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行业如何真实高效回应“处非办”提问?

金色财经 view 16492 2021-11-11 14:50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近期,近来数字藏品NFT行业常常被属地“处非办”约谈,创业者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急懵懂,不知如何面对。我们认为,遇到约谈须从容面对,逃避和故意遮掩反而会引起误会,我们提供几个真实高效回应的方法论,仅供参考。

处非办约谈的法律和文件依据

本轮约谈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印发【2021】237号(俗称924文件),但请注意虽然业界是今年9月24日才广泛知道这个文件,但文件的实际生效日期为2021年9月15日。也就是说,自今年9月15日之后,文件里规定的违法行为即可确认在中国境内法律项下的违法性。

同时,2017年9月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俗称94公告)继续发挥作用,国内类ICO活动持续定性为违法。

法律和国务院令层面,有《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和《刑法》,其中洗钱类犯罪、非法集资类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以及非法经营罪都是“红线”。

本轮约谈,不是个别约谈,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各地处非专班,都有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其中朝阳群众就不赘述,主要的信息源自网络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一般而言,有宣发的NFT项目更容易被约谈。还在准备期的业务,目前并未被约谈。

各地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但“力度把握”相似,南方一些省市采取的是属地民警上门宣读924文件的办法,先了解项目情况和实控人情况,然后进行普法教育;北方一些省市采取的办法是属地金融办联合其他执法部门组成专班,先了解业务情况和实控人情况,再了解股东情况,采取穿透式监管的思路,查的较细。但,对比P2P网贷行业的约谈,本次NFT约谈更像是一个摸底和基础普法。

回应的原则和方法论

(1)如实回答,实事求是。这是我国执法部门对于相对人的基本要求,不要突破底线,讲谎话会被揭穿。

(2)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要将传闻和臆想当做事实。我们司法实践里,最忌讳的是“传闻证据”,听来的事,不可信。

(3)对于数字藏品行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只要不进行违法炒作,不引起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损害,数字藏品NFT是被我国法律所容忍的,并非非法或灰色,与虚拟币行业有“定性”差异。

(4)将自家产品与大厂的产品进行对比,切勿与国外炒作平台合作,也不要侵害中国居民的财产权。

(5)关于二手转让,尽量不要开启转赠功能,如已有转赠,需降低炒作的可能性,并在专业法律人士的指导下根据法律政策的变化而更迭。

(6)凡是让你签字的文件,务必看清楚具体内容。基于创业者普遍是工科男,没经历过法律追究,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在签署文件或笔录时,务必看清楚文件的抬头判断性质,然后大声念出问题和自己的回答,防止过度紧张影响判断,必要时可要求工作人员提供工牌。

(7)执法记录仪会同步录音录像。对你自己讲出的话要负责,现在约谈为制约双方,会开执法记录仪将整个约谈过程录制下来。因此,不要信口开河,口若悬河,要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写在最后

从事创新行业,不免会被现有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质疑,这些都是正常的。把握两点:一是不要妄自菲薄,有被害妄想,要知道自己产品的基础法律关系是清晰的;二是不要轻视,摸底往往就是为了发现问题,打早打小,切勿因为不当言辞误导他人,引发法律风险。

也有朋友询问是否要频繁迁址,其实凡事有利有弊,逃避不是最终解决方案。既然要创造新的产品和商业逻辑,这就是你戴上王冠时应当承受的重量。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Disclaimer:

Previous: Nansen:继 DeFi 和 NFT 之后,DAO 将成为加密舞台第三个主角 Next: 推特用户将能够把比特币和以太坊地址添加到个人资料中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