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财经论坛数字货币峰会演讲原稿

巴比特 view 51 2014-12-15 02:52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三亚财经论坛数字货币峰会演讲原稿

一、最近一年来比特币的发展

今年以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仍有明显的发展,其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

1)尽管一年多来比特币政策环境因素变化较大,比特币市场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比特币人群继续扩大,各种钱包下载数量接近240万个,比去年增长了约一倍,活跃钱包数量大约也增加了一倍。这不包括拥有其他币种钱包的人群数量。

2)应用技术进一步发展,相关配套软件和硬件发展迅速,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和纵深开发深度进一步拓展,在理念实验、类金融延伸、支付和基础领域,都有实际进展。

3)风险投资成规模进入,一年来全球完成对比特币领域的风险投资约70笔,近5亿美元,大部分是对交易平台和应用技术原创领域的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看待比特币市场几成共识。

4)社会认知度逐渐提高,尽管比特币在全球范围内仍属小众事物,但从官方层面、社会机构、商业机构到普通人群,对比特币的客观认知进一步扩大和深入。舆论、媒体对比特币的报道评论,绝对观点日益减少,客观中性观点显著增加。

5)也许是今年数字货币最具有意义的变化是,在比特币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一批紧密“捆绑”特定应用的新币种大量涌,“商圈货币”或成趋势。 另一方面,比特币整个交易市场和产业格局变化不大,包括类金融产品和市场、商业应用并无实质性突破,比特币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保持创新热情的同时,遭遇传统金融形式的根本问题时,已经遭遇不少挫折。

二、对比特币的认知差异和研究视角的问题

在今天这样的讨论场合,一些对比特币以及去中心化“算法货币”的基本认识和定性问题,再次成为主题,尽管人们知道比特币是指什么,但基本认知上的差异性仍然很大,基于不同视角,甚至是基于不同理念、不同立场,其结论都不同。我提醒大家的是,对比特币的认识过程远远没有结束。人们之所以在认知上存在差异,不仅由于这些,还在于比特币是完全基于理念、是一种理念的技术实现,它不是出于特定商业需要或特定利益诉求的纯粹技术创新,有人称比特币的创新是革命,在认知上的差异性主要源自理念的不同。

但不管怎样,我们现在聚在一起至少能在某个或几个共同的视角上讨论它,这本身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就今天对比特币的认知定位问题来说,我的认识大概是这样表述的:首先,比特币是还处在初级阶段的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影响力的事物和具有货币属性和财富效应的金融工具。现在很多国家,包括我们的央行,都倾向于认定比特币是一种金融资产,这已经接近央行系统可能认定概念的极限。我这个表述却是一个极具机会主义色彩的说法,也是一个融合度很高的说法,但是这个语境则是针对了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快速变化和其发展路径将会产生“分叉”的时刻,如此,确定性很高的断言,在学术上缺乏严格的依据,在政策上则存在很高的风险。去中心化的支付工具属性的意义主要针对支付效率提升和网络经济范围,至多它指向了传统支付系统的制度性毛病,但比特币理念和应用的潜质远超这一范围。

三亚财经论坛数字货币峰会演讲原稿

(沙钱向吴晓灵女士赠送《无主货币》一书)

这样,我们引出的另一个话题是,我们现在如何推进对比特币的研究,不管出于哪个层面,我们现有对比特币或者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研究有没有什么问题?至少,我们现在对比特币的研究存在单一视角和研究机制僵化的问题。仅仅支付应用角度和技术结构的视角,以及仅仅基于监管立场的策略性研究,虽然都已成为实实在在的研究进程的一部分,相信还有不少部门机构参与到了其本部门视角的具体问题的研究,也有像肖总和万向这样的机构的深度研究,但我们也需要基于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对比特币的基础性的全面研究,而不仅仅是预设性和功利性研究。仅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比特币在交易费用节约这个议题上归属于制度经济学范畴,货币理论归属宏观经济学范畴,而它可能对厂商理论和均衡价格模型变量参数的影响,又属于微观经济学层面,因此,单一的货币学视角都不能涵盖数字货币的经济学研究,更何况比特币可能在我们生活方式、法律和社会组织等很多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另外,就政府层面和主流研究领域,至今我们没有看到税务、立法等关键性研究力量的介入,而另一方面,数字货币界的各种针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正逐渐兴起。因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打破既定的传统研究机制,重视和接纳民间研究力量,不仅因为他们手上握有大量动态数据,更因为他们的研究超越了既定研究思路,并拥有前瞻性视角和对具体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只有这样,我们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才可能不仅仅限于市场层面上。

三、去中心化数字货币领域最值得重视的变化

最后一个问题,今年以来,各种类比特币的数字货币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但最近新增币种已很少纯粹以市场炒作为唯一目标的运作,多数币种捆绑某种商业性应用,其中又以各种商圈应用居多,中国的部分新币种也属此类。尽管某些商业应用的模式较为简单,有的在应用设计上可能存在明显缺陷,但重要的是,缺陷本身并不能改变作为新变化的意义。人们很容易将某种具体商圈应用的意义局限在商圈本身,或者把它归类于社区货币,监管部门多会以宽容态度看待。我认为多币种应用实践这件事情的意义,可能远远超乎想象:

三亚财经论坛数字货币峰会演讲原稿

(会后交流,左起肖风、王永利、李林、沙钱)

首先,这种应用与商业活动中的具体交易行为紧密相关,或者干脆直接针对了由支付行为产生的交换利益,直接或间接地对商业活动带来正面影响,至少在提高商业效率、节约支付成本、强化商业关系、推动商业主体间的深度合作,甚至创造新的商业机会等方面,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数字货币的一些概念性优势转化成显性优势,成为人们接受数字货币这件事情的现实理由;

其次,与原有的社区货币概念完全不同的是,类比特币数字货币的应用,可以链接着现有数字货币市场,使其具有开放性,并具备完整意义上的市场要素,拆除了老式社区货币的保护围墙,也拆除了其扩充外溢的围墙。通过商圈服务提供商和数字货币服务商,在不同的商业应用当中,全新支付应用结构将会使数字货币短期持有、偶然持有的人群大量增加,他们可能直接分享支付方式变化带来的好处,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体验到不安和损失,但市场本身的作用,将无可避免地使得对应实际支付价值、市场兑换价值和外置的不可逆的生成供给信用价值的应用币种,逐渐形成“传真机效应”,并由很多种落地气的这类币种连成一体;

最后,我们今天仍在讨论比特币的固化供给机制造成的供需失衡问题,我在我的书中已经谈到它天然不是一种均衡货币,同时也预示过,当同类币种形成应用整体时,单一币种的供需关系已不是最主要的平衡点,在货与币两端都会形成蓄水池,由市场自然形成供需平衡。我们总是从货币政策实施者的角度来谈货币的供求关系,实际上货币供求均衡本身也是基于市场的,货币供给的调节的基础也在这种市场均衡,而不在于货币政策意图。比特币设置理念的变革或许就是“剥夺”货币施政的权利,这是比特币的特点,不管它是对是错,但至少在它的层面上讨论传统货币供给机制的作用,并无太大意义。在多币种应用格局上,我们可以看到比特币作为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和市场资源储备核心的作用,它在形成对其他币种应用的客观支撑的同时,也必然会大大强化自身的市场地位,从而形成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储值货币地位,那个时候,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对传统法币的实际内生关系便会成为事实。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Disclaimer:

Previous: 李林:数字货币通道费用几乎为零 Next: 比特币价格周末综述:反转趋近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