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央行副行长:算法货币只解决了信用问题,还需要参与者的认可和币值的稳定 ...

Unknown view 37 2014-12-14 10:12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2014年12月12~14日,三亚•财经国际论坛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政、商、学界领袖参与此次商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大会新设了关于数字货币的分论坛主题,“数字货币——从信息网络到价值网络”。参与这个分论坛演讲的嘉宾有原央行副行长、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中国万向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肖风、火币网创始人兼CEO李林、《无主货币:2014年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报告》作者沙钱。

此次财经国际论坛上,原央行副行长、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对加密数字货币发表了演讲,她指出中央银行制度是集中发行信用货币的制度,法定货币与私人货币的共存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数字形态的私人货币可与法定的电子货币共存。货币政策的最大挑战是怎样让货币供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她把类似比特币的数字货币定义为算法货币,她指出,算法货币只解决了信用问题,但如果没有适应经济需求的供给调节机制,就无法解决币值波动问题,它可以成为金融产品、金融资产,但无法成为一个好的货币。

算法货币能否成为货币取决于参与者的认可和币值的稳定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以黄金为代表的实物货币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了信用货币;数字货币包括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下又类分社区货币和算法货币。靠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制造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一种理想;算法的多样性必然产生多种算法货币,因而又会产生不同种类算法货币的汇兑问题;这也是当今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

分布式跨境支付要做到交易过程可溯源,目前只能是挑战者

为了维护社会经济金融秩序,有效打击犯罪和洗钱活动,法定数字货币的支付结算与法定货币可兑换的算法货币的支付结算,必须满足监管的要求,做到交易过程可溯源。

以目前的分布式跨境支付的研发状况,它还只能是现有国际清算体系未来的挑战者,现阶段会是多种支付协议的研发和并存。用信息技术构建价值传导网络是值得探讨的方向。

法定货币与私人货币共存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法定货币之外的货币为私人货币,私人货币有实物形态,也有数字形态,数字形态的私人货币可以与法定的电子货币共存。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Previous: 亚洲数字资产金融协会1213会议纪要 Next: 从脑钱包谈个人密码管理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