收应付,我们的存活仓单,还有企业当中的经营行为,还有企业跟他所有上下游和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这些整体性的显示与信号的筛选不能做到,我们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然沦为空谈,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从交易性资产转向行为性管理,这当中科技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从融资转向综合性金融服务,我们今天之所以供应链金融走到瓶颈,原因在于我们太关注金融两个字,把所有的金融理解为资金的借贷,这个实际上是非常要不得的,我们今天人人都在想借贷,人人都在想利息,而没有考虑到金融的本质在什么地方,一定是促进产业更有效的管理它的资金流、现金流,也意味着一点,有效的产业链的现金流,不仅仅取决于资金借贷,更取决于很多综合性金融服务,比如说怎么帮我们的产业建立账户,怎么帮我们的产业能够实现业财融合,怎么能够帮他建立一个有效的支付体系,还有结算清分体系,还有保险服务,还有融资服务,只有提供这种综合服务我们金融才和实体结合,否则就变成金融游戏,这也是我最近经常批判的供应链金融走到歧途,人人都想借贷,人人都想挣利息,这是要不得的。第二个转变就是从融资转向金融综合服务。
第三个转变,从为核心服务转向为生态服务。目前很多供应链金融从依托产业核心企业做供应链金融,他对整个实体经济的覆盖面是非常有限的,将来供应链金融一定要为生态服务,生态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四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和地方平台,我们的供应链金融怎么契合产业集群特点和地方平台运营特点给他提供定制化服务,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考虑的。还有我们行业的腰部企业,各行各业没有说有些企业都是龙头企业,你也不能说他没品牌,但是他属于腰部型企业,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综合性服务,还有地方的头部企业,比如我们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往下走的这些地区当地的头部企业,他们需要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当然还有跨平台服务,我想只有我们未来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金融资源关注在这些方面,我们的供应链金融才能真正得到蓬勃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方向一定要弄清楚,否则的话会出很多问题。
第二个三是什么?供应链金融今天的抓手究竟在哪儿?我个人认为是三个可信,三个可信分别是可信交易链、可信资产链、可信行为链,但是围绕这三个可信,我们有很多的基本的东西要夯实,我们的基础设施要进行建设,比如说可信交易链,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产业不同主体之间交易是可信的,第一,我们要解决行业的要素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合约,我们的发票,我们的各种函证能不能规范化,这是制约我们产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的函证都没有问题,合谈统一?另外,它的流程、定价、交易条款、自保、履约怎么进行的,还有一个它的结构,这共同构成可信交易链,但是问题是可信交易链形成能不能保证没有风险?保证不了,因为我们的交易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在我们中国,我们的资产未必是真实的,这必然涉及到可信资产链。
可信资产链涉及到什么?同样涉及到我们的要素,比如说我们的质量,我们的形状,我们的数量,我们的装载,我们的运单,我们的仓单,我们的面单如何把它探索出来,它的规范性能够探索出来,所以大家注意,不同的资产的状态它的管理、它的痛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前一阵我在开会时候还在讲这个问题,比如说液体类的大众物资和固体类的大众物资明显管理要素不一样,比如说石油和钢材同样是大众物资,他们面临的挑战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怎么结合他们的要素能够管好资产这一点特别重要。
当然,还有它的留存,仓、配、运、转。转是什么?比如跨境交易过程中,到底经过哪个码头,哪个港口,哪个物流节点,当然还有一个它的结构,就是物流的网络、物流的资源建构和获取问题,这是可信资产链。
解决了可信的交易,解决了可信的资产,能不能消除我们今天金融风险,我个人认为消除不了。比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敢对我们的产业企业做仓单质押,为什么?经常问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物权跟货权是统一的吗?99.99%是否定的,我们的物权和货权未必是统一的,这样一个状态必然导致金融中巨大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还要解决可信行为链,这个可信行为链同样可以解构为要素、留存、结构,比如我们的采购、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生产,我们营销的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样的状态,另外,当我们发生一笔交易和资产转移过程中,因何事,在何处?因何为?还有一个就是结构,我们的行为所发生的一致性、合规性与环境的吻合性等等,这三个可信是我们今天亟待建设的主要方面,因此,这些方面是我们今天必须要打的一个基本功。
当然,在这个基本功夯实过程中,数字科技当然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我想说的是,数字科技本身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是数字科技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最近我们谈到一个话,我们要防止信用盈余,迷信科技带来的作用,比如我们似乎认为只要上了AR,只要上了区块链,所有的道德风险,所有的金融风险都能克服,这显然就是信任盈余,我想告诉大家区块链、AI、IOT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信任盈余问题要知道。还有要防止信任赤字,低估了信任,在三个可信过程中的确有科技作用在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个三,我们新的应用领域问题,我个人认为,未来我们的供应链金融还需要关注三个地方,第一可持续领域,这个可持续领域最主要的就是从目前国家所提倡的普惠金融,进一步的跟行业、跟我们国家的政策密切的渗透与结合,比如说我们的农产品,比如说我们的双碳,最近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我们今天很多在推动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深度发展的过程中,跟供应链金融的结合,比如说我们双碳战略的实现我们的金融是能够发挥作用的,这个作用发挥了两个作用,一个机遇性作用,还有一个赋能性作用,但是问题是究竟如何应用。我想讲的是什么呢?供应链金融不是目的,供应链金融是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是我们新的领域里面场景渗透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第二个趋势,我们公共事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这里面涵盖两个问题,第一个供应链金融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体系建设,我一再谈这个话题,这个亟待我们今天进一步完善,尽管我们看到这两年国家已经作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说关于中小企业的支付条款,比如说我们去年年底国资委出台的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支付当中的一些规定,但是我想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些以什么信,什么单出现的目前正在到处泛滥,怎么进一步加大规范这个东西,这对我们今天来讲至关重要,尽管国资委出台了这个文件,但是我认为国资委的文件太温柔,还不够严厉,实际上我们要净化商业文明这个特别重要。另外一个,公共事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这些问题都是建立3T最根本的东西。3T就是信任、透明、可追溯,供应链金融一定要做到3T。最后一点,我们的数字治理问题,供应链金融不断发展未来很重要一点就是关于数字治理,数字治理我个人认为有几个层面问题要解决,我画了一个数字治理屋,首先有资源体系建设问题,我们现在大家都在讲大数据,但是问题是这些数据怎么协调,这恐怕也是今天我们要思考的,也是数据治理解决的一些问题基本问题。
第二,协同创新体系问题,比如我们数据如何链接,如何协同,一方面我们要防止数据垄断,我们要防止数据的不安全,但是我们要防止另外一个问题,借着数据安全搞数据封闭垄断,这也是今天非常可怕的,比如今天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数据,但是管理单位之间数据不通,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安全名义实行封闭数据,这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协同治理体系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保持数据的合理管理,当然另外一层,包括我们的政策我们的领导,我们的标准规范,我们的数据周期,我们的安全保证,包括建设运营,所有这些要素都是我们未来供应链金融当中需要去考虑的关键问题。
我想说的是,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在于脚踏实地的建构我们的基础设施,而不要关注金融两个字,如果我们都把眼睛关注在金融两个字,我们的供应链金融一定会走向绝境,不仅不能够扶持中小微,反而成为毒害中小微、危害中小微的重要手段。所以,我想我们共同努力探索这个话题,谢谢。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