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星球日报 view 29984 2021-5-22 11:15
share to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Polygon(MATIC)彻底火了。

尽管市场突逢历史级大跌,但整体来看,MATIC 在过去半个月内的二级市场表现仍称得上相当强劲。上周,Polygon 成为了首个流通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 Layer2 项目,519 惊魂夜中,MATIC 企稳之后的跌幅收复也相当迅速,日线甚至曾一度转阳。

截止 5 月 21 日 11:30,MATIC 报价 1.81 美元,流通市值约 110 亿美元,跻身加密货币市值排行前 15 名。

虽然二级市场趋势向来变幻莫测,难以捕捉,但就 Polygon 的情况来说,基本面的蓬勃发展无疑是其此番爆发的主要原因。

高速扩张的 Polygon DeFi 版图

最近几个月,Polygon 网络的生态扩张速度堪称惊人。

Aave、Curve、Sushiswap、1inch、Opensea、Zapper 等等诸多以太坊生态内的知名项目均已部署了自己的 Polygon 版本,且已积累了相当可观的锁仓资金。截止发文,锁定在 Polygon 版本 Aave 之上的资金已超 58 亿美元;锁定在 Curve 及 Sushiswap 之上的资金也都突破了 6 亿美元关口。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Polygon 生态的快速爆发原因大致可归为亮点,一是 Polygon 自身此前已启动了 1 亿美元的基金,以推动该网络之上的 DeFi 采用,上文提到的 Aave、Cvure、Sushiswap 均是该基金的受益者,用户在为这些 DeFi 产品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会获得 Polygon 给出的 MATIC 代币奖励。

但最关键的还是第二个原因——作为以太坊的原生 Layer2,Polygon 良好的 EVM 兼容性允许基于以太坊一层搭建的 DeFi 项目仅作简单调整即可轻松迁移至该网络,同时 Polygon 也能够提供远高于一层的性能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链上操作成本。Messari 研究员 Mira Christanto 此前就曾指出,Polygon 网络的交易量已达到了以太坊一层的三倍,但全网总 gas 费仅为前者的 0.01%。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性能和成本优势成为了 Polygon 生态快速扩张的基石,再辅以专项基金的加持,以及 DeFi 龙头们登陆所带来的广告效应,一时之间,大量项目开始涌至 Polygon。如果你很早就关注了 Polygon 的官方推特或是加入了官方社群,应该可以清晰地感知到 Polygon 宣布新项目集成的公告更新速度有着明显提升,从年初的“几天宣一个”到后来的“一天宣几个”,再到现在,一些小型项目进驻后已不会再特意广而告之了。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Awesome Polygon 数据显示,当前 Polygon 生态内的 Dapp时数量已达 273 个,基础设施及开发工具数量已达 59 个。 

生态的爆发为 MATIC 带来了更多的使用场景。ViewBase 数据显示,过去一段时间,交易所内的 MATIC 代币一直在持续流出,结合链上锁仓资金的水涨船高,不难想象这些流出交易所的 MATIC 大多都是转移到了链上 DeFi 应用之内。一般来说,交易所持仓数量减少是二级市场的一项积极指标,这或许也是 MATIC 过去一段时间强势表现的辅因之一。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有意思的是,MATIC 代币持续流至 Polygon 链上也造成了一个很独特的现象,由于 MATIC 代币进出一、二层网络只能走 Plsama 通道,这一通道进入二层只需要几分钟,退出却需要一周。这就造成了 MATIC 进入二层非常顺滑,但回归一层却并不通畅,因此一层网络的 ERC 20 代币较主网代币存在较明显溢价,这一溢价状况在中心化交易所的报价上有着明显体现,比如币安(仅支持 ERC 20)上的 MATIC 价格就要明显高于 AscendEX(仅支持主网币)。我也曾尝试过套利,但实际操作后发现,由于缺乏同时支持两种代币的交易所,Plsama 通道的这一退出限制让套利很难实现。 

链上生态的爆发以及币价的持续上扬也给 Polygon 带来了更高的的关注度,在可作为辅助工具来判断市场趋势的 CoinGecko 热搜榜上,MATIC 和另外两大现象级币种 DOGE、SHIB 几乎成了三大钉子户,基本每天都“住”在榜上。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此前的极端行情中,以太坊一层网络的 gas 费用一度飙升至 1000 Gwei 以上,这也给 Polygon 拉来了新一轮的关注。业内知名投资人、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在个人朋友圈就表示,如果不是自己早就将所有 DeFi 仓位搬到了 Polygon 上,这种极端行情下很可能遭遇清算,因此预计在这场黑天鹅过后,Polygon 网络上的资金锁仓量将继续飙升。

争议并存,Polygon 究竟算不算 Layer2?

然而,伴随着关注度的提升,迎面扑来的不仅仅是褒奖,也有争议。 

5 月 16 日,也就是 Polygon 市值跻身加密货币市值排行前 20 的当日。Layer2 赛道另一大明星项目 Starkware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Uri Kolodny 在表达恭喜之余的同时又补了一句:“值得注意,Polygon 应该算作侧链,而不是 Layer 2,Layer 2 的安全性依赖于以太坊,侧链的安全性与一层并不相关(且往往更低)。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就此,Polygon 联合创始人 Mihailo Bjelic 发表了一系列回复,其核心内容包括:

Polygon 并非侧链,而是一整套扩容解决方案;

Polygon 的 PoS 链有着完全去中心化的验证人集,且有着 28 亿美元(5 月 16 日数据)用于质押以保证网络安全;

称 Layer2 比侧链方案更安全具有误导性,比如 StarkWare 的 Rollup 方案就只有一个 PoA 运行节点,该节点可能宕机,或是在交易上放纵权力。

Starkware 为什么要这么说?Polygon 又为何如此回答?这要从 Layer 2 的技术迭代开始讲起。如何扩容以太坊一层网络长期以来一直是加密货币世界的主线任务之一,在过往历史中,状态通道、侧链、Plsama 等多种解决方案都曾有过风光时期,但最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限制(比如 Kolodny 提到的侧链安全问题,前文提到的 Plsama 退出时间问题)而未能成为社区普遍共识,直到 Rollup 方案出现,在 V 神等一众大 V 的肯定以及多家优秀团队的钻研及推广下,社区渐渐认可了 Rollup 方案是以太坊扩容的基本路线。

Polygon 的前身是 Matic Network。由于起步较早,在该项目尝试扩容以太坊之时,Rollup 的共识尚未崛起,该项目当时选择的方向是利用侧链进行链下计算,同时利用 Plasma 框架和去中心化的 PoS 验证来确保资产安全性,实现规模化,最终,Matic Network 基于这一方向完成了两种扩容解决方案的开发——Plasma Chain 和 PoS Chain。 

随着 Rollup 共识的崛起,Matic Network 于今年 1 月宣布升级为 Polygon,并决定开发 Optimistic Rollups、zkRollups、Validium 等全新的扩容方向,以成为以太坊链上首个 Layer2 聚合器。但截止目前,Polygon 仍未彻底完成这些新扩容方向的开发工作,暂时能够稳定运作的方案仍只有 Plasma Chain 和 PoS Chain,且考虑到退出问题,除 MATIC 本身之外的其他币种在进出一、二层是一般更倾向于选择第二种方案。 

这也是 Starkware 方面向 Polygon “开炮”的起因。Polygon 的 PoS Chain 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侧链,官方给出的定义为“提交链(Commit Chain)”,其安全性与以太坊并未绝对绑定,Mihailo Bjelic 本人在回答社区提问时也曾明确提及:“PoS Chain 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 Layer2。”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但正如 Mihailo Bjelic 的回应,Uri Kolodny 的指责似乎并不是那么站得住脚。

其一,即便 Polygon 的 PoS Chain 不能算是 Layer2,但也不能忽视另一套解决方案 Plasma Chain,更何况 Polygon 已承诺将开发 Optimistic Rollups、zkRollups、Validium 等新方案。

其二,Uri Kolodny 的发言多少会给读者造成“Polygon 不够安全”的印象。但实际上,Polygon 此前已关闭了所有基金会节点,验证人节点已实现完全去中心化,当前全网的质押总金额也已高达数十亿美元,居于所有 PoS 类网络的前列。此前,Polygon 已出块逾 1400 万个,网络层面未出现安全故障。

这场讨论在海外 Layer2 社区内吸引了一定的关注度,但国内社群却呈现着截然不同的画风,Odaily 星球日报向一位 MATIC 持币者询问了其看法,得到的回复很简单:“哈哈哈 Starkware 酸了。”

话听起来很直白,但似乎又不是胡言乱语。细看 Layer2 赛道的发展状况,面对究竟是该“先发展生态,再落地 Rollup 方案”还是“先落地 Rollup 方案再发展生态”的灵魂发问,Polygon 所走的方向似乎与其他头部项目截然不同。

回到 Polygon 与其他项目走上岔路的那个时间点(即一月品牌升级之时),Layer2 赛道的战况看起来还是一两个 DeFi 龙头配一个明星二层项目(比如 Uniswap 选择了 Optimism,Curve 选择了 zkSync,dydx 选择了 Starkware),各家势均力敌。但短短几个月内,战局已发生了剧变,在多家项目尚未发布完全公开的主网之时,Polygon 迎来了 Aave、Curve、Sushiswap、1inch 等应用层的强大助力,天平出现了倾斜,也无怪社区之内会调侃一句“Layer 2 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从战局变化来看,Starkware 一方的发言多少有些值得玩味。

玩笑归玩笑,回到 Polygon 算不算 Layer2 这个问题。Layer2 似乎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这是一个针对以太坊 Layer 1 的相对概念,但具体采取什么样的交互方式却什么没有特定限制,在外部 EVM 兼容链爆发的当下,BSC、NEAR 等等外部公链有时也会被看作是以太坊的广义 Layer2。

在这方面,Mihailo 的态度倒是相当开放——Polygon 的定义是以太坊扩容方案,是否被称为 Layer2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赋能以太坊生态。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Polygon 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Jaynti Kanani 此前曾表示:“从一开始,Polygon 就只有一项任务——推动以太坊的大规模采用。”

Polygon 并未食言,NFT 游戏 Aavegotchi 是个很好的例子。Aavegotchi 曾有意基于以太坊进行建设,但高昂的链上操作成本导致开发工作推进不畅,随后,该项目成功在 Polygon 上找到了生长环境,如今,Aavegotchi 的产品已日渐成熟,团队也已开始着手将项目重新部署回以太坊。

Layer2 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文章的最后,聊聊个人看法。 

前文中我们提到了社区里的这句玩笑话,将这句选作全文标题,我确实是标题党了。

作为一个“以太坊最大主义者”,我始终坚信 Layer2 赛道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这一潜力之大,要远远高于 Polygon 当前的百亿市值。

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Polygon 确实是率先踏出了几大步,但就其自身来看,Optimistic Rollups、zkRollups、Validium 等新一代扩容方案的落地速度也将决定该项目的长期发展状况。

至于真正的战争,大概仍未打响吧。被某位业内大咖称为 Layer2 版 Chainlink 的 Arbitrum 将于月底上线主网;Optimism 有着 DeFi 第一龙头 Uniswap 的助阵;Starkware 也吸引红杉等顶级风投机构的支持;我个人最期待的项目,敢于挑战“零知识证明版 EVM”这一史诗级难题的 zkSync 大概也快憋完大招了。

Polygon爆火,Layer2的战争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最后套用 Mihailo 的一句话结尾吧:“蛋糕非常大,不要着急。”

btcfans公众号

Scan QR code with WeChat

Disclaimer:

Previous: 可能改变519明天的难度炸弹 Next: 又到了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时刻,挺住!

Related