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法律属性分析总结

全球区块链合规联盟 view 76 2021-5-17 18:32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加密艺术品NFT作为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四匹马之一,持续拉动虚拟经济发展。但同时加密艺术品NFT的所有权与真实性也备受热议,有认可也有反对。目前,NFT已经在基础设施、交易和发行平台、游戏平台、NFT+DeFi平台、域名平台、与现实生活场景等结合落地。即便如此,实际上很多参与人员对NFT详情并不了解,也只是跟风投资入金。

本文结合加密艺术品NFT的概念及底层协议标准等,对NFT的法律属性分析总结,以供加密艺术品NFT投资者、经营者参考。

一、NFT的概念及底层协议标准

(一)概念

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该种代币形式自产生起每种代币就拥有自身的标识,如不同所有权人之间的不动产,彼此具有可区别并且不能随意分割任意互换。相对于同质化代币,如BTCETH等,每个BTC可以被分割为更小的单位交换,用户之间可以随意交换等量的BTC。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防篡改、时间戳等技术优势,将链下物品价值对标NFT,能实现艺术品所有权确权且交易可查询。

(二)NFT底层协议标准

现阶段NFT主要有三种底层协议标准,分别是ERC721、ERC1155及ERC998,三种底层协议标准之间存在差异。

1.ERC721

ERC721是现阶段NFT生态场景最常运用的通证形式。曾经火爆一时的“加密猫”,其底层协议使用的就是以太坊721协议。ERC721底层协议标准是由“加密猫”项目CTO Dieter Shirley创建和发布。Dieter在比特币产生之初就参与挖矿投资活动,之后成为NFT领域公链Flow的首席架构师。

2. ERC1155

ERC1155产生的原因有:①ERC721产生的通证交易转账效率较低;②转账交易Gas费用较高;③应用场景局限。

具体来说:项目人员在开发游戏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道具,但是每调用相关道具使用,就需要多个账户调用智能合约,使得整个交易转账流程繁琐,时间周期较长、费用较高。ERC1155标准同时具备BFT和FT特性,具有半同质化代币(semi-fungible token)的特性,与ERC721的区别是:ID不再是某个物品,而是一个类别(Class),基于一个类别发送智能合约能同时实现大量多类别资产转移等,显著提高转账速度,还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灵活应用。

3. ERC998

ERC998意为可组合非同质化代币(Composable NFTs,缩写为CNFT),该底层协议标准设计允许任意一个NFT捆绑其他NFT或FT,用户在转移CNFT时,可以实现CNFT所拥有的整个层级结构和所属关系转移。简言之,ERC998可以包含多个ERC721和ERC20形式的代币。运用该种底层协议标准产生代币能实现转账一次就可以打包所有不同类型的代币。

NFT三种底层协议标准的功能是逐步升级的过程,从ERC721到ERC1155,能实现代币的转账交易更便捷且低成本交易;从ERC1155到ERC998,能实现代币的打包交易及多场景应用。但目前ERC721仍是NFT生态场景最常运用的通证形式。

二、NFT的法律性质分析

笔者通过对裁判文书网案例检索发现,国内NFT为标的物的诉讼案件为零,目前司法机关的主流观点不明确。因NFT 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同为代币,处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案件,司法机关一直采取谨慎态度,部分地区司法机关认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应当作为虚拟财产予以对待,部分地区的司法机关对涉及交易虚拟货币的案件不受理或者受理后不保护而驳回当事人诉求等。

笔者认为NFT的法律性质应当比照比特币的法律性质对待,虽然二者基本特征不尽相同,但在依据我国法律大环境及主流的裁判观点,其作为虚拟财产的身份出现较为合适。

另外,投资NFT的一大途径是基于DeFi的流动性挖矿。矿工根据设计者提供的开源软件,提供一定的计算机算力,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求得方程式特解的过程,最终矿工得到特定数量的代币作为奖赏。可见要获得NFT,既需要投入物质资本用于购置与维护具有相当算力的专用机器设备,支付机器运算损耗电力能源的相应对价,也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成本,该过程及劳动产品的获得凝结了人类抽象的劳动力,同时获得的代币可以通过金钱作为对价进行转让,并产生经济收益。

因此NFT具备了权利客体的特征,符合虚拟财产的构成要件。我国《民法典》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此,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也持肯定态度。加之《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等文件,虽然否定了类似于比特币此类“虚拟货币”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但上述规定并未对其作为商品的财产属性予以否认,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亦并未禁止加密货币的持有。因此,笔者认为NFT具备虚拟财产、虚拟商品的属性,在境内持有交易NFT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投资者在明确NFT相关概念及法律属性后选择相应的艺术品收藏投资,更具有可行性。但是基于我国监管政策的缺失,目前NFT艺术品的高溢价,加密艺术品NFT仍然有被利用进行非法融资、洗钱的风险,NFT投资者与经营者应对此保持警惕。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区块链技术在股东知情权与参与权中的应用 Next: shib暴涨后刹车,大波动币种注意风险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