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法被数字化,论NFT背后的资本主义逻辑
近段时间NFT非常火,又是烧原画,又是天价拍卖。然而NFT背后的商品异化概念,和资本主义逻辑,却不得不令人注意。
人们在高调炫耀对某个数字商品所有权的同时,其实难以掩盖内心深处,对商品占有欲的永恒追求。
前两天看到一篇讲NFT的文章,觉得标题起的挺好,很喜欢。这里就直接拿来用了——
关键在于,你站在哪个世界看NFT?
每一个新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多种解读的角度。而本篇文章,则希望能给读者,另一种看待NFT的方式。
是独一无二,还是刻意制造人为稀缺性?
简单来讲,NFT是将网络上的数字产品(歌/文章/图片…),打上一个特有的标识,来证明你对这件东西的所有权。因此可以向世人宣告,你拿到的是第一手的正品。
而其他人就算依旧可以听这首歌,分享这张图片,但是也只能作为复制品而存在。基本上,所有的数字化产品,都能进行NFT资产化。
但是,对一些人来说,NFT的意义已经不在于内容价值本身。更多的是打造一种内心独属的、对于某件数字产品的拥有感,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然而,在对独一无二与占有的疯狂追求背后,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这个商品到底是本身具备一定的稀缺属性,还是刻意去制造的人为稀缺性?
实际上, NFT并不提供除标准版权之外的任何其它权利。因为归根结底,这些艺术品仅仅是数据和信息,只需单击鼠标即可复制。
在商品的身上寄托自我的意义感,并希望借此彰显自身的独特性,是一种非常荒谬的行为。 “我拥有这个 NFT”这句话,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笑。
那么人们追求的,到底是艺术美本身,还是其它什么?
当一个人以近5亿的价格,买了一幅画。
从博弈的角度看,也许这就是一场利益互换——希望在大众的脑海中,构建一个关于艺术的神话。
你看不懂?不好意思,艺术品本来就不是随便来个人,就可以欣赏的。
过一段时间后,自然有人跑过来接盘。因为艺术本身玩得就是圈子,是认同感。
商业赚钱的本质是囤货居奇,即找到一种稀缺资源,然后抬高价格,卖给后来者,让他们没法不认可你这个价格。
但是,如果用5亿买的是一副看似并不稀缺,在网上随时可复制的画。
从资本的角度切入,也许这就是一场赌博——试图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种下一个关于价值的心锚。
这几年随着美元疯狂印钞,旧世界资产的价格也日益接近天花板。资本为了保全自身,迫切希望寻找一个新的故事,把目光放到下一个标的物上。
未来注定是数字化的世界,这点毋庸置疑。如何在全新的领域,抢先跑马圈地,甚至制定规则,这是资本一贯以来的逻辑。
而资本流动的方向,就是泡沫开始产生和堆聚的地方。既满足未来数字化方向,又满足人性深处对独特性的追求,NFT因此脱颖而出。
如果未来NFT世界真的发展起来,这次的天价交易,说不定是一笔可以写上教科书级别的买卖。
是艺术的革命,还是资本主义晚期的故事?
很多人觉得,NFT的出现将会刺激内容创作的繁荣,让更多艺术家得以取得客观的收入。
但事实证明,与许多人所幻想的乌托邦幻想相反——NFT热潮并没有使艺术大众化,仅使极少数艺术家“幸运儿”变得非常富有。
这就像在互联网时代,虽然有了更多的发声平台,但也并没有多少人被真正“看见”。在任何时侯任何圈子,能够脱颖而出的,都是极少一部分人。
历史上伟大艺术家的困境,也并不在于没赶上一个好的时代。而在于他们往往特立独行,对当时的社会主流审美形成超越,因而死后才得到认可。
毕竟,人类现实世界的二八法则,和时代的滞后性,很难仅靠技术去突破。
詹明信在其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疯狂的物质生产和消费享受,造就了一种精神分裂、意义紊乱的文化系统。
现实虚拟化带来的时空意识转变,不仅造成了客观外部空间的改变,也改变了人内心的主观世界。并加剧了艺术表现中的历史淡化、时空倒错和中心瓦解,造成深度感和距离感的普遍消失。
因此,美感最终将完全被消解于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而美感的最初创造,也势必受到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经济规律的统辖。
世界经济正在创造出前所未有数量的,马克思的“虚拟资本”
而NFT刻意制造人为稀缺性的背后,我们可以同样看到“数字资本家”贪婪的底层逻辑——
重要的不是资源是否支撑无限,而是欲望是否存在上限。
从农业时代地主,对土地资源的霸占;到工业时代资本家,对技术能源的掠夺;再到现在互联网时代巨头们,对用户数据资源的占有。
虽然时代在不断变革,生产要素也相应迭代。但是都从未改变,资本对运行这个世界本身底层资源的疯狂占有。
也许艺术的情感依附,对一些人非常重要。但是,当你坐拥价值相当于100 ETH的NFT时,那么心里想的可能就是,如果能从中受益就好了。
是价值还是想象,资产能否能建立在IP之上?
曾经有段时间参加区块链活动,经常听到这个行业前辈的感慨,年轻真好。这导致我一度困惑了很久,年轻人什么都没有,还受一堆社会规则的限制,怎么就好了?
他们看起来理想又幼稚,满怀热血却又犹豫徘徊……在尚未经历社会几次严重的洗礼之前,可以明显看到,各种分裂的特质在他们身上来回撕扯。
后来接触区块链,学习金融的变迁,以及各种难以被常规心态所理解的炒鞋、炒盲盒等。我突然明白了——
原来年轻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们可以对旧的世界体系不认账。
新一代年轻人对原有的价值体系,基本是全盘否定的。如果这个行业的老玩家,基本垄断了所有的资源,那么不好意思,我干脆拒绝参与你这场游戏,我们换个战场见——这里的规则和玩法由我们来定义。
年轻人更倾向于定义一个全新的世界,就算他们的力量不足以推翻你,但是也架不住他们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出来。
甚至还反过来,笑话你的俗套与陈旧,跟不上这个时代。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句话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因为再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旧有体系,终有一天,都会随着那代人的消逝,而埋藏于历史的尘埃中。而未来的每一天,都将是崭新的开始。
让我们回到BTC诞生的缘由,就是基于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对政府、银行和企业,甚至包括身边人的不信任,只要涉及到金钱/私人权力的存在。
因此,人们才试图希望通过代码与智能合约,构建一个没有第三方存在的理想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价值可以被永久存储,而不会被任何人损害。
但换个角度看,BTC可以被认为是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极致。因为它的核心,是希望摆脱了国家对财富再分配的桎梏(通胀和税收)。
可能人类太缺乏安全感了,一次战争,经济危机,都有可能让辛辛苦苦几十年,甚至祖辈累积的财富全部归零。
而现实的荒谬,也不断加强了人们被Power支配的恐惧共识,因此共同构建了BTC和加密资产的价格神话。
那么,建立在IP之上的资产,真的可靠吗?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靠想象而凝结出来的商品,从钻石、普洱到Lv,包括现在疯狂的BTC和NFT,都禁不住岁月与人口变迁的洗礼。
所以如果你问,要不要对BTC持永恒信仰。我只能说,历史上任何有形或无形的资产,都不可能长久建立在某个固定的IP之上。
黄金作为全球范围空间最广,时间跨越周期最长,曾经全人类共识最强大的IP想象物,也依然也没能逃过这条铁律。
我们现在所疯狂追逐的,终会在未来某一天弃之如履。
是数字化的永久存储,还是美的当下感受?
说实话,我并不在意美是否能被永久化存储,或者说流传千古。我在意的是若干年后,人们是否依旧有发现美和看见美的能力。
我更担心的是,未来的人们会对虚拟世界的艺术创作,形成一种机械式和标准化的认同,而对生活中真实又鲜活的美视而不见。
如果数字化可以代表人们对美的真实感受和真正追求,那么每年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去梵高艺术博物馆,只为一览真迹的面容。
每一件艺术品或是艺术本身,都具有对自身所经历的历史的独特见证,和以其自身所反映的对于它所见证的历史阶段独一无二的约束。
因此艺术品的构成,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其在某时某刻的物质或形式所属,而是其物质、形式所属与对绵延承续的时空的见证的结合。
当看到伟大作品的那一瞬间,对观赏者来说,并不仅仅是虚与实之间审美方式差异,更是超越时空和作者的对话。而梵高画作中无法被数字化的奔放笔触,更是激发了无数创作者思考的源泉。
当人们欣赏这些伟大的画作,并从中得到灵感的启发时;当创作者表达他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并赋予画作灵魂时,我想这一切,都和占有没有一点关系。
非常喜欢一个哲学家,叫Krishnamurti。克氏曾说:“当你对某件东西产生依赖性时,就会想去占有它;但同时,被你占有的东西也会反过来占有你,让你成为这件东西本身。”
然而人难以避免的,总是想要变成某个东西。所以为了抓住某种确定的安全感,拼命渴望占有——不管是某人,还是某物。
假如真的有那么一天,也许有人会在未来虚拟世界,突然跳出来大声叫喊:“你们分享的图片都只是盗版,是复制的产物。根据《NFT国际网络数字产权保障法》,在分享图片时需要注明所有者,否则是违法的。”
“…….对此,我再做一次声明:这张图片的来源是公元20xx年某艺术家的产物,在当年被我的父辈,以20个ETH购买了下来。”
“虽然你使用了这张图片,但本质它还是属于我的。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手上的这张图片,是作者的真迹,你们的都是复制品。”
但是,也一定会有人说:“Who cares? 也许图片是你,你是图片,但我只在其中看到了美。”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