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央行数字货币?

算力智库 view 44 2020-2-19 19:51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来,移动支付越发成为货币流通的主渠道,与此同时,现金支付则进一步被压缩。这一趋势,使得M0(流通中现金)与现金支付越发疏远。

去年下半年,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央行正在研发央行数字货币(DC/EP),DC/EP的研发致力于实现M0替代。”

疫情作为黑天鹅事件,是否会成为一个契机,加快DC/EP的落地?

疫情下受“阻”的现金支付

日前,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3年来,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已分别达到83.5%和39%,应该说我国的电子支付还是比较领先的。最近各个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事例,比如“不见面菜篮子”,老百姓在手机上下单支付,不出门就能买到新鲜实惠的肉蛋蔬果,解决了疫情期间人民生活的一大难题。范一飞表示,央行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移动支付领域工作,鼓励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全天候为客户提供金融投资、生活缴费、网络购物等服务。

移动支付有多便捷,反过来也说明了现金的支付和流通有多“困难”。由于纸币、硬币存在携带病毒的风险,为减少传染可能性,央行近日要求各分支行做好流通中现金的消毒,对重点单位的回笼现金,要求暂存库房,尽可能对外投放原封新券或疫情前回笼的发行基金。此外,范一飞透露,央行已暂停了现金跨省调拨和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省内调拨,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收到的现金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

记者了解到,对于从医院、农贸场所和公交等地流通的人民币现金,日前,央行广州分行甚至采取了从现场回收后直接销毁的措施。在此之前,广州已推出了金融机构联网取现业务,将取现业务尽量转移至线上。

支付交易线上化与M0

支付交易的线上化,实质上不仅是疫情时期的特殊需求,也是金融机构近年来的转型方向。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货币流通的渠道和交易转向线上,不仅对用户更加便利,也节省金融机构的人力和线下运营成本。当市场上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已各自构建起多样化的生活服务生态,覆盖了用户大部分日常所需的交易场景,纸币交易的需求自然减弱,移动支付也逐渐成为M0流通的主要载体。

反映在银行业,近年来,银行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网点数量不增或增加不多,整体向线上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8年末,6家大型国有上市银行(包括邮储银行)物理网点在2017年减少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从2016年末的79272家减少为78511家,两年减少了761家。从2018年开始,股份制银行物理网点数量也由2017年末的13594家减少到13354家,一年减少240家。

去年11月27日,在第三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表示,在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远超信用卡支付;ATM机在2019年也首次出现下降。人们不再依赖现金流通,不少银行柜台甚至门可罗雀。这些变化显现在银行的现金流通量上,在2001年—2011年11年中,中国现金流通量M0每年的增长基本上都在10%以上,最高在2010年曾经达到16.7%。但是从2012年以后,不管货币信贷如何波动,M0的增幅始终不大,近几年基本上维持在3%到4%多一点的水平。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重视的新问题。目前移动支付市场高度集中,两家大的移动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合计占据了约92%的市场份额。当规模巨大的M0越发依赖于两家寡头移动支付平台,其潜在的金融风险和资金流向的监控压力,也显现在了金融监管机构的面前。

就移动支付本身而言,其本质是基于电子账户实现的支付,它需要有线下相对应的实物货币支撑,无论有多大规模的交易数额,都要有相应规模的货币在银行体系内进行兑付和转接。因此,虽说移动支付在载体和渠道上提供了便利,但它更多是“支付方式”的创新,是建立在巨大的人口红利和互联网技术红利之上的胜利。实物货币没有因此被替代,它也无法规避自身潜在的一些金融风险。

代替M0的央行选项:DC/EP

既能够代替增长逐渐萎缩的M0,同时又能有效防范移动支付潜在的金融风险,行业经过多年的讨论,涌现出一个可能的最优解——由央行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即DC/EP。

去年8月,穆长春在论述央行数字货币时回应了几个关键问题:DC/EP为何能够代替M0?其与电子支付有何差异?DC/EP有哪些意义?

穆长春指出,相比已经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的M1、M2,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电子支付工具(移动支付平台)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无法完全替代M0。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由于DC/EP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在讲出这番话时,穆长春也提到“央行数字货币已呼之欲出”。在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中,央行再次重申“将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对此,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常务理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伏军指出,如果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将有助于央行提升对货币运行监控的效率,丰富货币政策手段,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效率,建立开放性的支付环境。

如同各行各业所预测“此次疫情后,所有能够线上化、IP化的行业,包括医疗健康、电商、短视频、在线游戏、无人配送、无人机等行业,预计都会爆发。”作为此次疫情中承担了“护航者”角色的金融行业,也将在疫情之后,对“线上化”有更清晰的认识。而受到行业期待的央行数字货币,经此一“疫”是否将加速落地?市场拭目以待。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Link
Disclaimer:

Previous: 姚前最新发文:区块链与央行数字货币 Next: BTC价格回暖,矿机断货,矿场却没人了……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