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vs黄金,谁是避险之王?
2月24日,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和加密货币市场陷入动荡。曾被誉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更是跌破35000美元,日内跌幅超9%,这是比特币价格自2021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35000美元。
01、比特币暴跌的原因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比特币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俄乌冲突和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其次是主流国家对于比特币的否定态度,这也是比特币价格进入下行通道的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我国对比特币这类的加密货币一直持否定态度。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曾发布了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决定》现已通过审议,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被列入了淘汰类的项目当中。这意味着,近年来在中国风行一时的比特币及其相关的挖矿活动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是彻彻底底被抵制了。除此之外,还有阿尔及利亚、玻利维亚、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都是禁止加密货币交易。
这次暴跌引发了行业人士对比特币的新思考,不少人开始质疑比特币的避险属性。
因为在这之前,比特币曾经多次表现出了它的“避险”作用。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当国家信用体系面临崩溃以及政治局势紧张甚至战乱造成恐慌升级的时候,大家转而选择了比特币。例如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政治巨变引起全球关注
2017年津巴布韦突发的政治巨变引起全球关注,这次巨变给津巴布韦带来的是超高通胀、外汇短缺、经济危机,长期缺乏硬通货的津巴布韦,高风险的比特币就成了这个国家民众的重要储蓄、保值工具。此外,还有韩朝问题时导致比特币需求持续增长,以至于比特币在韩国持续了非常长时间的溢价。
去年7月,Morgan Creek Digital联合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也曾发布推文,表示“在目前历史性的货币刺激政策中,比特币被证明是最佳的避险资产。”
然而这一观点,在这次战争中显然不成立。
02、比特币的避险属性还在吗?
有人说从这次战争中可以看出比特币并没有避险功能。也有人说比特币的避险属性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和阶段中显现出来的,并非恒定的特性。
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比特币无法从金融体系中脱离出来分析,其避险属性也需要辩证和发展地看待。伴随着比特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参与者的变化,当下的比特币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地位”和“处境”。自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随着众多主流机构和上市公司陆续进入加密市场,使得比特币和纳斯达克指数的相关性不断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20年上半年以前,比特币与美股等市场呈现出负相关性,而在此后至今,两者几乎都保持着正相关关系。
其次,比特币是否具有避险属性是相对于不同的持仓量和净资产量的投资者而言的。对高净值人群而言,比特币在投资安全性、多样性和收益机会等角度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此可以是他们所认为的避险资产。而对资金体量本身不大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比特币价格更多程度上是一种波动性较大的风险资产。
03、黄金的避险属性又如何?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是不同阶段国人对于财富象征的理解。
黄金是一种具有货币属性的贵重金属,基于跨越国界的共识,没有发行机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货币、奢侈品等角色,被赋予了“保价”的能力。在历年调整中黄金表现良好,在“保价”方面独树一帜,是对抗市场衰退的选择之一。
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的黄金,具有独特的价格变动规律。它的价值在于能够对冲信用货币贬值的风险,当通货膨胀抬头、货币贬值风险较大时,黄金就会凸显其投资价值。黄金适合长期持有,因为它的价格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中短期价格走势难以准确把握,长期持有可以用于对冲市场低迷。
04、比特币和黄金谁是终极货币?
相对于黄金这样的传统避险资产而言,比特币是一种忽上忽下的高风险资产,因此在避险属性上不及黄金,在面临巨大恐慌时,大多数人并不会选择比特币作为主要的避险选择。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比特币暴跌的同时黄金上涨,使得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反而被进一步强化。针对这一现象,高盛策略师表示,黄金才是终极避险工具。
而大家之所以认为比特币“保值”是因为它在部分国家可以替代官方法币,用于商品购买、金融交易等。除此之外,还源于比特币的稀缺性,比特币的数量上限被锁定为2100万枚,在这一背景下,比特币被认为有望成为全球性“保值货币”,可对冲美元等滥发风险。至于未来,比特币能否真正成为全球性的“保值货币”,还与各国监管政策的发展密切相关。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